碎石城北定王府今夜行宴。
因身处边城且战事未毕,只开了场小宴,一为朝廷援将威远将军司徒泽延接风,二为玉剑山庄少主卫青锋洗尘。列席者皆为碎石城主事与北定军主将,不图酒酣宴美,只为彼此熟识。
宴毕,北定王楚渊辰亲送卫青锋回流霞苑,移步至花厅,二人近卫远远守护在侧,留父女二人从容叙话。
看着与自己并肩而立的清丽英武女剑修,楚渊辰忍不住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顶,眉目舒展:“再有个十年半载,愚父不及也。”
卫青锋抬眼看他,清目肃然:“不论进便论退,父亲,你武道之心动摇了。”
楚渊辰顿了顿,终是微微叹了口气:“若能换得海河晏清,退一步也无妨。”
“既如此,为何叹气?”
楚渊辰身处高位多年,众人在他面前讲话无不再三斟酌方得出口,少有这般直白之语,一时被噎得一愣,缓了好一会儿才忍不住摇头失笑:“你呀——”
二人并肩在园中漫步。
时值秋风起,天高气清,楚渊辰抬头望向空中明月,沉默片刻,开口道:“当年,我与你母亲情投意合,已经到了议婚的地步,忽而太子遇刺,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楚渊辰为先武帝继后所出,有位一母胞兄,便是早已逝去的先文帝。
先武帝元后早逝,留有一子,深得武帝喜爱信重,幼年便被立为太子。武帝为稳固太子之位,在迎娶继后的同年,自后宫出身尊贵的妃嫔之中拔擢册封了贵淑贤德四妃与继后分庭抗礼。
继后在日复一日的后宫倾轧之中耗尽心力病逝。文帝早慧,自幼便知韬光养晦,并悉心教导胞弟楚渊辰专攻武道,且早早谋划布局,在其楚渊辰成人之际促成了他与玉剑山庄的剑道天才惊鸿仙子的婚约。
如无意外,这双继后所出之子应当能安稳度过皇权交接,长者作个辅臣贤王留守皇城,后者做个闲散王爷逍遥江湖。
谁知风云突变,太子遇刺,伤重垂危,太医院用尽了手段仍未能挽回,武帝暴怒,喋血朝堂,杀得皇城人头滚滚。
“究竟是谁主导了太子刺杀事件已无证可考。那一场动乱有六名皇子并四十七家侯爵之上的豪门世族牵涉其中,总计填进三万余条性命。动乱过后,楚渊朝廷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权柄尽归一人之手。皇兄也被立为太子。”
提及此处,楚渊辰胸口一恸,闭了闭眼,方道:“是我对不住你母亲。”
武帝晚年性情暴虐,饶是文帝心思缜密行事恭谨,居于太子之位仍是如履薄冰,目睹一切的楚渊辰选择了奔赴北疆握起权柄。
北疆最不缺的就是战事,护国卫土征战蛮族,一场又一场的征战为楚渊辰积下累累功勋,于军中威望日盛,随之而来的便是北疆军备供应背后的盘根错节。
楚渊辰并未多做无谓的迟疑犹豫。
一直与他并肩作战的惊鸿仙子在一场重大战事结束之后悄然离去,楚渊辰迎娶了出身帝国高门世族的侧妃进门。
之后的数十年间,武帝驾崩,文帝继位,文帝殡天,先皇继位,先皇崩陨,幼帝继位。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权力更迭,北定王府的二侧四庶六妾妃逐一补齐,只留有正妃之位久久空悬。
“皇兄登基稳固了朝堂之后,我去寻你母亲,”楚渊辰抚了抚卫青锋的发顶,笑了笑道:“而后便有了你。”
这是惊鸿剑尊留给他的最后一次包容。
在此之前,惊鸿剑尊已然破开情障,修为破入韵灵九重境。
青山依旧,掠影飞鸿,徒留一人不堪回首明月中。
卫青锋心下微叹,面上不显,只继续安静地陪着楚渊辰。
她的母亲,惊鸿剑尊,是一位真正的天之骄子。
尊贵的出身,出众的天分,聪颖的头脑,过人的美貌,在她身上无一或缺。十六岁修为便突破韵灵境,放眼整个江湖也是首屈一指,剑道造诣更是在同辈之人中一骑绝尘。
其人如剑,其剑如人。
惊鸿剑尊的心性与境界,注定了情爱二字只是她漫长生命之中的一段经历、心性历练中的一段体悟。换而言之,这一段缘分,起于惊鸿剑尊的俯就包容,终于她的抽身离去。
情意缠绵的是两人,被困中的却只有一个。
楚渊辰自无边思绪中回神,看向身侧淡然望月的卫青锋,难得生出一丝窘然,摇了摇头笑道:“又拖着你听这些陈年旧事。”
“郁结在心,自当说出来方能消解。”
楚渊辰轻笑:“你呀,看着性格脾气与你母亲大相迥异,实则心性像了十成十。”
