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胡搅蛮缠-《汴京小户女》

  曼娘不卑不亢的,丝毫不见慌乱,反而让众人都冷静下来。

  “正是这个理儿,人家姑娘都让你们免费尝了,若是接受不了价格扭头走就是了,何必口出恶言,同一个小姑娘过不去。”

  一旁的赵氏帮腔道。

  此话一出,几个诋毁曼娘的妇人眼神闪烁着,灰溜溜的挤出了人群。

  而其他人也有些不好意思。

  “罢了,姑娘,给我来上半斤。”

  那憨厚的中年汉子咬咬牙,平日省吃俭用的,日子过得如死水般,肉食卤味不舍得买,平日连个下酒菜都没有,这花生轻,半斤有不少呢,每日吃上三五粒,能吃好久,算下来也划算。

  “好嘞,大叔,你拿好了。”

  曼娘熟练的叠好油纸,用买来的小秤秤了,秤杆高高的,一看就不止半斤,递给那汉子的同时又抓了一小把花生酥。

  “给大叔甜甜嘴儿。”

  曼娘注意到这汉子只捡了炒花生吃,加上他又是自己第一个顾客,所以给他些搭头,感谢他带头购买。

  “好嘞好嘞~多谢姑娘。”

  那汉子一脸惊喜的,小心的把那花生酥揣进怀里,家里还有孩子,刚好带回去让她们尝尝。

  有了第一个顾客,其他人也有些跃跃欲试,只是都是普通人家,二十文的确是不便宜,若是在这集市上买菜,能买一竹篮了。

  最后众人嘟囔着,都散了去,还是第一个发声的精明妇人有些不甘心,见众人都走了,眼珠子一转,凑到了曼娘跟前。

  “丫头,你看婶子是诚心想买,不如你便宜些,一斤二十五文如何,那粮油铺的花生我问过,一斤才十五文,你在加香料,最多也不过五文,婶子也不是不让你赚钱,你卖一斤能赚五文呢,不少了。”

  此话一出,把曼娘气笑了:“婶子,敢情那人力不要钱,我家的柴也是大风刮来的,账不是这么算的,咱们薛记炒货童叟无欺,价格都是统一的,一斤四十文,你若是要,我就给你秤,若是不要咱们也别浪费口舌。”

  “嘿,你这小丫头怎么说话呢,这送上门的钱都不要,唤了你家爹娘来,看看生意是不是这么做的。”

  那精明妇人见曼娘不松口,瞬间来了劲儿,端着长辈的派头想要教训她。

  “我爹娘都入土为安了,婶子只怕见不到了,我自家的生意怎么做都不用旁人指手画脚。”

  曼娘冷眼讥讽,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她也悟出一个真理,什么顾客至上那是针对普通人,若是遇上胡搅蛮缠的,就应该快刀斩乱麻,赶紧打发了,省得继续纠缠影响生意。

  此话一出,那妇人一愣,一来想不到这姑娘竟然没有父母,二来没想到她如此决绝,送上门的生意都不做。

  眼见两人的动静引的路人频频侧目,特别是一听这姑娘没有父母,众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好像她欺凌弱小一般,让她不自在的很。

  “我不买还不成。”

  精明妇人嘟囔一句,迅速扭头挤进了熙攘的人流中不见了踪影。

  曼娘轻吁一口气,好在没有继续纠缠。

  眼见生事的人走了,慧娘也是大松一口气。

  她哪里见过这种阵仗,还以为做生意很容易,哪想到刚开始就给她了个当头喝棒。

  “姐~”

  慧娘一脸后怕。

  “怕什么,咱们开门做生意,清清白白的,既没偷又没抢的,惧她做甚。”

  曼娘安抚了妹妹一番,就又开始了新一番的招揽。

  只是如她所料,几人卖力招揽了一上午,就卖出去了三四份。

  反倒是隔壁的赵氏,带的七八罐酱菜都见了底。

  眼见太阳升到了头顶,热闹了一上午的集市人越来越少,慧娘看着自家大半筐的炒货,心急如焚。

  耗了一个上午,就卖出去几份,春日天黑的又早,为了不摸黑赶路,只怕要早早回去,如此一来满打满算不足三个时辰就该回去了,这花生还有这么多,总不能再提回去吧。

  “为何不能,今日本就是来买毛嗑跟山楂的,卖炒货只是其次,加上这集市上的人同咱们的客户定位不符,卖不出去也不稀奇。”

  曼娘耐心同妹妹解释了什么叫客户定位,来之前也是兴高采烈的,觉得以自己的水平这炒花生定会大卖,也是到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普通市井人家,宁愿花这钱买两斤猪肉改善伙食,也不舍得买零嘴儿。

  “就如那日你去福缘斋一般,可舍得花几十文买一包点心?!”

  见妹妹一知半解的模样,曼娘举例道。

  “那自然不舍得,在福缘斋买点心的钱能扯几尺细棉布了。”

  慧娘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姐的意思,她心里好受了不少。

  “待回了城,大姐自有销路,走吧,收拾收拾,眼看午时了,集市也快散了,下晌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也没必要耗着,去转一圈,看有没有卖毛嗑跟山楂的,若是有就买上一些,若是没有咱们就打道回府。”

  再等下去也卖不了多少,反正这东西又放不坏,有这功夫在这里白等,还不如早些回去再炒上一些。

  慧娘点点头,唤了一旁坐在小凳子上支着头打瞌睡的元宝。

  “你们可是想逛一逛?若是放心不妨把东西放我这里,我这酱菜还剩一些,我想再等一等。”

  一旁的赵氏刚刚听曼娘说她们父母早亡,满眼怜惜,又见她们没卖出去几份,更是替她们心焦不已。

  此刻见曼娘准备背竹筐,又听她们说要逛集市,忙提议道。

  “有什么不放心的,那就劳烦婶子帮忙看一会儿,我们去去就来。”

  曼娘脸上一喜,虽然不过十来斤,但背来背去的也沉的慌。

  姐弟几个把东西归置好放在赵氏摊位旁边,就无事一身轻的开始逛集市,临近午时,集市上的人少了一大半,此时逛起来丝毫不显拥挤。

  穿过卖吃食的食摊,曼娘几人直奔卖菜的商贩,这摆摊也有讲究,多半是卖菜的同卖菜的一起,卖吃食的同卖吃食的一起,如此逛起来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