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献俘大典的喧嚣与荣光,如同涟漪般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最终也传到了帝国版图的东极——登州港。然而,这里的氛围却与内陆的狂欢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混合着桐油、海水、新木气息的、更为沉静而昂扬的兴奋。
时值初夏,海风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吹拂着登州港内外林立的桅杆。港湾内,数十艘新造的战舰井然有序地停泊着,它们那迥异于传统漕船或近海舟船的庞大身躯和独特造型,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这便是杜丰倾注心血、由将作监与沿海顶尖船匠呕心沥血数载打造的“宝船”舰队雏形。最大者如“定远”级,长四十余丈,宽逾十丈,船首尖锐如犁,可破巨浪;船体采用成熟的榫接与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升了抗沉性与生存能力;高耸的桅杆上悬挂着以麻、葛混合特制、更为坚韧的巨幅硬帆,辅以可灵活调整角度的副帆,能更有效地利用海上变幻的风向。船身两侧开设炮窗(目前主要装备重型弩炮与投石机),甲板上预留了安装更多远程武器的基座,整艘船既是远洋的探索者,也是移动的海上堡垒。
码头之上,人头攒动。新任“靖海将军”冯朝恩一身笔挺的水师将官服,正陪同亲临登州视察的杜丰,以及随行的凌素雪,检阅着这支即将开启帝国远洋征程的舰队。工匠头目、水师军官们恭敬地跟在身后,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待。
“尚父请看,”冯朝恩指着港湾中心那艘最为雄伟的“定远”舰,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此舰已通过数次近海抗风浪测试,其稳、速、载,皆远超以往任何战船!船上配备了最新的司南(罗盘)、计程仪、牵星板,足以保障远航不迷方向。将士们也已操练纯熟,只待尚父一声令下,便可扬帆出海,宣威异域!”
杜丰负手而立,海风吹动他紫袍的衣角。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目光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舰队。从船体吃水的深度,到帆索缠绕的细节,再到船上水手们肃立时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他都一一掠过。比起长安含元殿前的荣耀,眼前这散发着新木与桐油气息的舰队,更让他心潮澎湃。这是他将帝国引向蓝色疆域的起点,是超越陆权思维的真正开拓。
“很好。”杜丰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冯将军,诸位工匠,还有我大唐的水师将士们,辛苦了!尔等所造、所练,非为一船一舰,乃是为我大唐,开启万世之基业!”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那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陆地之极,已有定论。然海洋之阔,犹未可知。此去万里,风波险恶,异域殊俗,皆未可料。尔等所负,非止于兵戈之利,更负有探索之责、通商之任、交友之谊。”
他转向冯朝恩,下达了最终的指令:“着令,‘定远’号为旗舰,率大小舰船二十艘,组成首支远洋探索舰队。以冯朝恩为钦差正使,靖海将军,总揽航海军政。以‘察事司’协理凌素雪所部精锐为随军情报与先导,负责联络、探查、绘图诸事。”
“舰队首要目标,并非征战,而是贯通已知海路,抵达南洋核心之地,如室利佛逝、诃陵等国,宣示大唐国威,建立正式通商、外交联系。同时,探索更南方、更东方未知之海域与陆地,记录一切风物地理,凡有大唐未曾记载之岛屿、物产、人种,皆需详加勘察,绘图以归。”
“若遇大食商船,可视情况拦截、查问,获取西方情报,但需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原则,避免无端开启海上战端。然,若彼等主动挑衅,或于南洋之地阻碍大唐通商、损害大唐威仪,则准尔等临机决断,予以坚决回击,扬我天朝之威!”
“另,舰队需沿途留意,寻找适宜建立补给据点之良港,以为后续航行及帝国未来经略海洋之基石。”
命令清晰而明确,赋予了冯朝恩极大的自主权,也明确了此次远航探索为主、武力威慑为辅的性质。
“末将遵令!”冯朝恩单膝跪地,声音铿锵,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然的光芒,“定当竭尽全力,克竟全功,不负尚父重托,不负陛下天恩!”