卫青锋亦笑,忽而想到了什么,叩腕自储物镯中取出一坛酒递与他。
楚渊辰接过,看了看手中巴掌大小的玉质酒坛。
坛身取自一整块甜白玉,坛壁精雕细琢云海祥纹,坛封用的上品蜜蜡,华贵典雅,处处精致。抬手拍去蜡封,甘冽酒香骤然迸发,甘醇之意竟令人未饮便有熏然之感。
“咦?”楚渊辰露出讶异之色。
这酒坛做得太过精致,落在楚渊辰眼中不免有些华而不实之感,不曾想其中的酒液竟有这般甘醇之力,一时不由起了兴头,提壶便饮下一口。
酒液入喉,一股辛辣热意直冲丹田,刹那间奔涌周身,内力不运自转,周身经脉蓬勃鼓荡,连眼前似乎都蒙上一层血雾,而后余甘醇香随之而至,仿若春风化雨拂去灼烈,只留融融暖意,唇齿间微涩回甘,如晴空初霁,一碧如洗。
楚渊辰闭息阖目,许久,方长长呼出一口吐息,喟然一叹:“好酒!这便是用蛇割血藤酿制出来的?”
卫青锋颔首:“女儿身边侍奴颇擅酒药酿制一道,此番以蛇割血藤为主料拟定了一系列酒方,现已得十二种,酒方共分四品,最上乘为极品,共七种,有修为与功体适宜之分,这一坛便在其中,适合韵灵境至阳功体,一坛成本约莫在百两银;上品有三种,成本约莫三十两银;其次为中品,只有两种酒方,成本在一两左右;最次为下品,只一种方子,若在北疆酿制——”
卫青锋看向楚渊辰:“成本可压至三十文。”
楚渊辰沉静无波的双目骤见精光烁然,锋锐威压几不可挡。
许久,楚渊辰缓缓卸了手中力气,掌中精致玉酒坛崩解为玉粉,酒液跌落地面溅开,整个花厅充斥着甘冽酒香。
“吾儿吾儿,你真是给为父出了道好题啊——”
卫青锋这一次并未与之对视,仿佛在欣赏月色般负手转身,为楚渊辰留下一处安静思考的空间。
手握三十万边关精兵军权,所谓声名所累,于北定王这尊军中悍将而言不过是过耳笑话。
楚渊辰之所以不愿与楚渊朝廷起冲突,最大的缘由在于北疆实在是太过贫瘠。
富庶之地军伍多由地方供应加军伍屯田自给,通达之地往往兼之以盐易饷。唯有北疆,一年之中有半年苦寒,物产不丰,难以自供,且年年有蛮族异兽劫掠,商道难通,哪怕一代又一代驻守者苦心经营,北疆边军的军备与物资供应仍是近七成需依靠京师调运。
楚渊辰并未多作迟疑,直接道:“我要这下品酒方,十年之期,成本作价百一十文,你我二一添作五,另予你三成利润。”
“不必如此。”卫青锋微微挑了挑眉:“此系酒方原是我那侍奴敬献,父亲既只要一张下品,便多作十文,算是父亲打赏那小东西了。”
“账却不是这么算的。”楚渊辰摇摇头,径自定下决议:“百文足矣,吾儿不必推辞,如此已是极大的助力。”
卫青锋抬眼看向父亲。
楚渊辰抬手抚了抚她的鬓发:“吾儿心性如剑,意念通达,愚父虽不及,却也不至于自囚于藩篱囹圄自身。”
下品酒方酿制的灵酒口感粗劣,只能下沉市场、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与中上品灵酒相比,同样的收益,后者成本多在于酿酒原料,前者则更多在人工人力。
卫青锋虽为玉剑少主,但除却麾下亲卫,其他仍从属于玉剑山庄,繁重的人力成本于卫青锋而言太过冗杂,稍有不慎便有尾大不掉之害。
但对于镇守边疆手握兵权的北定王楚渊辰而言,人力,是他最不缺的东西。
单是伤残年老退役的边军,便足够支撑赤血灵酒酿制所需,更遑论随军屯田的军户,年年发配的苦役,以及除了耕种土地外几乎无其他谋生手段的北疆百姓。
若是赤血灵酒能够成为北疆的支柱产业,北疆军对朝廷京师调运的依赖程度便大幅度削减,随之而来的商路流通,则会为贫瘠的北疆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楚渊辰微微捻动着扳指,敛去目中的肃杀寒光。
因身处边城且战事未毕,只开了场小宴,一为朝廷援将威远将军司徒泽延接风,二为玉剑山庄少主卫青锋洗尘。列席者皆为碎石城主事与北定军主将,不图酒酣宴美,只为彼此熟识。
宴毕,北定王楚渊辰亲送卫青锋回流霞苑,移步至花厅,二人近卫远远守护在侧,留父女二人从容叙话。
看着与自己并肩而立的清丽英武女剑修,楚渊辰忍不住抬手抚了抚她的发顶,眉目舒展:“再有个十年半载,愚父不及也。”
卫青锋抬眼看他,清目肃然:“不论进便论退,父亲,你武道之心动摇了。”
楚渊辰顿了顿,终是微微叹了口气:“若能换得海河晏清,退一步也无妨。”
“既如此,为何叹气?”
