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同心筑梦-《我的桃源空间》

  谷雨过后,春意渐浓,夏的脚步悄然临近。桃源溪两岸,草木葱茏,生机勃勃。联合社首批试点种植的黄精、玉竹苗在精心管护下,已然成活,新叶舒展,长势良好,预示着合作共赢的希望。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桃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日期定在立夏前一天,地点就在桃源村合作社新落成的、可容纳百余人的培训中心。

  成立前一天傍晚,林晚独自一人走到后山腰的平台上。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层层叠叠的翠绿茶园和药田,桃源溪像一条银色的缎带,蜿蜒穿过村庄。远处,清溪村和柳林村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暮霭融为一体。看着这片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土地,她心中百感交集。从回到这片土地时的迷茫与重任,到如今的初具规模、联合发展,一路走来,艰辛与欣慰并存。

  “晚晚,就知道你在这儿。”墨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缓步走到女儿身边,一同眺望着夕阳下的家园,“明天是个大日子,紧张吗?”

  林晚轻轻靠在母亲肩头,像小时候一样:“妈,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踏实。看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觉得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墨兰慈爱地拍拍她的手:“你做得很好,比你爸和我当年想的还要好。联合发展,造福乡邻,这是大善举。明天,只管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就好。”

  立夏前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桃源村像过节一样热闹。培训中心门口,“桃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大会”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各村代表、合作社社员、县乡领导、特邀嘉宾(如陆子川、王博士团队代表)以及闻讯赶来的村民,将会场坐得满满当当。

  上午九时,大会正式开始。福伯作为筹备委员会主任,首先致辞。他声音洪亮,感情真挚,回顾了从桃源村合作社艰难起步,到联合周边村庄共谋发展的历程,表达了对未来联合社发展的殷切期望。

  随后,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肯定了桃源村合作社的创新实践和联合社的模式探索,表示将给予大力支持,并希望联合社能为全县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最令人期待的环节,是林晚作为联合社筹备秘书长做主旨报告。她今天穿了一件合身的浅灰色西装,显得干练而沉静。走上讲台,面对台下众多熟悉而期盼的面孔,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而清澈。

  她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动人的语言,从去年那场山洪后的自救讲起,讲述了乡亲们如何携手重建家园;讲述了合作社如何依靠科技和文化,将优质药材变成“桃源印记”品牌;讲述了与大学合作、探索生态康养的点点滴滴;重点阐述了为什么要成立联合社,以及联合社将如何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同时更好地保护桃源溪的生态环境。

  “……我们深知,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一村绿不算绿,流域绿才能长远。成立联合社,不是要吞并谁,而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咱们沿岸的村子抱成团,拧成一股绳,共同把咱们的绿水青山保护好,把咱们的金山银山做大做强!”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会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力量。

  台下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清溪村的周支书、柳林村的赵大姐等代表纷纷上台发言,表达了对联合社的坚定支持和美好憧憬。

  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桃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福伯众望所归,当选为首任理事长,林晚当选为秘书长,负责日常运营管理。清溪村、柳林村的代表也进入了理事会。大会还明确了联合社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规划。

  当福伯和林晚从县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桃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牌匾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这不仅仅是一块牌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份充满希望的未来。

  中午,联合社在合作社食堂准备了简单而富有乡土风味的“立夏饭”,招待所有与会者。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新鲜的食材,畅谈着未来的合作,气氛融洽而热烈。

  午后,阳光正好。林晚和福伯、陆子川等人陪着县乡领导和嘉宾参观了新扩建的作坊、药田和“桃源居”民宿。所到之处,井然有序的生产场景、长势喜人的药材、独具特色的康养环境,都给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傍晚,宾客散去,桃源村渐渐恢复了宁静。林晚和福伯等人站在村口,望着夕阳下熠熠生辉的联合社牌匾,心中充满了感慨与豪情。

  “晚丫头,咱们这算是又迈出了一大步啊!”福伯的声音有些哽咽。

  “是啊,福伯,”林晚用力点头,眼中闪着光,“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更需要咱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她知道,联合社的成立,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多的资源,也意味着更复杂的协调、更严峻的挑战。但她坚信,只要不忘初心,同心同德,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带领更多的乡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筑就更加美好的梦想。

  夏日的晚风吹来,带着草木的清香和远山的呼唤。一个新的篇章,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