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

  在这个粮食紧缺的年代,徐慧真担心何雨柱试验失败会造成浪费。

  何雨柱点头道:"我明白,就用少量粮食试试。

  市面上买不到七十度的酒,只能自己尝试了。”

  徐慧真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打听工业部的事。

  毕竟两人交情尚浅,有些事不便多问。

  徐慧真心底悄然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她觉得何雨柱身上带着几分神秘。

  何雨柱送徐慧真回到小酒馆,笑着说道:“今天真是多谢你了。

  等酒酿好了,我一定给你送些尝尝。”

  徐慧真莞尔一笑:“小事一桩,何况你还赢了我,我心服口服。”

  告别徐慧真后,何雨柱又送陈雪茹回了布店。

  随后,他径直前往工业部找大领导。

  大领导正为毛熊工程师的事发愁,见何雨柱来了,连忙问:“柱子,找到七十度以上的烈酒了吗?”

  何雨柱摇头:“我去看了,没有。

  不过我已经学会了酿酒,想自己试试。”

  他把所需的材料清单递给大领导。

  大领导此刻也只能抓住这最后的希望:“好,我马上给你安排设备和材料。

  但千万别勉强,要是实在不行就算了,别把身体搞垮了,那可是国家的损失。”

  何雨柱点头:“明白。”

  短短半天,大领导就备齐了一切。

  三天后,何雨柱的酿酒技艺突飞猛进。

  他成功研究出了七十度烈酒的配方,立刻着手酿制。

  第一步是选料。

  粮食是酒之魂,通常选用高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大麦、荞麦等谷物及豆类。

  原料必须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霉变。

  第二步是制曲。

  一种方法是用谷物发芽产生的酶将原料糖化,再用酵母菌转化为酒精;另一种是用发霉谷物制成酒曲,利用其中的酶制剂糖化发酵。

  第三步是发酵。

  普通白酒发酵十天即可,但何雨柱要酿的是烈酒,他有独特的工艺。

  发酵是关键,需持续一个月,以提升酒精度。

  只要这一步成功,后续便水到渠成。

  何雨柱找到大领导,笑着说道:“赵叔,七十度烈酒的配方我已经研究出来了,已经开始酿制,现在进入发酵阶段。

  再等一个月,就能酿出七十多度的烈酒。”

  大领导激动地站起身:"真的吗?"

  何雨柱微笑着点头:"千真万确。”

  大领导放声大笑:"好!柱子你太棒了。

  不仅厨艺精湛,发明创造厉害,现在连酿酒都会。

  这次要是成功了,工业部一定重重奖励你。”

  他感慨道:"这些天为了毛熊工程师的事,我愁得头发都白了。

  老柳他们带来的都是坏消息,搞得我寝食难安。

  要是套不出技术,我真是愧对国家啊。

  今天总算听到好消息了。”

  正说着,柳成业摇摇晃晃地走进来,满身酒气地揉着太阳穴。

  何雨柱不禁心生敬意:这些研究员为了套取技术,天天陪喝酒,都快成酒鬼了,实在不容易。

  柳成业愁眉苦脸:"大领导,太难了。

  那些毛熊工程师简直千杯不醉,又把我们全喝趴下了。

  他们喝酒跟喝水似的,越喝越精神。

  我们喝得浑身都是酒精味,一碰酒就难受。”

  大领导笑道:"辛苦你们了。

  告诉你个好消息,何雨柱研制出了70度的白酒,这次一定能灌醉他们。”

  柳成业眼睛一亮:"真的?柱子真做出来了?"

  大领导肯定地说:"当然,柱子的能力你还不清楚?"

