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说薛曼娘把咱们住的宅子租出去了?!”
薛仁义大吃一惊,脑子有一时转不过来,曼娘不是病恹恹的快死了吗。
“都是她装的!”
到了此时朱氏渐渐回过味来,什么快病死了,肯定是这死丫头迷惑她们的,当下咬牙切齿的把上午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薛仁义。
装神弄鬼打了赵婆子,还吓晕了她,后又寻了黄山做靠山,把宅子在她们眼皮子底下租了出去。
“还抢了巧娘的衣裳首饰,那丫头现在还哭哭啼啼的呢。”
朱氏一脸怨愤。
薛仁义越听越心惊,这还是他认识的薛曼娘吗?!
“你确定一切都是曼娘做的?!会不会是被黄山哄骗了?!”
黄山这个人,薛仁义虽没打过照面,但是听曼娘姐弟几个提过,当初他们进京时薛仁德已经入土为安了,丧事就是这个黄山操办的,听说他同薛仁德交情甚笃,若真是他搞得鬼那就有些棘手了,毕竟这人能在汴京安家落户,定有些人脉关系,自己一家外来户,欺负欺负无人可依的孩子还行,对上黄山,他不由有些心怯。
一时间薛仁义眉头紧皱。
“是不是被哄骗了暂且不知,但那黄山摆明了要替曼娘她们做主,且租赁文书都签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呀!”
朱氏六神无主,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家男人。
“看我有什么用,咱们只管咬死了不搬,把那租客搅黄了,来一个搅一个,来两个搅一双,我还不信了,他们还能把咱们抓起来不成!”
薛仁义一脸愤恨。
“还真能!那姓黄的说租客是官身!”
朱氏生无可恋道。
……
所谓民不与官斗,无论何时都是真理,先前在薛家庄时,别说是官老爷了,就是在衙门做个衙役,出了门都能吆五喝六的装大爷,更别说是正经官身了。
“说是在太…什么寺任职的,还说那小郎君在开封府当衙役,若是咱们不搬,就抓了咱们去吃牢饭。”
说到吃牢饭,朱氏忍不住一哆嗦。
薛仁义闻言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看来这黄山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压根不给他们赖着不走的机会。
“她爹……”
朱氏看着自家男人脸色阴沉的模样,心里不安的很。
“你先回去,待会儿我下工回去再说。”
薛仁义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又怕出来的太久东家不满,只能先打发朱氏回去。
朱氏无法,一步三回头的,忧心忡忡的回了甜水巷,进了巷子,赵婆子的叫骂声又引得一些左邻右舍探头探脑的,看到朱氏,众人交换了个神色,三五扎堆儿对着她指指点点的。
“先前那李娘子眼高于顶,向来看不上咱们,还以为这朱娘子是个好的,不想也是个黑心肝儿的,你看曼娘姐弟的模样,显然平日没少被苛待。”
“可不是,先前天冷的时候,曼娘日日搬着木盆往汴河浣衣,我就说这薛家二房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你看,这就应验了吧!”
“可怜几个孩子了,如今这薛家二房鸠占鹊巢,曼娘几个爹死娘改嫁,也没个撑腰的人,往后日子可怎么过呦。”
“旁的不说,以后咱们可得离这朱氏远一些,谁知道会不会算计咱们。”
“正是这个理儿,只是昨日她还问我借绣线,你说她会不会昧了去不还我呀!”
“难说,这种人……啧啧……”
几个妇人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审视的目光落在朱氏身上,让她如芒刺在背般,浑身不自在的很,旁人的议论更是让她脸上臊的慌。
维持了这么久的好人设,说崩就崩,往后还如何在这巷子生活!
朱氏不敢回头,也不敢同这群妇人对视,自顾自的缩着脖子低着头急步往自家奔去。
“仁义可有法子?!”
