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

  这款武器采用7.62毫米口径,全重5.5公斤,全长1030毫米,枪管长600毫米,初速达每秒790米,弹匣容量5发,有效射程800米,使用53式7.62毫米普通弹。

  何雨柱迅速完成设计图纸后对龙牙说:"这份图纸需要吴部长向上级申报。

  如果获批,我可以亲自参与制造;若不允许,就交由 厂生产【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黄老严肃地说:"无论找谁来负责,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

  这是无法避免的。

  研发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危及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吴部长表示理解:"我明白这个道理。”

  黄老试探性地问:"完成后能否给我们一份图纸?我们想提前开展研究工作。”

  吴部长爽快地答应:"没问题,图纸会上交,自然会给你们一份。”

  黄老虽然渴望立即获得图纸,但也清楚必须遵守流程。

  这份图纸意义重大,可能会改变历史进程。

  黄老好奇地问:"这位设计师是谁?能否引荐?我有些技术问题想请教。”

  吴部长带着黄老等人来到靶场,指着一位年轻人介绍道:"就是这位何雨柱同志。”

  黄老难以置信:"他就是设计师?"

  吴部长肯定地说:"没错。

  别看他年轻,已经有多项发明成果。”

  黄老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我在你这个年纪还在读大学,你却已经能设计出如此精良的武器了。”

  吴部长补充道:"他现在还是清北大学的在校生。”

  黄老更加惊讶:"还没毕业?真是难得的人才!将来必定是国家栋梁。

  有兴趣来我们厂工作吗?我可以破例收你为关门 !"

  在场众人都愣住了。

  黄老是国内顶尖的武器专家,许多现役装备都出自他手,更是国防大学的客座教授,门下 遍布军界。

  多年来他从未主动收徒,如今却对何雨柱青眼有加。

  何雨柱礼貌地婉拒:"感谢您的好意,但我对机械领域更感兴趣,暂时没有去 厂的打算。”他向往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希望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总好过在一个地方终老一生。

  这年头,很多人都是这样奉献的。

  但何雨柱不同。

  他没那么高尚。

  他只是个普通人,只想安稳度日。

  黄老怔了怔,头回被人拒绝,却也不恼,笑道:“若哪天改了主意,随时让老吴联系我。”

  “我的承诺永远作数。”

  接着,黄老详细询问了的设计细节。

  何雨柱对答如流,见解独到。

  黄老暗暗吃惊——这知识储备远超普通大学生。

  待黄老离开,吴部长问道:“柱子,若由你制作这把,需要多久?”

  何雨柱略一沉吟:“四天足矣。

  不过手只剩一天适应时间,不知能否掌握?”

  吴部长震惊:“当真?”

  他清楚记得黄老提过,厂需两个月才能完工。

  可何雨柱竟说只需四天!

  眼下别无他法,只能寄希望于他。

  何雨柱正色道:“我自学过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均达高级工水准。”

  “又是机械专业出身。”

  “只要材料设备到位,三天足够。”

  “之前在工业部做过机械,那边设备齐全。”

  “只要批准我使用设备,保证按时交付!”

  吴部长见识过他的能力——毕竟能造出电动车的人。

  他当即拍板:“我马上申请,最快半天办好手续。”

  “还需要什么?列个清单。”

  何雨柱摆手:“不必,我去工业部制作。”

  “那边机器用惯了,更方便。”

  吴部长点头:“好,我来协调。”

  何雨柱起身:“我先去工业部准备,批文下来让龙牙送过去。”

  (吴部长微微颔首。

  何雨柱来到工业部后,

  吴部长早已与大领导商议妥当。

  大领导见到何雨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行啊,这才多久,

  又开始折腾 械了。

  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需要什么材料,尽管开口,

  我让人给你备齐。”

  何雨柱迅速列了份清单,递给大领导。

  不到半天工夫,

  材料便准备妥当,吴部长的申请也批了下来。

  何雨柱立刻投入 的制作。

  以他的能力,徒手组装都不在话下,

  更何况有现成的设备辅助。

  一天后,

  JS7.62毫米 顺利完工。

  他将成品交给大领导,

  大领导爱不释手地摩挲着,眼中满是赞叹——男人对机械的痴迷,向来如此。

  “走,跟我去部队,我也想亲眼看看它的威力。”

  两人随即前往军营。

  靶场上,

  吴部长盯着崭新的 ,难掩惊讶:“柱子,你这速度也太惊人了!

  短短一天半就完成了?

  之前那位 专家黄老可是说,

  至少得两个月才能造出来。

  你这效率,简直不可思议!”

  大领导笑道:“柱子向来麻利,之前在工业部造机器,也是一周一台。

  我还没见过比他更快的。

  别的研究员三五年都未必能搞出个项目,

  可柱子在我那儿,已经研发了好几台设备。

  天才,当之无愧!”

  吴部长这才恍然,他原以为何雨柱只造过电动车,

  没想到竟有这么多成果。

  难怪工业部近期频频传出新机器问世的消息,

  他之前还纳闷,怎么突然这么高产?

  原来全是何雨柱的手笔。

  现在想来,他能迅速设计并制造出 ,

  本就是情理之中——机械领域,他早已驾轻就熟。

  何雨柱的实战经验相当丰富。

  龙牙对何雨柱十分钦佩,他的功夫出众,枪械技术更是精湛。

  他还擅长机械制造。

  实在是个天才。

  何雨柱提议:"我来演示下这把枪的性能。

  在800米外设置一个靶标。”

  靶场原本没有这么远距离的目标。

  工作人员很快在800米处架好了靶子。

  大领导、吴部长和龙牙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想见证这把枪的威力。

  何雨柱瞄准目标,仔细感受着风向、湿度和风力等因素。

  经过精密计算后,他扣动了扳机。

  "砰!"

  准确命中800米外的靶子。

  由于距离太远,需要专人去查看成绩。

  "正中靶心!"

  这个结果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吴部长惊叹道:"居然真能打这么远,这性能太惊人了。

  战场上用这种 ,敌人还没发现就会被击毙。

  这简直是改变战局的神器。

  柱子,你发明的这把枪必将载入史册。”

  大领导同样震惊,他见过不少枪械,自己也用过。

  但像何雨柱这把性能如此优异的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用于刺杀简直无往不利。

  龙牙眼中充满渴望,如果执行任务时能配备这样的 。

  行动成功率必定大幅提升。

  何雨柱说:"再多测试几次,确认没问题后就能配发给 手使用。

  让他们尽快熟练掌握。”

  随后何雨柱试射了数百发 。

  枪械性能始终稳定。

  最让吴部长等人震撼的是何雨柱的枪法。

  吴部长惊叹:"柱子,你的枪法怎么这么准?就连我们军队最顶尖的 手。

  也做不到你这样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每一枪都命中靶心。”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吴部长深知 手要保证百发百中有多困难。

  尤其是在800米这样的远距离。

  不仅要考虑瞄准,还要计算天气、风力、温湿度等各种因素。

  大领导虽然不常接触枪械,但也明白其中的难度。

  八百米外百发百中究竟有多难?

  "柱子以前摸过枪?"有人好奇问道。

  龙牙笑着解释:"何雨柱就练了这两天。

  刚开始还没这么准,后来为了调试新枪,他天天练手感、摸性能。”

  "从生手到神 ,要不是亲眼所见,谁能信有人天赋这么高?在射击这块,何雨柱绝对是个天才。”

  吴部长和大领导听得目瞪口呆。

  两天练成百发百中?这简直是天生的神 。

  吴部长越看何雨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