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救命恩人-《汴京小户女》

  这一晃就是十来年,这些年他面上是声名狼藉的浪荡子,整日混迹于勾栏瓦舍,内里却是不动声色的发展自己的人脉,开自己的铺子。

  如今这汴京城的酒肆食阁,布庄首饰铺,他样样都有涉猎,其中不乏生意红火的,就算此时脱离董家,他带着母亲,也能过的很好。

  只是母亲始终觉得董家就是自己的家,董兴是她的夫君,是他的父亲,人怎么能抛家弃父呢。

  好在这次的遭遇让母亲后怕之余渐渐清醒过来了,这段时日会不经意的提起,往后若是他娶了媳妇儿,要亲自给她们带孩子,这让董思林心里安定了几分。

  若还在董家,她一个妾室,哪里轮到她带孩子,看样子经此一遭母亲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想到这里,董思林轻松了几分。

  “那日救你母亲的恩人可寻到了?!”

  两人拉扯了几句董家的事,吴立话题一转,提到了月娘被救那日出现的姑娘。

  听月娘说那日她被人蒙了眼睛缚了手脚拖进暗巷里,本是昏迷状态,却突然清醒,就呜咽着求救,不想被那恶人掩住了口鼻,慌乱中她听到前头有脚步声传来,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她用力的咬了那人一口,这才正挣扎着唤出一句救命。

  哪料来人仿佛怕惹到麻烦,她刚唤完就听到那人急奔而逃的脚步声,让她一颗心如坠冰窟般,正在她心下绝望之时,就听到那人尖利的呼救声。

  接着巷子里的住户就被惊动了,一盏接一盏的灯火亮起,接着有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捂住她口鼻的恶人显然慌了,来不及结果她,就急匆匆的朝暗处奔去,这才留了她一命。

  这段时日月娘每每提到那唤救命的姑娘,都是一脸感激的,她本可以自顾自的跑走,但她出口唤人,就是为了替她挣得一线生机。

  可是后来吴立多方打听,也没有这姑娘的一点消息,让他遗憾不已。

  “没有!”

  说到恩人,董思林也是眉头紧皱,他摇摇头,下意识的摸了摸腰上的荷包。

  里头是个珠花,色泽鲜亮,造型别致。

  这是他在母亲遇险的巷子里找到的,听母亲说救她的是个姑娘,他心下一动,说不定这就是那姑娘的东西,因此就这么随身带着,此时听吴立提起,他无意识的隔着荷包摩挲着那珠花,不知在想什么。

  “罢了,以后你们母子还是小心为上,今日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省得你母亲担心,你母亲爱吃甜食,待会儿我装些花生酥你带回去。”

  吴立话说着,就起身去拿食盒。

  董思林没有阻止,反而继续捏了那盘子里的炒货吃,一颗接一颗的,没一会儿就剩了一堆儿花生壳,他竟还觉得意犹未尽,若是听个曲儿看个戏,来上这么一盘,岂不是惬意的很?!

  “吴叔,你收了多少炒货?才五十斤?那都让我提回去吧,明日我带到听雨轩去,给那些听曲儿的加个零嘴儿。”

  董思林拍拍手上的残渣,摆脱了刚刚的散漫,一提到做生意,立马认真起来。

  听雨轩是他开的酒楼,不止听雨轩,还有弄梅园,醉仙楼,墨香阁,都是他自己的生意,分别是戏园,食阁,茶楼,一一算过去,这五十多斤压根不够分。

  “你收走了,我卖什么?!”

  吴立脖子一梗,这是他刚谈下的合作,自己还没吃上呢,就眼巴巴的给他送来了,结果他连吃带拿的,当真可恶的紧。

  “让那姑娘再送啊!”

  董思林往自己嘴里扔了个花生,翘着二郎腿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

  “说的倒轻巧。”

  吴立嘟囔着,倒是没有反对,罢了,看那姑娘衣衫俭朴,显然家中并不宽裕,自己多买些,说不定能让她日子好过些。

  骂骂咧咧的目送那个披头散发的浪荡子身着锦衣,却背着个竹筐招摇过市,吴立表示压根没眼看。

  如今桑家酒肆没了花生,他又同那薛姑娘约定了过两日送一百斤过来,他倒也不急,悠哉悠哉的等着曼娘送货。

  他哪里知道曼娘这两日在家快把锅铲抡冒烟儿,哪里知道姐弟几个累的胳膊都肿了,更不知道的是,董思林带着那一竹筐的花生,交给了听雨轩的掌柜,不过短短一日就卖光了。

  初始董思林先是让听雨轩的李掌柜每桌的客人都送上一茶碟的花生,一茶碟不过七八颗,若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