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新时代-《亡命之徒:救赎》

  待朱宇离去,楚玄招手唤来不远处的太监,吩咐道:“去把冯易叫来,朕有要紧之事与他相商。”

  不多时,冯易便随着太监来到楚玄跟前。楚玄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而后亲自为冯易斟了一杯茶。

  将茶递给冯易时,楚玄问道:“如今已至十一月,新武器的试验想必已然结束了吧?”

  冯易诚惶诚恐地接过茶杯,轻抿一口,点头应道:“陛下,确已完成。不知陛下可要与老臣同去一观?”

  楚玄微微挑眉,似是来了兴趣:“朕目下恰得闲暇,便随你走这一遭罢。”

  冯易微微欠身,又进言说道:“陛下,为防机密走漏风声,臣苦心寻觅,择定的试验之所乃是位于京城外的一处幽僻山谷,其地势隐蔽非常。且为免引人侧目,还请陛下更换便装,低调出行,悄然掩人耳目。”

  楚玄略作思忖,随即颔首认可:“既如此,朕先去更换衣裳,而后骑马与你同往。”

  ……

  不久之后,身着便装的楚玄在几名白羽卫的护卫下,跟随冯易来到一个四面环山的山谷。穿过一条极为隐秘的小道,一座府邸出现在眼前。

  冯易下马,说道:“陛下,便是此处了。”

  一名白羽卫搀扶楚玄下马,正欲上前叩门,只听府邸内传出“砰”的一声巨响,仿若霹雳。

  这突如其来的响声惊得白羽卫们纷纷抽刀,迅速将楚玄护在中间。

  楚玄亦被吓了一跳,看向冯易问道:“这是什么动静?”

  冯易笑着捋了捋胡须,说道:“陛下莫惊,此声便是那新武器发出的。”

  言罢,冯易推开大门,引领众人穿过府邸,来到后院。

  只见几名士兵手持木棍模样的物件,待木棍上燃着的火绳触碰到黑火药,顿时浓烟滚滚,紧接着又是“砰”的一声,正对着的木板瞬间倒下。

  冯易不慌不忙地从旁侧桌案上拿起与那士兵手上相同的物件,双手呈给楚玄,同时口中解说道:“陛下,此即臣等苦心研制的新武器,名为火绳枪。其用法甚是简便,只需将火药与铅丸妥善装填其中,而后扣动火绳扳机,便可瞬间发射,威力惊人。”

  楚玄接过那火绳枪,饶有兴致地左瞧右瞧,似在估量其性能,片刻后,抬眸问道:“这火绳枪相较以往兵器,有何优长之处?”

  冯易闻得楚玄问询,当即命人将一套制式精良的扎甲小心翼翼地置于远处靶位,而后向一名士兵使了个眼色,示意其射击。

  随着那士兵扣动扳机,一声清脆枪响划破长空,硝烟散去后,士兵快步上前取下扎甲,双手呈给楚玄。

  楚玄接过扎甲,细细端详,很快便寻到被击中之处,只见那原本坚不可摧的甲片之上,竟被硬生生洞穿一孔,边缘处竟有丝丝裂痕蔓延。

  楚玄见状,不禁惊叹出声:“此威力着实令人咋舌!寻常弓箭面对此等扎甲,决然难以穿透,非得强弓劲弩不可。”

  冯易笑道:“能拉开重弓者,放眼整个大楚,也寥寥无几。即便凭一股蛮劲拉开,训练准头也少说需个一年半载。然而这火绳枪,即便是山野农夫持之,训练半月,亦可熟练运用。”

  楚玄闻之大喜:“如此说来,岂非人人皆可成精锐?速速着手生产此火绳枪,待开春之际,至少产出三千把,将白羽卫全部装备,再加以训练!”

  冯易微微拱手,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陛下,火绳枪虽已成功制成,然其制作工艺对精度要求严苛非常,稍有差池,便极易引发炸膛之险,此前试验之时,便已有数名士兵险些因此殒命。故而,以当下情形而论,恐两三月之内,实难制出如此众多数量。”

  楚玄微微皱眉,追问道:“既如此,那你且如实禀来,三千把火绳枪究竟需耗时几何方能制成?”

  冯易略作沉吟,缓缓答道:“陛下,若全力赶制,约莫需半年。每月极限产量亦不过五百把,实难再进一步提升。”

  楚玄心中暗自思忖:哼,且让那些心怀叵测的王爷们再逍遥自在半年罢,也不知这武器对楚凝起不起作用。

  随即,楚玄神色恢复平静,微微点头道:“既如此,你即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朕尚有诸多事务,先行回宫去了。”

  ……

  在一处山腰的栈道之上,李洲一行人皆身着厚重的棉衣,正小心翼翼地在那狭窄的栈道之上缓缓前行。

  这条栈道的宽度仅能勉强容得下一辆马车通行,而且每前行一步,马车的车轮之下便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叶长青回首望了一眼那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顿时觉得头晕目眩,赶忙缩了缩脖子,转头向李洲问道:“老大,您说这栈道当真能够承载得住咱们这一辆马车吗?我这心里老是七上八下的,没个底啊。”

  李洲闻言,无奈的说道:“自从上了栈道,这一路上你每隔一刻便要问一遍,耳朵都要起茧了!卫荣不是在前面探路吗?有什么可担心的?”

  此时,走在马车前方的卫荣,每前行几步,便会用力地跺上一跺脚下的木板,仔细地检查木板是否坚实稳固。

  钟雷一边翻弄着身旁的袋子,一边说道:“老大,咱们带的干粮快要见底了。照这情形来看,恐怕再过不了几天,就要活活饿死在这半道之上了。”

  李洲闻言,朝着万文迪问道:“你不是说半个月就能到吗?这栈道都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万文迪咬了咬牙说道:“若是平常,应是到了。只是咱们驾着马车要慢上不少,不过想来这几天应当是能到的。”

  李洲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这情况,咱们连调头都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向前走了。”

  ……

  如此这般,三日之后。

  众人终于艰难地走出了那漫长的栈道,眼前出现的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

  此刻,众人皆是一副人困马乏的模样,就连那马匹似乎也发起了脾气,任李洲如何用力地甩动缰绳,它也只是站在原地,不肯再挪动分毫。

  李洲见状只得说道:“先在附近寻一隐蔽之处,把帐篷都搭好,咱们歇几天再出发吧,这在栈道上走了四五日都不敢打岔,着实让人心力交瘁。”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旋即各自忙碌开来。

  直至傍晚时分,众人终于在一处靠近水潭的地方扎下了几顶帐篷。

  钟雷在营地中间的空地上燃起了一堆篝火,架起一口大锅开始烧水,随后唤来正在一旁教导小石头的卫荣。

  卫荣问道:“找我何事?”

  钟雷搓了搓冰凉的手,说道:“老大,咱们的干粮昨天就吃完了,今天可是饿了一天的肚子,也不知明日能否到那南山城,只得麻烦您在这附近找找吃的。”

  卫荣点头应道:“好,现在正值山林之中动物外出觅食的时候,我在这附近仔细找找看。”

  言毕,卫荣转身走向李洲所在的帐篷,借来猎弓之后,便一头扎进了那茂密的林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