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春潮涌动-《我的桃源空间》

  惊蛰的春雷,仿佛一声号角,唤醒了沉睡的冬日大地。冰雪消融,溪水欢唱,湿润的泥土气息混合着草木萌发的清香,弥漫在桃源村的每一个角落。山坡上,嫩绿的新芽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沉寂了一冬的药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合作社的院子里,也比往日更加热闹。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已经制定,社员们精神抖擞,准备大干一场。新作坊的机器已经检修完毕,等待着新一季的原料。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村东头李婶家那处老院子的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了。

  大山叔带着几个泥瓦匠和木工师傅,正在院子里忙碌着。按照陆子川朋友设计的图纸,他们在保留老宅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加固结构,更换腐朽的梁柱,增加独立的卫浴和现代化的取暖设施。巧婶则带着几个妇女,忙着缝制新的窗帘、被褥,挑选具有乡土特色的家具和装饰品。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这第一家“桃源居”试点民宿,打造成一个样板。

  林晚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转一圈,查看进度,协调材料。看着老宅在工匠们的手中一点点焕发新颜,她心中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一处民宿,更是桃源村迈向“生态康养”的第一步,承载着乡亲们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另一件大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经过一个冬天的沟通和酝酿,由桃源村合作社发起,联合下游清溪村、柳林村共同组建“桃源溪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会”的倡议,得到了各村的积极响应。定于春分前后,在桃源村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

  会议当天,桃源村合作社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福伯、林晚等合作社骨干,清溪村的村支书老周、柳林村的村长赵大姐也都带着村干部来了。大家脸上都带着严肃而期盼的神情,都知道这次会议关系到沿岸几个村子未来的发展。

  林晚作为主要发起人,首先发言。她没有讲空泛的大道理,而是用朴实的话语,结合去年山洪的教训和专家们的建议,阐述了联合治水、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周书记,赵村长,各位乡亲,”林晚的声音清晰而诚恳,“咱们这几个村子,都靠着桃源溪吃饭喝水。溪水好了,咱们的地才能种好,咱们的日子才能过好。可去年那场山洪大家也看到了,光靠一个村子单打独斗,挡不住天灾。只有咱们联合起来,上下游一起动手,清淤固堤,植树造林,才能把咱们的母亲河保护好,让她真正成为咱们的福气,而不是祸患。”

  她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清溪村的老周书记叹了口气:“晚丫头说得在理啊!我们村下游那段河床,淤塞得厉害,年年涨水都提心吊胆。是该好好治理了!”

  柳林村的赵大姐也点头:“是啊,保护环境是大事。我们村也愿意加入,出人出力都没问题!”

  会议气氛热烈,大家就协会的章程、组织架构、近期工作重点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一致同意,正式成立“桃源溪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会”,推选福伯担任首届会长,林晚担任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和推进。协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争取上级支持,启动桃源溪上游重点河段的清淤和生态护坡工程。

  会议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与会的人们走出会议室,脸上都带着干事创业的决心。看着大家远去的背影,福伯感慨地对林晚说:“晚丫头,这事要是办成了,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功德啊!”

  林晚用力点点头:“福伯,只要我们心齐,一步一个脚印,一定能办成!”

  春风吹拂,带来暖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药田里,新一季的药材幼苗绿意盎然;工地上,“桃源居”民宿的轮廓日渐清晰;流域协会的成立,则为更宏大的发展蓝图奠定了基石。

  林晚站在村口,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和脚下潺潺的溪水,心中豪情涌动。她知道,前方的路依然漫长,挑战也不会少,但有了明确的方向,有了团结的乡亲,有了各方的支持,桃源村这艘航船,必将乘着时代的春风,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梦想启航的季节。桃源村的春天,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