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斯敦港的晨光穿透云层时,一艘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 yacht 悄然驶入泊位。甲板上,石松穿着深灰色风衣,手里提着一个古朴的青铜匣子,身形比上次见面时更显消瘦,唯有眼神依旧锐利。娜美带着柳生静云早已在码头等候,周围的安保人员伪装成码头工人,暗中形成三层警戒圈——自“海神之矛”计划暴露后,联盟对核心人员的保护已提升至最高级别。
“父亲。”娜美上前接过青铜匣子,入手沉甸甸的,匣身刻着与星钥相似的螺旋纹路。
“这里面是‘远古共鸣器’。”石松咳嗽两声,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当年我在西藏的遗迹里找到的,能解析守护者的意识波动——百慕大深渊的守护者不是实体,是由能量和意识构成的‘守门人’,没有共鸣器,你们靠近遗迹三公里就会被能量冲击波摧毁。”
柳生静云伸手触碰匣身,指尖传来微弱的震颤:“这纹路和星钥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应该是同一时期的造物。”
石松点头:“远古文明把‘钥匙’(星钥)、‘翻译器’(共鸣器)、‘防御网’(遗迹)拆分成三部分,就是为了防止被单一势力掌控。对了,匣子底层有我整理的遗迹笔记,里面记着西藏那处遗迹的大致坐标,等解决完百慕大的事,那里会是最后一个防御节点。”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码头时,十三妹的通讯突然接入:“娜美,‘海蜘蛛’抓到人了!伪装成科研人员的艾伦,刚才试图用微型硬盘拷贝星钥数据,被安保部当场控制,现在正在审讯。”
娜美眼中寒光一闪:“带我们去情报总部,我要亲自审。”
联盟情报总部的审讯室里,艾伦坐在防弹玻璃后,脸色苍白却仍在狡辩:“我只是想研究星钥的纹路结构,没有恶意!”
十三妹将一叠证据甩在桌上——艾伦与“海神之矛”的加密通讯记录、藏在钢笔里的微型窃听器、还有他在麻省理工参与反物质武器项目的档案。“别装了,”十三妹语气冰冷,“你上线是谁?‘海神之矛’在金斯敦还有多少情报点?”
艾伦紧咬嘴唇,拒不配合。这时,娜美推门而入,将星钥的全息投影放在他面前:“你以为美军拿到星钥就能对抗净化者?告诉你,他们连星钥的基础能量逻辑都看不懂。现在给你两个选择:坦白所有情报,联盟可以让你参与民用纹路研究;顽抗到底,你会永远消失在‘深海监狱’里。”
提到“深海监狱”,艾伦的身体明显颤抖——那是联盟关押最高危罪犯的场所,位于海底两千米的人工溶洞,一旦进入,终生无法离开。沉默十分钟后,他终于松口:“我上线是‘海神之矛’的副指挥官戴维斯,在金斯敦有三个情报点,分别藏在唐人街的餐馆、港口的货运公司和科学院附近的咖啡馆。他们的计划是,等我拿到星钥数据后,炸掉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嫁祸给苏联。”
娜美立刻下令:“柳生,带特战小队突袭三个情报点,务必活捉戴维斯;凌云,加强科学院周边的防爆部署,排查所有可疑包裹。”
同一时间,联盟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正传来阵阵欢呼。罗宾戴着全息交互眼镜,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核聚变实验的实时数据:“持续发电120秒!等离子体约束效率达到98%!”
实验室中央,环形聚变装置散发着淡紫色的光晕,能量读数稳定在安全阈值内。负责实验的华裔科学家激动地握住罗宾的手:“多亏星钥解析出的‘磁约束纹路’,我们至少提前两年突破关键瓶颈!再优化三个月,就能实现持续10小时发电,明年就能建成首座民用聚变电站!”
