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似有若无的叹息和玉坠的温热感,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林晚心中漾开层层涟漪。绝非错觉。这片土地,或者说这片土地上的某些东西,对她的韵引产生了回应。
她没有惊慌,反而升起一种奇异的感应。她闭上眼,再次静心凝神,尝试将意识与玉坠、与脚下的土地连接。这一次,她没有吟唱完整的《百草灵韵曲》,而是用心去感受那残留的“韵”的波动,去追寻那声叹息的来源。
意识像水波般扩散开来。她“看”到了土壤下纵横交错的根系,感受到了草木微弱的生命律动。渐渐地,她捕捉到一丝极其微茫、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悲伤与眷恋。那感觉非常古老,非常淡,却异常清晰,如同刻印在土地里的记忆。
这感觉转瞬即逝,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再次捕捉。但林晚确定,这片土地,有故事。或许,与墨家祖辈有关?与那神秘的“回生草”有关?甚至……与父母的失踪有关?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父母的科考队进入“迷雾岭”失踪,是官方说法。但有没有可能,他们其实并未走远?或者,他们寻找的东西,其线索或关联,本就存在于桃源村附近?毕竟,母亲墨兰是这里的人,外婆一直居住于此,而玉坠也对这里产生了特殊反应。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她决定,在稳妥发展合作社的同时,开始着手调查桃源村本地的历史传说和地理秘闻。
她首先去找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九十多岁的五叔公。五叔公年轻时是村里的猎人,对周围的山林了如指掌。
林晚没有直接询问父母或“回生草”,而是借口想开发更深度的山地旅游线路,向五叔公打听村子周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古老的遗迹、奇怪的地形、或者流传下来的传说。
五叔公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听到林晚问起这个,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特别的地方啊……”他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说,“咱们这桃源村,名字可不是白叫的。老辈人说,村子后山深处,以前有个山谷,叫‘藏仙谷’,说是古代有仙人隐居过,谷里有仙泉,能治百病。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后来山体滑坡,把谷口给堵了,好几十年没人进去过喽。”
藏仙谷?仙泉?林晚心中一动,追问道:“五叔公,那谷大概在什么位置?您还记得怎么走吗?”
五叔公摇摇头:“记不清咯,路早就没了。大概就在后山龙脊梁往西,最深的那片老林子里。那地方邪乎,现在也没人敢去,说是里面有瘴气,还有……不干净的东西。”老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敬畏。
龙脊梁往西?林晚默默记下。那里确实是后山最偏僻、植被最茂密的区域,合作社的林下种植区也只开发到边缘。
“还有别的传说吗?比如……关于一些特别珍贵的草药?”林晚引导着问。
“草药?”五叔公想了想,“要说特别,老辈人倒提过一种‘月亮草’,说是只在月圆之夜,在有灵性的泉水边才能看到,叶子像弯月,能起死回生。不过那都是神话,谁也没见过。”
月亮草?起死回生?这描述,与“回生草”有几分相似!林晚强压激动,又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五叔公提供的线索,虽然模糊,却极具价值。藏仙谷、月亮草(回生草?)、有灵性的泉水……这些元素,都与父母追寻的目标高度吻合!
她回到老屋,找出父亲留下的几本专业书籍和笔记(沈墨后来帮她找到并寄回一部分)。在一本父亲手绘的西南植物分布图的边缘,她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铅笔标记,指向的位置,经过她对比现代地图,赫然就在桃源村后山龙脊梁以西的区域!旁边还有两个小字:“疑点?”