见朱氏进门,骂的口干舌燥的赵婆子同薛老爷子迫不及待的迎了过去。
朱氏摇摇头:“她爹说等下工了再说,儿媳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没什么好办法。”
被外头妇人议论的羞恼还在脸上,对上公婆的询问,朱氏心里越发烦躁。
“要什么法子,就听我的,打死不搬,我还不信他们真敢把咱们抓走,咱们可是良民,就算他是当官儿的又如何,还能徇私枉法不成。”
满腹恼恨的赵婆子自顾自的叫嚷着,难得还说了个成语,这是她听自家孙子说的,应该是这么用的吧。
对比自家婆娘的无知,薛宝泉却是忧心忡忡的,他一个平头百姓,拿什么同官家人叫板,且这房子到底不是他们的,做不到理直气壮。
一时间他绝望不已,大半年的筹谋就这么付水东流,让他不甘的很。
若是就这么低了头搬出去,再回来可就难了。
这么好的宅子,怎么就不能是自家的呢。
薛宝泉下意识的环顾四周,心里越发不舍。
要是大房的几个孩子都不在了就好了。
这种想法一出,薛宝泉心里猛地一惊,一脸心虚的看向赵婆子朱氏,见没人注意他,不由猛松一口气,但想要几人消失的念头却是再也遏制不住。
“朱娘子?!在家不在?!”
这头儿院里几人正各怀心事,院门突然被敲响了。
朱氏一激灵,竟然是王婆子。
“王婶子,你怎么过来了?!”
朱氏一脸不自然的迎了过去。
“你还好意思说,上午说了下晌给我信儿,我从吃了午食开始等,这都申时初了,还不见你的人影,那董家还巴巴等着呢,到底成不成你们给个准话,也好让我给董家交差啊!”
王婆子耷拉着脸,一脸不悦的抱怨道,乡下人就是乡下人,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住,还要她三请四催的,真是恼人的很,若不是看在董家给的谢礼够厚,眼下也没有旁的合适人选,她才不会多跑这一趟。
听了王婆子的抱怨,朱氏心里越发煎熬,好好的宅子马上住不成了,煮熟的鸭子也要飞了,这都是薛曼娘的错,若是她乖乖的死了,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了。
“王婶子,劳烦你去告诉董家,这人只怕送不过去了。”
朱氏话说着,心都在滴血。
薛仁义大吃一惊,脑子有一时转不过来,曼娘不是病恹恹的快死了吗。
“都是她装的!”
到了此时朱氏渐渐回过味来,什么快病死了,肯定是这死丫头迷惑她们的,当下咬牙切齿的把上午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薛仁义。
装神弄鬼打了赵婆子,还吓晕了她,后又寻了黄山做靠山,把宅子在她们眼皮子底下租了出去。
“还抢了巧娘的衣裳首饰,那丫头现在还哭哭啼啼的呢。”
朱氏一脸怨愤。
薛仁义越听越心惊,这还是他认识的薛曼娘吗?!
“你确定一切都是曼娘做的?!会不会是被黄山哄骗了?!”
黄山这个人,薛仁义虽没打过照面,但是听曼娘姐弟几个提过,当初他们进京时薛仁德已经入土为安了,丧事就是这个黄山操办的,听说他同薛仁德交情甚笃,若真是他搞得鬼那就有些棘手了,毕竟这人能在汴京安家落户,定有些人脉关系,自己一家外来户,欺负欺负无人可依的孩子还行,对上黄山,他不由有些心怯。
一时间薛仁义眉头紧皱。
“是不是被哄骗了暂且不知,但那黄山摆明了要替曼娘她们做主,且租赁文书都签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呀!”
朱氏六神无主,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家男人。
“看我有什么用,咱们只管咬死了不搬,把那租客搅黄了,来一个搅一个,来两个搅一双,我还不信了,他们还能把咱们抓起来不成!”
薛仁义一脸愤恨。
“还真能!那姓黄的说租客是官身!”