罗宾拿起放在一旁的远古共鸣器,将它与星钥贴合——两者瞬间发出柔和的蓝光,投射出一段三维影像:画面中,一群身披光纹的“人”(远古文明造物)正在调试巨大的能量装置,下方标注着一行纹路文字,经解码器翻译为:“守护者,乃防御网之眼,辨友敌,守中继。”
“这是守护者的基础行为逻辑!”罗宾兴奋地记录数据,“只要我们用共鸣器传递‘友方信号’,就能安全进入百慕大深渊的遗迹,不会触发攻击。”
民生领域的好消息也同步传来。金斯敦新落成的“希望医院”里,六岁的男孩卢卡斯躺在病床上,母亲正握着他的手流泪——三天前,卢卡斯通过量子共振成像仪被查出早期脑部肿瘤,这在以前的联盟,需要远赴美国治疗,现在只需在本地接受微创手术。
“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主治医生拿着三维扫描图,向卢卡斯母亲解释,“医院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是最新款,能精准杀死癌细胞,不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而且所有费用都在全民医保覆盖范围内,不用花一分钱。”
走廊里,排队等待检查的民众看着电子屏上“全民医保覆盖率100%”的标语,脸上满是安心——这是联盟六十余年发展的最好注脚,也是娜美“民生为本”理念的最佳印证。
当金斯敦的行动尘埃落定时,百慕大群岛附近的海域,路飞正带领特战小队进行勘察。“自由号”航母在五十海里外提供支援,舰载机每隔半小时就进行一次低空巡逻。路飞穿着深海作战服,坐在“潜龙-III”的副驾驶位,盯着声呐屏幕:“这里的洋流好乱,声呐探测到下方有个巨大的空腔,应该就是遗迹的入口吧?”
驾驶深潜器的工程师点头:“深度约8000米,空腔直径超过两公里,声呐反馈的纹路信号和马里亚纳海沟的遗迹完全匹配。不过刚才检测到几次微弱的能量脉冲,应该是守护者在‘巡逻’。”
路飞握紧胸前的通讯器:“等罗宾姐的共鸣器调试好,我第一个下去!倒要看看这个‘守门人’长什么样!”
话音刚落,深潜器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上,一个快速移动的阴影正从空腔深处靠近,能量信号强度是之前南极核心的三倍。“是守护者!”工程师立刻操控深潜器上浮,“它好像发现我们了!”
路飞盯着阴影,眼中闪过兴奋:“别慌!我们只是勘察,没带星钥,它应该不会攻击!”果然,阴影在距离深潜器一公里处停下,发出一道柔和的能量脉冲后,缓缓退回空腔深处。
傍晚时分,柳生静云带回了审讯结果:戴维斯已被抓获,“海神之矛”在金斯敦的情报网被彻底摧毁,共缴获12台微型窃听器、3份加密情报和一张美军在加勒比海的核潜艇部署图。娜美拿着部署图,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美军在古巴海域有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距离联盟领海只有150海里。命令‘加勒比之盾’战斗群前往警戒,‘自由号’海试结束后立刻加入,形成双向威慑。”
与此同时,苏联联合极地监测站传来消息:美军在南极留下的探测设备已被找到,里面存储着大量冰下核心的能量数据。联盟与苏联达成协议,由苏联负责销毁设备,联盟则共享部分极地生态数据——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再次以联盟的主动掌控收尾。
深夜,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罗宾将共鸣器与星钥的解析数据传输给娜美。屏幕上,百慕大深渊遗迹的三维模型清晰呈现,核心区域标注着“能量中继站”的字样。石松站在一旁,看着模型,突然开口:“净化者的先锋探测器,已经进入木星轨道了。我们只有三个月时间,必须在它抵达地球前激活百慕大的中继站,否则防御网无法全面启动。”