  柳成业兴奋地说:"太好了!终于能套出技术了。

  酒在哪?让我看看70度的白酒长什么样。”

  大领导摇头道:“现在还不成,发酵还得等上一个月。

  你们必须再等一个月。”

  柳成业一怔,随即面露难色:“大领导,恐怕来不及了。

  安德烈告诉我,他们两天后就要启程回国。”

  大领导沉声道:“老柳,就差这最后一关了。

  之前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绝不能在这最后一步前功尽弃。

  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拖住他们。

  你要明白,要不是何雨柱,我们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机会摆在眼前,如果因为留不住这些 专家而失败,我们工业部就是罪人。”

  柳成业郑重地点头:“您说得对。

  何雨柱连烈酒都研制出来了,我们绝不能拖后腿。

  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留住他们。”

  何雨柱接话道:“这段时间我会多给他们做些拿手菜,争取让他们多留些日子。”

  大领导欣慰地说:“那就辛苦各位了。

  若是最终成功,你们都是功臣。”

  半个月后,尽管工业部想尽办法, 专家仍执意要走。

  大领导召集柳成业、王广安等科长紧急开会,众人愁眉不展。

  大领导神色凝重:“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能留住他们?只剩最后半个月了,决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前功尽弃。”

  柳成业叹气道:“大领导,不是我们不尽力,实在是所有办法都用尽了。

  我们变着花样讨好那些 专家,就想让他们多留一天。

  可现在已经无计可施,总不能对他们用强吧?”

  王广安顶着黑眼圈说:“我这些天连觉都不敢睡,就为留住他们。

  可咱们工业部实在没有能吸引他们的东西。

  要不是何雨柱的厨艺了得,他们早就走了。”

  大领导深知其中艰难,这些日子他也消瘦不少。

  会议室里陷入沉默,众人脸上写满忧愁。

  突然有人提议:“如果把何雨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 专家看,说不定能让他们再留半个月。”

  这个建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确实是个好办法。

  大领导当即表示反对:"这绝对不行,何雨柱研发的那些设备都是我们工业部的核心机密。

  要是让那些 专家看到,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研究仿制。

  虽然能把人留下来,但技术机密很可能会外泄。

  更严重的是,这还可能引发两国之间的外交纠纷,我们绝对不能冒这个险。

  稍有不慎,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大领导的分析入情入理,在场众人都清楚何雨柱研制的那些设备有多么重要。

  柳成业无奈地叹了口气:"领导说得对,确实不能这么做。

  可这已经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后一个方案了。

  难道真的要功亏一篑吗?"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何雨柱推门而入:"要不让我来试试吧。”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身上。

  大领导眼前一亮:"柱子,你有什么好主意?"

  柳成业、王广安等几位科长也齐刷刷望向何雨柱,此刻他们已是黔驴技穷,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年轻人身上。

  何雨柱却摇摇头:"现在还说不好,只能先试试看。

  我得先弄清楚他们执意要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柳成业苦笑道:"我们已经反复询问过了,但他们始终不肯透露实情。

  我能明显感觉到这些 专家对我们有所戒备。”

  王广安补充道:"他们只说在华的期限已到,是莫斯科方面要求他们回国。”

  大领导长叹一声,虽然心里不抱太大希望,还是鼓励道:"柱子,尽管去试试吧。

  如果你真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承诺给你的奖励翻倍!大家都没意见吧?"

  柳成业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柳成业诚恳地说:"当然没意见。

  如果柱子真能办成这件事,那是他的本事,获得重奖也是理所当然的。”

  大领导最后叮嘱道:"柱子,你尽管放手去做。

  就算失败了,我们也不会责怪你。

  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这段时间我们也会继续想办法。”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何雨柱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期望。

  会议结束后,他径直来到招待所寻找安德烈。

  推开门时,只见这位 专家满身酒气,却神采奕奕。

  安德烈见到何雨柱,立即开怀大笑:"哈哈哈,我亲爱的朋友,你来得正好!"

  “快请进。”

  何雨柱初次来到他们的招待所,这里环境极佳,称得上是顶级待遇。

  阿列克谢正在整理行李,似乎准备启程。

  见到何雨柱,他热情地打招呼:“嗨,我的朋友,你是来为我们送行的吗?我们刚刚还在聊起你。”

  何雨柱直截了当地问:“听说你们要离开工业部,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

  安德烈摇头:“不,这段时间我们过得很愉快,尤其是你做的菜,简直太棒了,我们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