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芒种的梅,酸了夏的甜-《嘎嘣脆!东北大妞恋综掀桌子》

  芒种时节,江南的梅雨季悄然而至。清晨,陆野推开窗,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青梅的酸涩香。暖宝揉着惺忪睡眼跑进来:\"爸爸!今天要煮青梅,老师说芒种要'煮梅酿酒'!\"

  厨房里,叶知秋正站在灶台前清洗青梅:\"这是你奶奶从老家寄来的,山上的野青梅,酸得掉牙。\"她笑着捏起一颗,\"小宝儿,尝尝?\"

  \"不要!\"暖宝连连摆手,\"太酸了!\"

  陆奶奶颤巍巍端来个陶瓮:\"我这有去年泡的青梅酒,酸甜适中。\"她擦了擦瓮口的灰,\"芒种这天煮青梅,既是尝鲜,也是送花神的仪式。\"

  \"送花神?\"暖宝好奇地问,\"花神是谁呀?\"

  \"是管百花的神仙,\"陆奶奶坐在藤椅上,\"芒种一到,百花凋零,人们就煮青梅、酿美酒,送花神归位,祈求来年花开得更艳。\"

  芒种·寻俗

  上午,陆野带着暖宝去郊外的梅园。雨后的梅林青翠欲滴,空气里满是青梅的清香。

  \"爸爸,花神真的存在吗?\"暖宝仰着头看满树的青梅,\"她会不会难过?\"

  \"傻孩子,\"陆野摸摸她的头,\"花神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就像我们感谢土地赐予粮食一样。\"

  梅园主人王大爷笑着走来:\"小陆,带闺女来摘青梅?\"

  \"是啊,\"陆野指着满树青果,\"准备回家煮梅。\"

  \"芒种煮梅,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王大爷递来竹篮,\"这梅子要选青中带黄的,太青太酸,太黄太软。\"

  暖宝认真挑选:\"我要选最圆的,像小皮球一样!\"

  备料·承艺

  回到家里,厨房成了煮梅的主战场。陆野负责清洗青梅:\"要用盐水泡半小时,去除涩味。\"他握着暖宝的手,\"要轻轻搓洗,别把皮弄破了。\"

  \"爸爸,为什么要泡盐水?\"暖宝问。

  \"去除果皮的苦涩,\"陆野解释,\"就像人生,要先经历一些苦,才能尝到甜。\"

  叶知秋在旁边调配糖水:\"白糖和青梅的比例要刚好,太甜掩盖了梅的清香,太酸又难以下咽。\"她尝了尝,\"再加一勺蜂蜜,中和一下酸味。\"

  陆奶奶搬来去年泡的青梅酒:\"这个要温一下,配煮好的青梅最是解腻。\"她倒了两杯,\"你太爷爷生前最爱喝这个,说比什么名酒都香。\"

  煮梅·守艺

  中午时分,厨房里飘着酸甜的香气。陆野将泡好的青梅和糖水一起倒入锅中:\"要小火慢煮,让梅子的酸和糖的甜慢慢融合。\"

  \"我闻到香味了!\"暖宝趴在锅边,\"肯定很好喝!\"

  \"还要煮半个时辰,\"陆野说,\"急不得,好味道要慢慢等。\"

  等待的时间里,陆奶奶讲起芒种的习俗:\"我们小时候,芒种这天要送花神。女孩子们用彩绸扎成花环,挂在树上,祈求花神保佑来年花开繁茂。\"

  \"那我们也要送花神!\"暖宝兴奋地说,\"我要做个最漂亮的花环!\"

  \"好啊,\"叶知秋拿来彩绸和丝带,\"我们都来动手。\"

  一家人忙活起来,暖宝和叶知秋编花环,陆野和陆奶奶准备祭品。麦芒坐在婴儿椅上,摇摇晃晃拍着小手,像是在为花神送行。

  祭神·传承

  下午,一家人带着花环和祭品来到院中的桃树下。

  \"花神大人,\"暖宝双手合十,\"感谢您让花儿开得这么美,现在您要回家了,我们送您花环,希望您明年带来更多鲜花!\"

  陆野点燃三炷香:\"愿来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叶知秋将青梅酒洒在地上:\"敬花神,也敬我们的祖先。\"

  陆奶奶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眼中满是欣慰:\"我们小时候,送花神是件大事,全村的女孩都聚在一起,比谁的花环最漂亮。\"

  \"奶奶,您小时候送过花神吗?\"暖宝问。

  \"当然送过,\"陆奶奶笑着说,\"那时候我扎的花环最漂亮,村里的小伙子都夸我手巧。\"

  午宴·团圆

  煮好的青梅出锅了,琥珀色的梅子浸在糖水里,酸甜诱人。

  \"好香啊!\"暖宝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我要多吃点!\"

  \"慢点吃,\"陆野笑着说,\"这梅子酸,吃多了牙齿会软。\"

  叶知秋给每个人盛了一碗:\"这个要配青梅酒,酸甜更解腻。\"

  麦芒也尝了一口,皱着眉头吐了吐舌头:\"酸......酸!\"

