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荒地开垦到第七天,二十多亩硬骨头终于被啃了下来。土地被深翻、耙平,粗大的石块和顽固的草根被清理干净,几条临时挖掘的排水沟纵横其间,让原本板结死寂的土地终于有了呼吸。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新鲜泥土的腥气。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紧张的任务接踵而至——抢种。时间不等人,晚一天播种,就意味着收获时可能少一分成熟度,药效和产量都会打折扣。
张维早已选定了品种:板蓝根和荆芥。这两种药材生长期相对较短,对土壤要求不高,且药厂也有需求,正好可以填补订单缺口。种子是合作社仓库里备用的存货,品质有保证。
天刚蒙蒙亮,播种的队伍就集结在了新开垦的田边。福伯和周支书、赵大姐再次分工: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负责划行、开沟,确保行距、株距均匀;手脚麻利的妇女和年轻人负责点种;孩子们则跟在后面,用细土轻轻覆盖。
“大家听好了!”福伯站在田埂上,声音洪亮,“播种如绣花,马虎不得!行距一尺二,株距八寸,不能密也不能稀!下种要匀,盖土要浅!这是咱们的救命田,种好了,订单就能保住!”
“放心吧,福伯!咱们晓得轻重!”众人齐声应和,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色。
播种开始了。老把式们用拉直的麻绳做标尺,用特制的木划行器在平整的土地上划出笔直的浅沟。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土地上绘制精密的图纸。妇女们腰挎竹篓,里面装着饱满的种子,弯着腰,沿着浅沟,用手指捻起种子,精准地、均匀地一粒粒点下。孩子们则像一群忙碌的小蚂蚁,用小耙子将细土轻轻推入沟中,覆盖住种子。
张维在田里边走边看,不时蹲下身检查播种的深度和密度,及时纠正偏差:“王婶,这边有点密了,间开一点!”“李叔,盖土厚了,再薄一点,不然出苗困难!”
林晚也加入了点种的队伍。她学得很快,很快掌握了节奏,弯腰、点中、移动,动作渐渐流畅。指尖触碰微凉的种子,再将它们送入温润的土壤,一种奇妙的、孕育生命的庄重感油然而生。阳光越来越烈,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刚盖好的土上,瞬间消失不见。腰背的酸痛越来越明显,但看着身后一行行整齐的播种痕迹,心里却充满了踏实。
中午,大家就在田边的树荫下简单吃了点干粮,喝几口凉茶,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整个河滩上,除了风吹过新翻土地的细微声响,便是人们专注劳作时轻微的喘息声和偶尔的低声交流。一种无声的紧迫感弥漫在空气中。
直到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最后一粒种子终于埋入土中。二十多亩新垦地,全部播种完毕。人们直起几乎僵硬的腰,看着眼前这片倾注了他们七天汗水和一天心血的田地,长长舒了口气。每一道田垄都笔直整齐,覆盖着细土的表面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安静地等待着新生。
“接下来,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看这些种子争不争气了。”福伯抹了把汗,望着这片新田,语气里带着期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浇水、间苗、除草、防治病虫害……后续的管理任务依然艰巨。但最紧张的一关,总算过去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土地,也交给他们持续不懈的精心管护。
夜色降临,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散去。林晚和张维最后离开,打着手电筒,又沿着田埂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
“明天开始,得安排人轮流值守,注意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张维规划着。
“嗯,”林晚点头,看着月光下静谧的新田,轻声道,“它们会发芽的,一定会。”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紧张的任务接踵而至——抢种。时间不等人,晚一天播种,就意味着收获时可能少一分成熟度,药效和产量都会打折扣。
张维早已选定了品种:板蓝根和荆芥。这两种药材生长期相对较短,对土壤要求不高,且药厂也有需求,正好可以填补订单缺口。种子是合作社仓库里备用的存货,品质有保证。
天刚蒙蒙亮,播种的队伍就集结在了新开垦的田边。福伯和周支书、赵大姐再次分工:经验丰富的老把式们负责划行、开沟,确保行距、株距均匀;手脚麻利的妇女和年轻人负责点种;孩子们则跟在后面,用细土轻轻覆盖。
“大家听好了!”福伯站在田埂上,声音洪亮,“播种如绣花,马虎不得!行距一尺二,株距八寸,不能密也不能稀!下种要匀,盖土要浅!这是咱们的救命田,种好了,订单就能保住!”
“放心吧,福伯!咱们晓得轻重!”众人齐声应和,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色。
播种开始了。老把式们用拉直的麻绳做标尺,用特制的木划行器在平整的土地上划出笔直的浅沟。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土地上绘制精密的图纸。妇女们腰挎竹篓,里面装着饱满的种子,弯着腰,沿着浅沟,用手指捻起种子,精准地、均匀地一粒粒点下。孩子们则像一群忙碌的小蚂蚁,用小耙子将细土轻轻推入沟中,覆盖住种子。
张维在田里边走边看,不时蹲下身检查播种的深度和密度,及时纠正偏差:“王婶,这边有点密了,间开一点!”“李叔,盖土厚了,再薄一点,不然出苗困难!”
林晚也加入了点种的队伍。她学得很快,很快掌握了节奏,弯腰、点中、移动,动作渐渐流畅。指尖触碰微凉的种子,再将它们送入温润的土壤,一种奇妙的、孕育生命的庄重感油然而生。阳光越来越烈,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在刚盖好的土上,瞬间消失不见。腰背的酸痛越来越明显,但看着身后一行行整齐的播种痕迹,心里却充满了踏实。
中午,大家就在田边的树荫下简单吃了点干粮,喝几口凉茶,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整个河滩上,除了风吹过新翻土地的细微声响,便是人们专注劳作时轻微的喘息声和偶尔的低声交流。一种无声的紧迫感弥漫在空气中。
直到夕阳西下,将天边染成一片橘红,最后一粒种子终于埋入土中。二十多亩新垦地,全部播种完毕。人们直起几乎僵硬的腰,看着眼前这片倾注了他们七天汗水和一天心血的田地,长长舒了口气。每一道田垄都笔直整齐,覆盖着细土的表面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安静地等待着新生。
“接下来,就看老天爷赏不赏脸,看这些种子争不争气了。”福伯抹了把汗,望着这片新田,语气里带着期盼,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浇水、间苗、除草、防治病虫害……后续的管理任务依然艰巨。但最紧张的一关,总算过去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土地,也交给他们持续不懈的精心管护。
夜色降临,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散去。林晚和张维最后离开,打着手电筒,又沿着田埂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
“明天开始,得安排人轮流值守,注意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张维规划着。
“嗯,”林晚点头,看着月光下静谧的新田,轻声道,“它们会发芽的,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