凌素雪也微微躬身领命,她麾下的“察事司”精英早已混入舰队各船,或伪装成水手、通译,他们将是在陌生海域和国度的眼睛与耳朵。
三日后,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登州港内,举行了庄严的祭海仪式。三牲醴酒,敬告海神,祈求风平浪静,航路平安。
仪式完毕,杜丰亲自登临码头边搭建的高台,面对着列队整齐、整装待发的舰队将士。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举起内侍奉上的酒杯,朗声道:
“诸位将士!此去万里,前路未知!然,尔等身后,是煌煌大唐,是亿兆黎民!尔等脚下,是帝国迈向海洋的第一步!望尔等同心协力,不畏艰险,扬我大唐旌旗于万里波涛之外!探索未知,沟通四海,建不世之功!本公,在长安,静候尔等佳音!满饮此杯,为诸位壮行!”
“万胜!万胜!万胜!”
数千水师将士的怒吼声,压过了海浪的喧嚣,直冲云霄。他们仰头饮下壮行酒,将陶碗奋力摔碎在码头上,碎瓷之声如同决心的迸发。
“升帆!启航!”冯朝恩立于“定远”号舰首,挥动令旗。
巨大的硬帆在滑轮组的牵引下,沿着桅杆缓缓升起,饱受海风,发出猎猎的声响。锚链绞动,沉重的铁锚破水而出。桨手们喊着号子,巨大的船桨整齐划一地插入碧蓝的海水。
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巨鲸群,缓缓驶离熟悉的港湾,向着南方那片充满传说与未知的广阔海洋,义无反顾地前进。白色的帆影渐渐与海天一色,最终化作视线尽头的点点白痕。
杜丰久久伫立在码头上,直到最后一抹帆影消失在海平面之下。海风吹拂着他的鬓发,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
陆上的荣耀已达顶峰,而海洋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这支舰队的命运,将直接关系到帝国未来的气运与格局。
“走吧,回京。”杜丰收回目光,对身旁的凌素雪轻声道。陆上尚有万机待理,而海洋的种子,已然播下。他相信,待到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之时,大唐,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陆海兼备的超级帝国。
时值初夏,海风裹挟着暖湿的水汽,吹拂着登州港内外林立的桅杆。港湾内,数十艘新造的战舰井然有序地停泊着,它们那迥异于传统漕船或近海舟船的庞大身躯和独特造型,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这便是杜丰倾注心血、由将作监与沿海顶尖船匠呕心沥血数载打造的“宝船”舰队雏形。最大者如“定远”级,长四十余丈,宽逾十丈,船首尖锐如犁,可破巨浪;船体采用成熟的榫接与水密隔舱技术,大大提升了抗沉性与生存能力;高耸的桅杆上悬挂着以麻、葛混合特制、更为坚韧的巨幅硬帆,辅以可灵活调整角度的副帆,能更有效地利用海上变幻的风向。船身两侧开设炮窗(目前主要装备重型弩炮与投石机),甲板上预留了安装更多远程武器的基座,整艘船既是远洋的探索者,也是移动的海上堡垒。
码头之上,人头攒动。新任“靖海将军”冯朝恩一身笔挺的水师将官服,正陪同亲临登州视察的杜丰,以及随行的凌素雪,检阅着这支即将开启帝国远洋征程的舰队。工匠头目、水师军官们恭敬地跟在身后,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待。
“尚父请看,”冯朝恩指着港湾中心那艘最为雄伟的“定远”舰,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此舰已通过数次近海抗风浪测试,其稳、速、载,皆远超以往任何战船!船上配备了最新的司南(罗盘)、计程仪、牵星板,足以保障远航不迷方向。将士们也已操练纯熟,只待尚父一声令下,便可扬帆出海,宣威异域!”
