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碳纤维登场-《四合院:悟性逆天,云爆白象》

  林舟站在台上,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曾经满脸轻蔑,现在却神情复杂的西方代表,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看把这帮老外吓的,\"林舟心想,\"这才哪到哪,等会儿看到我的'镇场之宝',不得当场石化。\"

  他转身看了一眼身后那个即将揭开的第二个展台,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第一个\"开胃菜\"已经成功让这些傲慢的西方人大跌眼镜,接下来的\"主菜\",将会彻底颠覆他们的认知。

  此时的广交会现场,因为一辆超越时代的汽车而完全沸腾起来,震惊的浪潮席卷着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不过,林舟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各位,请稍安勿躁。\"林舟轻咳一声,抬手示意众人落座,\"我们的第二件展品,或许会更让各位感兴趣。\"

  台下的人群这才勉强平静下来,那些原本嚣张跋扈的西方代表们脸色已然铁青,他们强作镇定,但眼底深处的震惊和不安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星条国代表团的几位专家甚至开始小声交头接耳,神情凝重,似乎在紧急讨论着什么。

  樱花国的首席代表——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更是掏出了手帕不断擦拭额头的汗水,眼神中闪烁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恐惧。

  林舟扫了一眼台下的暗流涌动,心中冷笑,却不动声色。

  他转向身旁的工作人员,轻声道:\"揭开第二块红布。\"

  红布缓缓落下,露出一台外表看起来颇为朴素、甚至有些粗糙的机器。

  机器正在\"嗤嗤\"作响,缓慢而均匀地吐出一丝丝漆黑的细线,那些黑色的细丝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泽,仿佛某种神秘的蛛丝。

  台下的人群先是一片茫然,随即响起了窃窃私语声。

  \"这是什么?一台织布机?\"

  \"看起来像是什么原始作坊的机器...\"

  \"龙国就这点水平?刚才的汽车难道是他们的技术天花板?\"

  那些失望和轻蔑的低语声并不刻意掩饰,很快传到台上。

  林舟却毫不在意,他静静地等待着,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

  很快,他看到了自己想看的反应。

  坐在星条国代表团第二排的一个中年男子——据林舟事先了解,此人是星条国军工材料研究所的顶级专家——突然身体前倾,眯起眼睛,死死盯着那些黑色的细丝。

  他的表情从轻蔑到困惑,再到震惊,最后变成了不可置信的恐惧,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秒钟。

  几乎同一时刻,坐在樱花国代表团前排的一位瘦高个男子——樱花国精密工业协会的技术总监——也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手指颤抖地指向那台简陋的机器和它吐出的黑色细丝。

  \"纳...纳尼?!\"他的声音因为极度震惊而变了调,\"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星条国的那位材料专家也忍不住站了起来,脸色铁青,喉结上下滚动,好几次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

  \"这...这是...碳纤维?\"他终于挤出了这几个字,声音嘶哑得不像话。

  这两声惊呼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引爆了整个会场!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碳纤维\"是什么,但看到两个超级大国的顶尖专家如此失态,所有人都意识到,那看似普通的黑色细丝绝非等闲之物!

  林舟这才缓缓开口,声音不紧不慢,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如各位所见,这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原丝。\"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众人的表情,尤其是那些西方专家们几乎扭曲的面孔,心中暗爽。

  \"该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轻质量的特性,拉伸强度可达3800mpa,是同等重量钢材的7倍;

  密度仅为1.8g\/cm3,是铝合金的三分之二;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温度稳定性远超现有航空用合金。\"

  林舟每报出一个参数,台下的骚动就更大一分。

  星条国和樱花国的专家们脸色愈发难看,有的甚至开始发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星条国的材料专家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林舟,

  \"这种参数,即使是我们最顶尖的实验室都还在理论阶段!你们不可能实现量产!\"

  \"没错!\"樱花国的精密工业代表也激动地喊道,

  \"这些数据一定是造假的!碳纤维生产工艺极其复杂,需要超高纯度的前驱体和精确控制的碳化过程,以龙国现有的工业基础,根本不可能掌握这种技术!\"

  高卢国的一位化工专家也站了起来,面色阴沉:

  \"请允许我们检测这种所谓的'碳纤维',证明它的真实性!\"

  林舟对这些质疑早有预料,他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各位的质疑非常合理。事实上,我们已经准备了现场测试环节,请跟我来。\"

  说着,他带领众人来到展厅侧面的一个小型测试区,那里已经摆放好了各种测试设备。

  \"首先,我们进行简单的拉伸测试。\"

  工作人员取出一束碳纤维丝,它看起来比普通钓鱼线还要细,却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吊起一个重达500公斤的钢铁块,纤维丝纹丝不动,没有任何断裂或变形的迹象。

  \"这...\"高卢国的化工专家目瞪口呆,不自觉地伸手想要触摸那根神奇的黑色细丝。

  \"接下来,是高温测试。\"

  工作人员拿出一束碳纤维,用喷枪对准它直接加热。

  火焰温度高达1500c,足以熔化大多数金属,但那束黑色的纤维在烈焰中岿然不动,既不燃烧也不变形。

  \"最后,我们做一个直观的对比测试。\"

  两根看似相同粗细的杆子被放在支架上,一根是航空级铝合金,一根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工作人员在两根杆子中间各放置一个相同重量的砝码,铝合金杆立刻弯曲,而碳纤维杆却几乎看不出任何变形。

  整个测试过程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进行。

  那些西方专家们,尤其是刚才还高声质疑的几位,此刻全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的嘴巴微微张开,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表情从不信到震惊,最后凝固成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