娜美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通知所有部门,下月初启动‘百慕大探索行动’——海军负责海域封锁,科学院负责技术支持,特战小队负责现场执行。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守护联盟,更要守住人类的未来。”
窗外,金斯敦的灯火如同繁星,映照着这座历经六十余年风雨的城市。联盟的航船,正载着星钥与共鸣器的光芒,朝着百慕大深渊的方向,驶入一场决定地球命运的关键航程。
“父亲。”娜美上前接过青铜匣子,入手沉甸甸的,匣身刻着与星钥相似的螺旋纹路。
“这里面是‘远古共鸣器’。”石松咳嗽两声,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疲惫,“当年我在西藏的遗迹里找到的,能解析守护者的意识波动——百慕大深渊的守护者不是实体,是由能量和意识构成的‘守门人’,没有共鸣器,你们靠近遗迹三公里就会被能量冲击波摧毁。”
柳生静云伸手触碰匣身,指尖传来微弱的震颤:“这纹路和星钥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应该是同一时期的造物。”
石松点头:“远古文明把‘钥匙’(星钥)、‘翻译器’(共鸣器)、‘防御网’(遗迹)拆分成三部分,就是为了防止被单一势力掌控。对了,匣子底层有我整理的遗迹笔记,里面记着西藏那处遗迹的大致坐标,等解决完百慕大的事,那里会是最后一个防御节点。”
就在三人准备离开码头时,十三妹的通讯突然接入:“娜美,‘海蜘蛛’抓到人了!伪装成科研人员的艾伦,刚才试图用微型硬盘拷贝星钥数据,被安保部当场控制,现在正在审讯。”
娜美眼中寒光一闪:“带我们去情报总部,我要亲自审。”
联盟情报总部的审讯室里,艾伦坐在防弹玻璃后,脸色苍白却仍在狡辩:“我只是想研究星钥的纹路结构,没有恶意!”
十三妹将一叠证据甩在桌上——艾伦与“海神之矛”的加密通讯记录、藏在钢笔里的微型窃听器、还有他在麻省理工参与反物质武器项目的档案。“别装了,”十三妹语气冰冷,“你上线是谁?‘海神之矛’在金斯敦还有多少情报点?”
艾伦紧咬嘴唇,拒不配合。这时,娜美推门而入,将星钥的全息投影放在他面前:“你以为美军拿到星钥就能对抗净化者?告诉你,他们连星钥的基础能量逻辑都看不懂。现在给你两个选择:坦白所有情报,联盟可以让你参与民用纹路研究;顽抗到底,你会永远消失在‘深海监狱’里。”
提到“深海监狱”,艾伦的身体明显颤抖——那是联盟关押最高危罪犯的场所,位于海底两千米的人工溶洞,一旦进入,终生无法离开。沉默十分钟后,他终于松口:“我上线是‘海神之矛’的副指挥官戴维斯,在金斯敦有三个情报点,分别藏在唐人街的餐馆、港口的货运公司和科学院附近的咖啡馆。他们的计划是,等我拿到星钥数据后,炸掉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嫁祸给苏联。”
娜美立刻下令:“柳生,带特战小队突袭三个情报点,务必活捉戴维斯;凌云,加强科学院周边的防爆部署,排查所有可疑包裹。”
同一时间,联盟科学院的地下实验室里,正传来阵阵欢呼。罗宾戴着全息交互眼镜,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核聚变实验的实时数据:“持续发电120秒!等离子体约束效率达到98%!”
实验室中央,环形聚变装置散发着淡紫色的光晕,能量读数稳定在安全阈值内。负责实验的华裔科学家激动地握住罗宾的手:“多亏星钥解析出的‘磁约束纹路’,我们至少提前两年突破关键瓶颈!再优化三个月,就能实现持续10小时发电,明年就能建成首座民用聚变电站!”
