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

  王文华瞪大眼睛:“啥?柱子,你从哪儿弄来的?”

  何雨水得意道:“我哥自己造的!上交国家还得了奖励呢!”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王文华不敢相信:“柱子,真是你造的?”

  何雨柱点头:“对,我学机械的,研究方向就是这个。”

  王文华竖起大拇指:“好样的!谁能想到,当初一个小厨子能有今天?不光成了一级厨师,还考上清北大学,现在连电动车都造出来了!”

  王德发感叹:“柱子,是师傅眼光短了。

  你上大学是对的,当厨子委屈你了。

  这才多久,就搞出这么厉害的东西,将来肯定是国家栋梁,比当厨子强多了。”

  何雨柱笑道:“师傅别这么说,没有您教我厨艺,我哪有今天?”

  我和雨水未来的生活还不知会怎样。

  你是我们的恩人。”

  王德发深受感动……

  “柱子,你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有你这样的徒弟,我很欣慰。

  哪像我家的臭小子,这么没出息!”

  王文华不服气:“爸,我是比不上何雨柱,但您也不能这么贬低我。

  我也在努力,只是没柱子的天赋!”

  这时,张经理从里屋走出来:“怎么这么热闹?你们在聊什么?”

  人群让开一条路。

  张经理看见何雨柱,惊喜道:“哟,柱子来了,欢迎欢迎!”

  随后,他注意到何雨柱身后的电动车:“这是什么东西?”

  王文华笑着解释:“这是电动车,一种新型交通工具,还没上市呢。

  靠电力驱动,不用汽油,充一次电能跑80公里,最高时速50公里。”

  张经理惊讶道:“这么厉害?”

  他绕着电动车转了一圈:“嗯,比摩托车看着更精致。

  要是开上路,肯定能吸引不少人围观。

  柱子,这东西哪儿来的?”

  王文华抢着回答:“柱子自己设计制造的。”

  张经理再次震惊:“啊?!”

  他竖起大拇指:“柱子真了不起!虽然你离开迎宾楼很可惜,但以你的本事,外面的世界更适合你。

  当初你的选择很明智。

  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眼光和才能,真是人中龙凤!”

  王德发感慨道:“谁说不是呢?

  记得柱子刚来的时候,何大清跟个寡妇跑了,就剩他和雨水两个人。

  连吃饭都成问题。

  可柱子没被打倒,反而更加努力,一步步从二厨做到主厨,又考上一级厨师。

  后来还考上清北大学,现在连电动车都能造出来。

  他的成功没有半点侥幸,全靠天赋和勤奋。

  要是连柱子这样的人都成功不了,别人就更没希望了!”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亲眼见证了何雨柱的成长。

  闲聊一阵后,其他人各自回去工作。

  王德发问道:“柱子,今天来迎宾楼有事?”

  何雨柱笑道:“约了个朋友来吃饭,顺便看看大家。”

  傍晚时分,我准备下厨,咱们一块儿热闹热闹。

  王德发迟疑道:"这样方便吗?"

  何雨柱爽朗一笑:"有什么不方便的,就是个随和的朋友,简单吃个家常便饭。

  人多反而热闹。”

  王德发点头答应:"那行吧!"

  王文华兴奋地说:"柱子,好久没尝你的手艺了,今晚可得好好解解馋!"

  走进厨房,何雨柱宣布:"今天我来掌勺招待朋友。”

  后厨的伙计们顿时沸腾了。

  能亲眼目睹国宴大师的厨艺展示,哪怕学到一招半式也够用一辈子。

  何雨柱亮出了看家本领:

  芙蓉大虾、宫保兔肉、桂花干贝、白扒四宝、

  凤凰趴窝、鸡粘口蘑、金丝烧麦、金鱼鸭、

  麻辣牛肉、桃仁鸡丁......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连连赞叹:

  "不愧是国宴大师,这刀工这手法,够我钻研一辈子。”

  "这些菜品的基本功,普通厨师根本达不到。”

  "光是摆盘就大有讲究。”

  "原来麻辣牛肉要先把炸糊的花椒捞掉,干辣椒要炸成紫黑色。”

  "口蘑得用凉水泡发一小时,难怪我以前做的总差点意思......"

  虽然大家收获不少,但要达到何雨柱的水准,光看可不够,还得勤加练习。

  王德发作为在场厨艺最高的人,敏锐地察觉到何雨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

  这让他难以置信——何雨柱已经是一级厨师,按理说进步空间极小,可他的水平明显又提升了。

  要知道像王德发这样的厨师,想再进一步都难比登天,能到六级就是极限。

  而何雨柱不仅厨艺远超于他,现在还是个大学生,哪有时间钻研厨艺?