朱氏生无可恋道。
……
所谓民不与官斗,无论何时都是真理,先前在薛家庄时,别说是官老爷了,就是在衙门做个衙役,出了门都能吆五喝六的装大爷,更别说是正经官身了。
“说是在太…什么寺任职的,还说那小郎君在开封府当衙役,若是咱们不搬,就抓了咱们去吃牢饭。”
说到吃牢饭,朱氏忍不住一哆嗦。
薛仁义闻言一颗心沉到了谷底,看来这黄山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压根不给他们赖着不走的机会。
“她爹……”
朱氏看着自家男人脸色阴沉的模样,心里不安的很。
“你先回去,待会儿我下工回去再说。”
薛仁义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法子,又怕出来的太久东家不满,只能先打发朱氏回去。
朱氏无法,一步三回头的,忧心忡忡的回了甜水巷,进了巷子,赵婆子的叫骂声又引得一些左邻右舍探头探脑的,看到朱氏,众人交换了个神色,三五扎堆儿对着她指指点点的。
“先前那李娘子眼高于顶,向来看不上咱们,还以为这朱娘子是个好的,不想也是个黑心肝儿的,你看曼娘姐弟的模样,显然平日没少被苛待。”
“可不是,先前天冷的时候,曼娘日日搬着木盆往汴河浣衣,我就说这薛家二房的都不是什么好人,你看,这就应验了吧!”
“可怜几个孩子了,如今这薛家二房鸠占鹊巢,曼娘几个爹死娘改嫁,也没个撑腰的人,往后日子可怎么过呦。”
“旁的不说,以后咱们可得离这朱氏远一些,谁知道会不会算计咱们。”
“正是这个理儿,只是昨日她还问我借绣线,你说她会不会昧了去不还我呀!”
“难说,这种人……啧啧……”
几个妇人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审视的目光落在朱氏身上,让她如芒刺在背般,浑身不自在的很,旁人的议论更是让她脸上臊的慌。
维持了这么久的好人设,说崩就崩,往后还如何在这巷子生活!
朱氏不敢回头,也不敢同这群妇人对视,自顾自的缩着脖子低着头急步往自家奔去。
“仁义可有法子?!”
见朱氏进门,骂的口干舌燥的赵婆子同薛老爷子迫不及待的迎了过去。
朱氏摇摇头:“她爹说等下工了再说,儿媳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没什么好办法。”
被外头妇人议论的羞恼还在脸上,对上公婆的询问,朱氏心里越发烦躁。
“要什么法子,就听我的,打死不搬,我还不信他们真敢把咱们抓走,咱们可是良民,就算他是当官儿的又如何,还能徇私枉法不成。”
满腹恼恨的赵婆子自顾自的叫嚷着,难得还说了个成语,这是她听自家孙子说的,应该是这么用的吧。
对比自家婆娘的无知,薛宝泉却是忧心忡忡的,他一个平头百姓,拿什么同官家人叫板,且这房子到底不是他们的,做不到理直气壮。
一时间他绝望不已,大半年的筹谋就这么付水东流,让他不甘的很。
若是就这么低了头搬出去,再回来可就难了。
这么好的宅子,怎么就不能是自家的呢。
薛宝泉下意识的环顾四周,心里越发不舍。
要是大房的几个孩子都不在了就好了。
这种想法一出,薛宝泉心里猛地一惊,一脸心虚的看向赵婆子朱氏,见没人注意他,不由猛松一口气,但想要几人消失的念头却是再也遏制不住。
“朱娘子?!在家不在?!”
这头儿院里几人正各怀心事,院门突然被敲响了。
朱氏一激灵,竟然是王婆子。
“王婶子,你怎么过来了?!”
朱氏一脸不自然的迎了过去。
“你还好意思说,上午说了下晌给我信儿,我从吃了午食开始等,这都申时初了,还不见你的人影,那董家还巴巴等着呢,到底成不成你们给个准话,也好让我给董家交差啊!”
王婆子耷拉着脸,一脸不悦的抱怨道,乡下人就是乡下人,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住,还要她三请四催的,真是恼人的很,若不是看在董家给的谢礼够厚,眼下也没有旁的合适人选,她才不会多跑这一趟。
听了王婆子的抱怨,朱氏心里越发煎熬,好好的宅子马上住不成了,煮熟的鸭子也要飞了,这都是薛曼娘的错,若是她乖乖的死了,一切不都迎刃而解了。
“王婶子,劳烦你去告诉董家,这人只怕送不过去了。”
朱氏话说着,心都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