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破冰与暗礁-《官场褶皱》

  省厅设备技术处那间“智能开采核心系统研发项目组”的办公室里,空气依旧带着消毒水般的冰冷秩序。王强坐在电脑前,屏幕上并非他期待的系统架构图或核心算法,而是全省各矿区老旧设备维护数据的汇总表格——张明远最新布置的“沉淀”任务。

  门被轻轻敲响。进来的是项目组名义上的助理小陈,一个刚毕业不久、眼神里还带着点学生气的年轻人。他放下几份文件,没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反而有些局促地站在桌边,压低声音:“王工…那个…您之前让整理的、关于各矿设备故障率与配件供应商关联度的初步分析…我弄好了。”

  王强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这根本不是张明远布置的任务!是他利用闲暇,私下让小陈帮忙整理的,试图从海量数据中寻找“宏鑫”这类异常供应商的蛛丝马迹。他迅速接过文件,低声问:“没别人看到吧?”

  小陈紧张地摇摇头:“我用自己的笔记本弄的,下班后才敢导出来打印。”

  王强快速翻阅着。数据虽然粗糙,但趋势已显狰狞。在液压支柱、电控阀等关键配件领域,几家特定供应商(“宏鑫”赫然在列)的供货区域,其设备故障率明显高于使用其他品牌配件的区域,尤其是当这些供应商被标注为“省厅推荐”或“历史合作单位”时,故障率曲线更是异常陡峭!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区域设备维修费用的显着飙升。

  “好!非常好!”王强压抑着激动,用力拍了拍小陈的肩膀,“小陈,这很有价值!继续留意,但务必小心!”

  小陈被王强的反应鼓舞,用力点头,匆匆离开。王强的心跳有些快。这份数据,像黑暗中的一道微光,印证了他和赵静的怀疑——问题不仅存在于矿务局,更可能是一张覆盖全省、根植于“推荐”和“关系”这张温床上的毒网!他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扫描加密,连同矿务局那边赵静报告中关于“宏鑫”资质的致命缺陷一起,打包发给了王磊的加密邮箱。省厅的软禁,困不住他探寻真相的眼睛和传递情报的指尖。

  ---

  矿务局纪检组组长办公室,气氛肃杀。组长周正林(正是省纪委巡视组那位组长,巡视结束后被任命为矿务局纪检组长)眉头紧锁,手指用力点着桌上两份报告:一份是赵静那份沉甸甸的《关于西一采区液压支柱配件采购异常情况的调查报告》,另一份是王强刚刚发回的、关于全省设备故障与供应商关联的初步分析。

  “证据链指向很清晰了,”周正林声音低沉,“‘宏鑫’公司,皮包公司一个,资质造假,产品以次充好,价格虚高。孙德海作为最终审批人,难辞其咎。王强同志这份分析更说明,‘宏鑫’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极可能存在一条依托省厅某些渠道输送利益的链条。审计那边初步调取‘宏鑫’的银行流水,发现几笔大额资金去向不明,收款方是几个空壳公司,再往下追查就断了。”

  坐在对面的李卫国急道:“那还等什么?先把孙德海控制起来!撬开他的嘴!”

  周正林却缓缓摇头,眼中是办案老手的审慎:“孙德海只是前台一个卒子。动他容易,但打草惊蛇,他背后的人会立刻斩断所有联系,湮灭证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直接证据,钉死孙德海没问题,但要顺藤摸瓜揪出更深层的大鱼,分量还不够。特别是涉及省厅层面…阻力会非常大。”

  他看向一直沉默的王磊:“王局,你的意见?”

  王磊的目光落在窗外,矿务局大院沐浴在正午的阳光下,一片忙碌景象。他手指习惯性地在沙发扶手上轻叩,节奏平稳,仿佛在衡量着每一步的轻重。“孙德海,暂时不动。”他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

  李卫国和周正林都看向他。

  “他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