  "柱子,你的手艺又精进了。

  不干厨师真是可惜。

  要是专心钻研厨艺,说不定能自成一派。

  你不做这行,实在是烹饪界的损失。”

  何雨柱淡然一笑:"厨艺不是我的毕生追求,否则当初就不会转行。

  不过这门手艺,我也不会轻易放下。”

  掌握多种技能总有益处。

  不一会儿,所有菜肴都已摆上餐桌。

  吴部长尚未动筷,仅凭这桌菜品的色泽便赞叹不已:"妙极,柱子。

  今日果然不虚此行,单看这些菜肴的品相就堪称上乘。”

  品尝一口后更是赞不绝口:"美味!柱子的厨艺确实精湛,即便是寻常国宴大厨也难及这般手艺。”

  王德发等人仍在震惊中,未曾想何雨柱竟能邀请到军管会吴部长这般显赫人物。

  这等要员平日难得一见,更遑论同桌共饮。

  可见何雨柱如今确实今非昔比。

  宴席初始众人尚显拘谨,渐渐便放松开来。

  宾主尽欢之际,盘中菜肴也被一扫而空。

  餐后众人倚坐椅中,抚腹含笑,满面餍足之色。

  宴罢,何雨柱送陈雪茹返家。

  临别时,陈雪茹嫣然道:"柱子,今日甚是愉快,多谢款待。”何雨柱笑答:"今日也要谢你陪伴雨水玩耍。”

  回到四合院,何雨柱继续钻研木雕技艺。

  随着一次次雕刻,木工技能不断精进。

  月余光阴转瞬即逝。

  贾张氏已获释归家,贾东旭腿伤渐愈,已能扶杖而行。

  此时何雨柱的木工技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各类技法——切割、雕刻、镂空、榫卯等皆已驾轻就熟。

  这年头木匠本是金贵手艺,向来传子不传徒。

  纵使收徒也要先做三年学徒,经重重考验方得真传。

  这日何雨柱来到建材市场,购置整套木工器具与上等木料。

  木材铺掌柜殷勤相询:"这位爷,不知要将木料送往何处?还请示下地址。”大清早便遇着这般阔绰主顾,自然格外殷勤。

  何雨柱略作思忖,便将那栋二层洋房的地址告知对方。

  为了专心制作家具,何雨柱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避免被人打扰。

  放学后,何雨柱接上何雨水,商量道:“雨水,咱们这几天换个地方住,行吗?”

  何雨水不解:“为什么呀,哥哥?”

  何雨柱解释道:“哥哥要做家具,在院子里不方便。

  等做好了,咱们就回去。”

  他知道何雨水恋家,突然换环境她会不适应,所以耐心解释清楚。

  何雨水乖巧地点头:“好。”

  买菜时,何雨柱买了两把锁。

  出门几天,得把房门锁好,免得院子里的人乱动东西。

  晚饭后,何雨柱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洗漱用品,装进一个大包。

  临走前,他仔细测量了房间尺寸,方便后续制作家具。

  锁好两道门,正要离开,易中海从屋里出来:“柱子,你这是去哪儿?”

  何雨柱随口道:“师父那边有事,我去帮忙几天,顺便住那儿。”

  易中海试探着问:“柱子,跟你商量个事?”

  何雨柱直接拒绝:“不行,我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

  易中海被噎得脸色发青,强压怒火道:“贾东旭一家四口挤在小屋里,实在不方便。

  你有两套房,能不能租一套给他们?”

  何雨柱心中冷笑,这是盯上他的房子了。

  一旦让贾家住进去,再想让他们搬走可就难了。

  前世何雨水的房子被贾家强占,后来连他自己的住处也被夺走。

  原本拥有两套房产的他,最终沦落到无家可归,悲惨地死在桥洞下。

  何雨柱坚决反对:"这事不成,雨水已经不小了,跟我同住不合适。

  要是把房子租出去,她住哪儿?总不能和我挤一间屋吧?父亲走后,雨水伤心了很久,现在我是她唯一的亲人,必须好好照顾她。

  出租房子等于亏待她,这种事我绝不答应。”

  易中海仍不死心:"柱子,你再考虑考虑。

  雨水年纪小,完全可以在你屋里加张小床。

  你现在只是个九级厨师,收入有限。

  出租房子能多份收入,反而能更好地照顾她。”

  何雨柱摇头:"连家都没了还谈什么照顾?这事别提了。

  况且我和贾家关系不好,更不可能租给他们。

  难道要我们两家天天吵架?那样还怎么安心照顾雨水?"

  易中海劝道:"你放心,贾东旭绝不会跟你闹矛盾。

  这孩子人品很好,和他母亲不同。

  我作为邻居难道会害你?主要是替你考虑。

  他们愿意月付两万租金,够一个人口粮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何雨柱冷笑:"呵,我还以为十万呢。

  就算给十万我也不租,更别说两万。

  您就别费心了,我还有事要忙。”

  易中海强压怒火:"既然你不愿意就算了,我从不强人所难。

  只是希望你别后悔,机会难得。”

  何雨柱斩钉截铁:"我绝不后悔。”

  待易中海离开后,何雨柱对身旁的何雨水说:"看见了吧?"

  易中海和贾家的人都想霸占咱们家的房子,他们根本不安好心。

  以后别跟他们来往。

  也别信他们的花言巧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