罗宾拿起放在一旁的远古共鸣器,将它与星钥贴合——两者瞬间发出柔和的蓝光,投射出一段三维影像:画面中,一群身披光纹的“人”(远古文明造物)正在调试巨大的能量装置,下方标注着一行纹路文字,经解码器翻译为:“守护者,乃防御网之眼,辨友敌,守中继。”
“这是守护者的基础行为逻辑!”罗宾兴奋地记录数据,“只要我们用共鸣器传递‘友方信号’,就能安全进入百慕大深渊的遗迹,不会触发攻击。”
民生领域的好消息也同步传来。金斯敦新落成的“希望医院”里,六岁的男孩卢卡斯躺在病床上,母亲正握着他的手流泪——三天前,卢卡斯通过量子共振成像仪被查出早期脑部肿瘤,这在以前的联盟,需要远赴美国治疗,现在只需在本地接受微创手术。
“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主治医生拿着三维扫描图,向卢卡斯母亲解释,“医院的质子重离子治疗设备是最新款,能精准杀死癌细胞,不会影响孩子的脑部发育。而且所有费用都在全民医保覆盖范围内,不用花一分钱。”
走廊里,排队等待检查的民众看着电子屏上“全民医保覆盖率100%”的标语,脸上满是安心——这是联盟六十余年发展的最好注脚,也是娜美“民生为本”理念的最佳印证。
当金斯敦的行动尘埃落定时,百慕大群岛附近的海域,路飞正带领特战小队进行勘察。“自由号”航母在五十海里外提供支援,舰载机每隔半小时就进行一次低空巡逻。路飞穿着深海作战服,坐在“潜龙-III”的副驾驶位,盯着声呐屏幕:“这里的洋流好乱,声呐探测到下方有个巨大的空腔,应该就是遗迹的入口吧?”
驾驶深潜器的工程师点头:“深度约8000米,空腔直径超过两公里,声呐反馈的纹路信号和马里亚纳海沟的遗迹完全匹配。不过刚才检测到几次微弱的能量脉冲,应该是守护者在‘巡逻’。”
路飞握紧胸前的通讯器:“等罗宾姐的共鸣器调试好,我第一个下去!倒要看看这个‘守门人’长什么样!”
话音刚落,深潜器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上,一个快速移动的阴影正从空腔深处靠近,能量信号强度是之前南极核心的三倍。“是守护者!”工程师立刻操控深潜器上浮,“它好像发现我们了!”
路飞盯着阴影,眼中闪过兴奋:“别慌!我们只是勘察,没带星钥,它应该不会攻击!”果然,阴影在距离深潜器一公里处停下,发出一道柔和的能量脉冲后,缓缓退回空腔深处。
傍晚时分,柳生静云带回了审讯结果:戴维斯已被抓获,“海神之矛”在金斯敦的情报网被彻底摧毁,共缴获12台微型窃听器、3份加密情报和一张美军在加勒比海的核潜艇部署图。娜美拿着部署图,立刻召开军事会议:“美军在古巴海域有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距离联盟领海只有150海里。命令‘加勒比之盾’战斗群前往警戒,‘自由号’海试结束后立刻加入,形成双向威慑。”
与此同时,苏联联合极地监测站传来消息:美军在南极留下的探测设备已被找到,里面存储着大量冰下核心的能量数据。联盟与苏联达成协议,由苏联负责销毁设备,联盟则共享部分极地生态数据——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再次以联盟的主动掌控收尾。
深夜,科学院的实验室里,罗宾将共鸣器与星钥的解析数据传输给娜美。屏幕上,百慕大深渊遗迹的三维模型清晰呈现,核心区域标注着“能量中继站”的字样。石松站在一旁,看着模型,突然开口:“净化者的先锋探测器,已经进入木星轨道了。我们只有三个月时间,必须在它抵达地球前激活百慕大的中继站,否则防御网无法全面启动。”
娜美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通知所有部门,下月初启动‘百慕大探索行动’——海军负责海域封锁,科学院负责技术支持,特战小队负责现场执行。这一次,我们不仅要守护联盟,更要守住人类的未来。”
窗外,金斯敦的灯火如同繁星,映照着这座历经六十余年风雨的城市。联盟的航船,正载着星钥与共鸣器的光芒,朝着百慕大深渊的方向,驶入一场决定地球命运的关键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