楚渊辰身处高位多年,众人在他面前讲话无不再三斟酌方得出口,少有这般直白之语,一时被噎得一愣,缓了好一会儿才忍不住摇头失笑:“你呀——”
二人并肩在园中漫步。
时值秋风起,天高气清,楚渊辰抬头望向空中明月,沉默片刻,开口道:“当年,我与你母亲情投意合,已经到了议婚的地步,忽而太子遇刺,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楚渊辰为先武帝继后所出,有位一母胞兄,便是早已逝去的先文帝。
先武帝元后早逝,留有一子,深得武帝喜爱信重,幼年便被立为太子。武帝为稳固太子之位,在迎娶继后的同年,自后宫出身尊贵的妃嫔之中拔擢册封了贵淑贤德四妃与继后分庭抗礼。
继后在日复一日的后宫倾轧之中耗尽心力病逝。文帝早慧,自幼便知韬光养晦,并悉心教导胞弟楚渊辰专攻武道,且早早谋划布局,在其楚渊辰成人之际促成了他与玉剑山庄的剑道天才惊鸿仙子的婚约。
如无意外,这双继后所出之子应当能安稳度过皇权交接,长者作个辅臣贤王留守皇城,后者做个闲散王爷逍遥江湖。
谁知风云突变,太子遇刺,伤重垂危,太医院用尽了手段仍未能挽回,武帝暴怒,喋血朝堂,杀得皇城人头滚滚。
“究竟是谁主导了太子刺杀事件已无证可考。那一场动乱有六名皇子并四十七家侯爵之上的豪门世族牵涉其中,总计填进三万余条性命。动乱过后,楚渊朝廷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权柄尽归一人之手。皇兄也被立为太子。”
提及此处,楚渊辰胸口一恸,闭了闭眼,方道:“是我对不住你母亲。”
武帝晚年性情暴虐,饶是文帝心思缜密行事恭谨,居于太子之位仍是如履薄冰,目睹一切的楚渊辰选择了奔赴北疆握起权柄。
北疆最不缺的就是战事,护国卫土征战蛮族,一场又一场的征战为楚渊辰积下累累功勋,于军中威望日盛,随之而来的便是北疆军备供应背后的盘根错节。
楚渊辰并未多做无谓的迟疑犹豫。
一直与他并肩作战的惊鸿仙子在一场重大战事结束之后悄然离去,楚渊辰迎娶了出身帝国高门世族的侧妃进门。
之后的数十年间,武帝驾崩,文帝继位,文帝殡天,先皇继位,先皇崩陨,幼帝继位。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权力更迭,北定王府的二侧四庶六妾妃逐一补齐,只留有正妃之位久久空悬。
“皇兄登基稳固了朝堂之后,我去寻你母亲,”楚渊辰抚了抚卫青锋的发顶,笑了笑道:“而后便有了你。”
这是惊鸿剑尊留给他的最后一次包容。
在此之前,惊鸿剑尊已然破开情障,修为破入韵灵九重境。
青山依旧,掠影飞鸿,徒留一人不堪回首明月中。
卫青锋心下微叹,面上不显,只继续安静地陪着楚渊辰。
她的母亲,惊鸿剑尊,是一位真正的天之骄子。
尊贵的出身,出众的天分,聪颖的头脑,过人的美貌,在她身上无一或缺。十六岁修为便突破韵灵境,放眼整个江湖也是首屈一指,剑道造诣更是在同辈之人中一骑绝尘。
其人如剑,其剑如人。
惊鸿剑尊的心性与境界,注定了情爱二字只是她漫长生命之中的一段经历、心性历练中的一段体悟。换而言之,这一段缘分,起于惊鸿剑尊的俯就包容,终于她的抽身离去。
情意缠绵的是两人,被困中的却只有一个。
楚渊辰自无边思绪中回神,看向身侧淡然望月的卫青锋,难得生出一丝窘然,摇了摇头笑道:“又拖着你听这些陈年旧事。”
“郁结在心,自当说出来方能消解。”
楚渊辰轻笑:“你呀,看着性格脾气与你母亲大相迥异,实则心性像了十成十。”
卫青锋亦笑,忽而想到了什么,叩腕自储物镯中取出一坛酒递与他。
楚渊辰接过,看了看手中巴掌大小的玉质酒坛。