  \"哈哈!\"暖宝大笑,\"弟弟不能吃太酸的!\"

  陆奶奶抿了一口青梅酒:\"这酒比去年的更醇了,看来泡得不错。\"

  午后·闲趣

  吃过午饭,一家人坐在客厅休息。暖宝拿出彩纸,开始折纸花:\"我要折很多花,送给花神。\"

  \"我也要折!\"麦芒爬过来,\"我折给弟弟看!\"

  陆野拿出一本关于芒种的书:\"你们看,芒种还有安苗的习俗,祈求五谷丰登。\"

  \"安苗是什么?\"暖宝问。

  \"就是在田里插上彩旗,祈求禾苗平安生长,\"陆野解释,\"现在虽然不做了,但这种对丰收的期盼,一直都在。\"

  社区·分享

  傍晚,暖宝端着一碗煮好的青梅,跑到隔壁王铁柱家:\"铁柱叔叔!我们家煮了青梅,给你们送一碗!\"

  \"哎哟,暖宝来了!\"王铁柱开门,\"这青梅看着就诱人!\"

  \"奶奶说芒种要分享,\"暖宝认真地说,\"这样大家都能尝到好吃的!\"

  李狗蛋也过来:\"野子,我们家酿了青梅酒,给你们送两瓶尝尝!\"

  \"太客气了!\"陆野接过,\"我们正愁不够喝呢!\"

  夜话·感悟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纳凉。陆奶奶摇着蒲扇,指着天上的星星:\"芒种时节,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你看,天上的星星,就像地上的麦粒,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

  \"奶奶,星星真多!\"暖宝仰着头,\"比青梅还多!\"

  \"那是,\"陆奶奶笑,\"星星是天上的青梅,青梅是人间的星星。\"

  陆野望着星空,想起今天的种种:\"芒种的青梅,酸中带甜,就像生活,有苦有甜,才够味。\"

  \"是啊,\"叶知秋说,\"送花神、煮青梅、酿美酒,这些习俗不只是仪式,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盼。\"

  日记·成长

  睡前,暖宝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学会了煮青梅,还送了花神。青梅很酸,但爸爸说,酸过之后会更甜。我要像青梅一样,先苦后甜!\"

  陆野看着女儿的日记,心中满是欣慰。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芒种的梅,酸了夏的甜。

  不是昂贵的果子,是手作的酸甜;

  不是复杂的仪式,是简单的虔诚;

  不是一个人的品味,是一家人的分享,

  是把古老的习俗,

  酿成生活的美酒。

  时光会走,

  但节气的味道,

  永远在酸甜之间徘徊,

  在送神与祈福中传承,

  在每一次举杯共饮时,

  告诉我们——

  生活如梅,

  先苦后甜,

  方得始终。\"

  晨光·新篇

  芒种第三天,暖宝的暑假过得充实而快乐。她不仅学会了煮青梅,还跟着奶奶学了扎花环。

  \"爸爸,我扎的花环漂亮吗?\"暖宝举着自己编的花环,\"我要把它挂在桃树上,送花神!\"

  \"漂亮!\"陆野点头,\"我们暖宝手真巧!\"

  麦芒也学着扎花环,虽然歪歪扭扭,但很用心:\"花......花......\"

  \"麦芒也会扎花环了!\"叶知秋笑着说,\"我们家要出小艺术家了!\"

  田园·追忆

  周末,陆野带着全家回乡下老家。太姥姥的坟前,陆奶奶摆上煮好的青梅:\"妈,今天芒种,我们煮了青梅,送花神了。\"

  暖宝学着奶奶的样子,双手合十:\"太姥姥,我们送花神了,您在那边看到了吗?\"

  \"看到了,\"陆奶奶轻声说,\"太姥姥一定很高兴。\"

  田埂上的野花正开得繁茂,像是花神听到人们的祈愿,特地回来看看。

  成长·惊喜

  傍晚,暖宝神秘兮兮地拉陆野进屋:\"爸爸,你看我画的画!\"

  画纸上,一家人围坐在桃树下送花神,天上的花神驾着彩云而来,周围百花盛开。

  \"我们暖宝会画了!\"陆野惊喜,\"画得真好!\"

  麦芒也画了幅画,虽然只是几个色块,但充满了童趣。

  陆野把两幅画并排贴在墙上:\"这是我们家的芒种记忆。\"

  夏夜·圆满

  晚上,一家人坐在桃树下吃煮好的青梅。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

  \"奶奶,明年芒种我们还要送花神。\"暖宝说。

  \"好,\"陆奶奶笑着点头,\"明年我们还要煮青梅,酿美酒。\"

  陆野望着家人,心中充满感恩。所谓传承,就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节日里,一代代人重复着相同的仪式,传递着相同的情感。

  他在笔记本最后添了一句:

  \"芒种时节,

  青梅酸甜,

  花神归位,

  希望永存。

  最浓的夏,

  藏在最酸的梅里;

  最暖的家,

  守在最长的夜里。

  愿我们永远记得,

  芒种的梅,

  酸了夏的甜,

  也甜了,

  一辈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