杜丰负手而立,海风吹动他紫袍的衣角。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目光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舰队。从船体吃水的深度,到帆索缠绕的细节,再到船上水手们肃立时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他都一一掠过。比起长安含元殿前的荣耀,眼前这散发着新木与桐油气息的舰队,更让他心潮澎湃。这是他将帝国引向蓝色疆域的起点,是超越陆权思维的真正开拓。
“很好。”杜丰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冯将军,诸位工匠,还有我大唐的水师将士们,辛苦了!尔等所造、所练,非为一船一舰,乃是为我大唐,开启万世之基业!”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那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陆地之极,已有定论。然海洋之阔,犹未可知。此去万里,风波险恶,异域殊俗,皆未可料。尔等所负,非止于兵戈之利,更负有探索之责、通商之任、交友之谊。”
他转向冯朝恩,下达了最终的指令:“着令,‘定远’号为旗舰,率大小舰船二十艘,组成首支远洋探索舰队。以冯朝恩为钦差正使,靖海将军,总揽航海军政。以‘察事司’协理凌素雪所部精锐为随军情报与先导,负责联络、探查、绘图诸事。”
“舰队首要目标,并非征战,而是贯通已知海路,抵达南洋核心之地,如室利佛逝、诃陵等国,宣示大唐国威,建立正式通商、外交联系。同时,探索更南方、更东方未知之海域与陆地,记录一切风物地理,凡有大唐未曾记载之岛屿、物产、人种,皆需详加勘察,绘图以归。”
“若遇大食商船,可视情况拦截、查问,获取西方情报,但需遵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原则,避免无端开启海上战端。然,若彼等主动挑衅,或于南洋之地阻碍大唐通商、损害大唐威仪,则准尔等临机决断,予以坚决回击,扬我天朝之威!”
“另,舰队需沿途留意,寻找适宜建立补给据点之良港,以为后续航行及帝国未来经略海洋之基石。”
命令清晰而明确,赋予了冯朝恩极大的自主权,也明确了此次远航探索为主、武力威慑为辅的性质。
“末将遵令!”冯朝恩单膝跪地,声音铿锵,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然的光芒,“定当竭尽全力,克竟全功,不负尚父重托,不负陛下天恩!”
凌素雪也微微躬身领命,她麾下的“察事司”精英早已混入舰队各船,或伪装成水手、通译,他们将是在陌生海域和国度的眼睛与耳朵。
三日后,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吉日。登州港内,举行了庄严的祭海仪式。三牲醴酒,敬告海神,祈求风平浪静,航路平安。
仪式完毕,杜丰亲自登临码头边搭建的高台,面对着列队整齐、整装待发的舰队将士。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举起内侍奉上的酒杯,朗声道:
“诸位将士!此去万里,前路未知!然,尔等身后,是煌煌大唐,是亿兆黎民!尔等脚下,是帝国迈向海洋的第一步!望尔等同心协力,不畏艰险,扬我大唐旌旗于万里波涛之外!探索未知,沟通四海,建不世之功!本公,在长安,静候尔等佳音!满饮此杯,为诸位壮行!”
“万胜!万胜!万胜!”
数千水师将士的怒吼声,压过了海浪的喧嚣,直冲云霄。他们仰头饮下壮行酒,将陶碗奋力摔碎在码头上,碎瓷之声如同决心的迸发。
“升帆!启航!”冯朝恩立于“定远”号舰首,挥动令旗。
巨大的硬帆在滑轮组的牵引下,沿着桅杆缓缓升起,饱受海风,发出猎猎的声响。锚链绞动,沉重的铁锚破水而出。桨手们喊着号子,巨大的船桨整齐划一地插入碧蓝的海水。
庞大的舰队,如同苏醒的巨鲸群,缓缓驶离熟悉的港湾,向着南方那片充满传说与未知的广阔海洋,义无反顾地前进。白色的帆影渐渐与海天一色,最终化作视线尽头的点点白痕。
杜丰久久伫立在码头上,直到最后一抹帆影消失在海平面之下。海风吹拂着他的鬓发,他的目光深邃而悠远。
陆上的荣耀已达顶峰,而海洋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这支舰队的命运,将直接关系到帝国未来的气运与格局。
“走吧,回京。”杜丰收回目光,对身旁的凌素雪轻声道。陆上尚有万机待理,而海洋的种子,已然播下。他相信,待到这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之时,大唐,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陆海兼备的超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