坛身取自一整块甜白玉,坛壁精雕细琢云海祥纹,坛封用的上品蜜蜡,华贵典雅,处处精致。抬手拍去蜡封,甘冽酒香骤然迸发,甘醇之意竟令人未饮便有熏然之感。
“咦?”楚渊辰露出讶异之色。
这酒坛做得太过精致,落在楚渊辰眼中不免有些华而不实之感,不曾想其中的酒液竟有这般甘醇之力,一时不由起了兴头,提壶便饮下一口。
酒液入喉,一股辛辣热意直冲丹田,刹那间奔涌周身,内力不运自转,周身经脉蓬勃鼓荡,连眼前似乎都蒙上一层血雾,而后余甘醇香随之而至,仿若春风化雨拂去灼烈,只留融融暖意,唇齿间微涩回甘,如晴空初霁,一碧如洗。
楚渊辰闭息阖目,许久,方长长呼出一口吐息,喟然一叹:“好酒!这便是用蛇割血藤酿制出来的?”
卫青锋颔首:“女儿身边侍奴颇擅酒药酿制一道,此番以蛇割血藤为主料拟定了一系列酒方,现已得十二种,酒方共分四品,最上乘为极品,共七种,有修为与功体适宜之分,这一坛便在其中,适合韵灵境至阳功体,一坛成本约莫在百两银;上品有三种,成本约莫三十两银;其次为中品,只有两种酒方,成本在一两左右;最次为下品,只一种方子,若在北疆酿制——”
卫青锋看向楚渊辰:“成本可压至三十文。”
楚渊辰沉静无波的双目骤见精光烁然,锋锐威压几不可挡。
许久,楚渊辰缓缓卸了手中力气,掌中精致玉酒坛崩解为玉粉,酒液跌落地面溅开,整个花厅充斥着甘冽酒香。
“吾儿吾儿,你真是给为父出了道好题啊——”
卫青锋这一次并未与之对视,仿佛在欣赏月色般负手转身,为楚渊辰留下一处安静思考的空间。
手握三十万边关精兵军权,所谓声名所累,于北定王这尊军中悍将而言不过是过耳笑话。
楚渊辰之所以不愿与楚渊朝廷起冲突,最大的缘由在于北疆实在是太过贫瘠。
富庶之地军伍多由地方供应加军伍屯田自给,通达之地往往兼之以盐易饷。唯有北疆,一年之中有半年苦寒,物产不丰,难以自供,且年年有蛮族异兽劫掠,商道难通,哪怕一代又一代驻守者苦心经营,北疆边军的军备与物资供应仍是近七成需依靠京师调运。
楚渊辰并未多作迟疑,直接道:“我要这下品酒方,十年之期,成本作价百一十文,你我二一添作五,另予你三成利润。”
“不必如此。”卫青锋微微挑了挑眉:“此系酒方原是我那侍奴敬献,父亲既只要一张下品,便多作十文,算是父亲打赏那小东西了。”
“账却不是这么算的。”楚渊辰摇摇头,径自定下决议:“百文足矣,吾儿不必推辞,如此已是极大的助力。”
卫青锋抬眼看向父亲。
楚渊辰抬手抚了抚她的鬓发:“吾儿心性如剑,意念通达,愚父虽不及,却也不至于自囚于藩篱囹圄自身。”
下品酒方酿制的灵酒口感粗劣,只能下沉市场、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与中上品灵酒相比,同样的收益,后者成本多在于酿酒原料,前者则更多在人工人力。
卫青锋虽为玉剑少主,但除却麾下亲卫,其他仍从属于玉剑山庄,繁重的人力成本于卫青锋而言太过冗杂,稍有不慎便有尾大不掉之害。
但对于镇守边疆手握兵权的北定王楚渊辰而言,人力,是他最不缺的东西。
单是伤残年老退役的边军,便足够支撑赤血灵酒酿制所需,更遑论随军屯田的军户,年年发配的苦役,以及除了耕种土地外几乎无其他谋生手段的北疆百姓。
若是赤血灵酒能够成为北疆的支柱产业,北疆军对朝廷京师调运的依赖程度便大幅度削减,随之而来的商路流通,则会为贫瘠的北疆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楚渊辰微微捻动着扳指,敛去目中的肃杀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