父亲早就注意到这里了!林晚几乎可以肯定,父母的调查,绝对与桃源村后山有关!他们进入“迷雾岭”或许只是官方行动的幌子,或者,桃源村后山与“迷雾岭”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个发现让她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追寻父母踪迹的线索可能就在眼前;紧张的是,这意味着后山深处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而自己一旦开始深入调查,很可能也会被卷入其中。
她需要准备,需要更强的自保能力。韵引的修炼必须加快,对空间的探索也要继续。同时,合作社必须更加稳固,成为她坚实的后盾。
她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连沈墨都没有告知。在一切没有确凿证据和足够实力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的生活节奏更加紧凑。白天,她忙于合作社的管理和GAP基地的建设;早晚,她雷打不动地修炼《百草灵韵曲》,并尝试用意念沟通空间雾气中的古字,虽然进展缓慢,但她能感觉到自己与空间、与草木的亲和力在稳步提升;深夜,她则研究父亲的地图和笔记,结合五叔公的描述,悄悄绘制后山深处的粗略路线图,并开始准备探险所需的物资。
她就像一枚悄然蓄力的种子,在平静的表象下,根系正向着黑暗而充满未知的土壤深处,顽强地伸展。
而她也感觉到,暗处的目光,似乎并未远离。周伟的产业园项目据说推进顺利,而“墨羽基金”的人,最近又出现在县里,与一些领导进行了“友好”的会谈。
山雨欲来,而林晚,已经做好了迎接风雨,甚至主动走向风暴中心的准备。
她没有惊慌,反而升起一种奇异的感应。她闭上眼,再次静心凝神,尝试将意识与玉坠、与脚下的土地连接。这一次,她没有吟唱完整的《百草灵韵曲》,而是用心去感受那残留的“韵”的波动,去追寻那声叹息的来源。
意识像水波般扩散开来。她“看”到了土壤下纵横交错的根系,感受到了草木微弱的生命律动。渐渐地,她捕捉到一丝极其微茫、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悲伤与眷恋。那感觉非常古老,非常淡,却异常清晰,如同刻印在土地里的记忆。
这感觉转瞬即逝,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再次捕捉。但林晚确定,这片土地,有故事。或许,与墨家祖辈有关?与那神秘的“回生草”有关?甚至……与父母的失踪有关?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脑中形成:父母的科考队进入“迷雾岭”失踪,是官方说法。但有没有可能,他们其实并未走远?或者,他们寻找的东西,其线索或关联,本就存在于桃源村附近?毕竟,母亲墨兰是这里的人,外婆一直居住于此,而玉坠也对这里产生了特殊反应。
这个想法让她心跳加速。她决定,在稳妥发展合作社的同时,开始着手调查桃源村本地的历史传说和地理秘闻。
她首先去找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九十多岁的五叔公。五叔公年轻时是村里的猎人,对周围的山林了如指掌。
林晚没有直接询问父母或“回生草”,而是借口想开发更深度的山地旅游线路,向五叔公打听村子周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古老的遗迹、奇怪的地形、或者流传下来的传说。
五叔公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听到林晚问起这个,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特别的地方啊……”他抽着旱烟,慢悠悠地说,“咱们这桃源村,名字可不是白叫的。老辈人说,村子后山深处,以前有个山谷,叫‘藏仙谷’,说是古代有仙人隐居过,谷里有仙泉,能治百病。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后来山体滑坡,把谷口给堵了,好几十年没人进去过喽。”
藏仙谷?仙泉?林晚心中一动,追问道:“五叔公,那谷大概在什么位置?您还记得怎么走吗?”
五叔公摇摇头:“记不清咯,路早就没了。大概就在后山龙脊梁往西,最深的那片老林子里。那地方邪乎,现在也没人敢去,说是里面有瘴气,还有……不干净的东西。”老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敬畏。
龙脊梁往西?林晚默默记下。那里确实是后山最偏僻、植被最茂密的区域,合作社的林下种植区也只开发到边缘。
“还有别的传说吗?比如……关于一些特别珍贵的草药?”林晚引导着问。
“草药?”五叔公想了想,“要说特别,老辈人倒提过一种‘月亮草’,说是只在月圆之夜,在有灵性的泉水边才能看到,叶子像弯月,能起死回生。不过那都是神话,谁也没见过。”
月亮草?起死回生?这描述,与“回生草”有几分相似!林晚强压激动,又聊了几句,便告辞离开。
五叔公提供的线索,虽然模糊,却极具价值。藏仙谷、月亮草(回生草?)、有灵性的泉水……这些元素,都与父母追寻的目标高度吻合!
她回到老屋,找出父亲留下的几本专业书籍和笔记(沈墨后来帮她找到并寄回一部分)。在一本父亲手绘的西南植物分布图的边缘,她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铅笔标记,指向的位置,经过她对比现代地图,赫然就在桃源村后山龙脊梁以西的区域!旁边还有两个小字:“疑点?”
父亲早就注意到这里了!林晚几乎可以肯定,父母的调查,绝对与桃源村后山有关!他们进入“迷雾岭”或许只是官方行动的幌子,或者,桃源村后山与“迷雾岭”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个发现让她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追寻父母踪迹的线索可能就在眼前;紧张的是,这意味着后山深处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而自己一旦开始深入调查,很可能也会被卷入其中。
她需要准备,需要更强的自保能力。韵引的修炼必须加快,对空间的探索也要继续。同时,合作社必须更加稳固,成为她坚实的后盾。
她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连沈墨都没有告知。在一切没有确凿证据和足够实力之前,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的生活节奏更加紧凑。白天,她忙于合作社的管理和GAP基地的建设;早晚,她雷打不动地修炼《百草灵韵曲》,并尝试用意念沟通空间雾气中的古字,虽然进展缓慢,但她能感觉到自己与空间、与草木的亲和力在稳步提升;深夜,她则研究父亲的地图和笔记,结合五叔公的描述,悄悄绘制后山深处的粗略路线图,并开始准备探险所需的物资。
她就像一枚悄然蓄力的种子,在平静的表象下,根系正向着黑暗而充满未知的土壤深处,顽强地伸展。
而她也感觉到,暗处的目光,似乎并未远离。周伟的产业园项目据说推进顺利,而“墨羽基金”的人,最近又出现在县里,与一些领导进行了“友好”的会谈。
山雨欲来,而林晚,已经做好了迎接风雨,甚至主动走向风暴中心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