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

  突厥人已经冲到了近前!

  多弥可汗在高坡上看到这一幕,嘴角的轻蔑更甚。

  “陌刀军!”

  尉迟宝琳发出一声震天怒吼。

  “进!”

  下一秒,突厥骑兵的洪流,狠狠地撞上了这堵钢铁城墙!

  “杀!”

  尉迟宝琳一马当先,手中的陌刀划出一道残忍的弧线。

  没有华丽的招式,只有最有效的劈砍!

  “噗嗤!”

  冲在最前面的一个突厥百夫长,连人带马,被这一刀直接劈成了两半!

  鲜血与内脏爆开,染红了尉迟宝琳的铠甲,让他看起来如同地狱里爬出的恶鬼。

  “痛快!”

  他大笑一声,反手又是一记横扫。

  陌刀长达一丈,横扫之下,数匹战马的马腿应声而断。

  战马悲鸣着倒地,将背上的骑兵重重甩了出去,瞬间就被后续的友军踩成了肉泥。

  这只是一个缩影。

  刀锋过处,人马俱碎!

  突厥人引以为傲的冲击力,在这堵刀墙面前,脆弱得像纸一样。

  他们引以为傲的骑术,在这片刀林之中,根本没有闪躲的空间。

  一个突厥兵眼睁睁看着自己身旁的同伴被一刀两断,战马的头颅飞上了半空,那股视觉冲击力让他肝胆俱裂。

  “魔鬼!他们是魔鬼!”

  他发出惊恐的尖叫,下意识地想要勒马后退。

  然而,他退不了。

  他身后,是潮水般涌来的同伴,他身前,是不断收割生命的刀锋。

  他们想象中摧枯拉朽的碾压没有发生,反而是一头撞进了地狱。

  这是一群披着人皮的怪物!

  阵型前端开始混乱,开始崩溃!

  秦怀道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变化。

  机会来了!

  “大唐骑兵!”

  他高举手中的长槊,声如奔雷。

  “随我冲锋!”

  “为了大唐!”

  突厥人的阵型,在陌刀军和骑兵的双重打击下,彻底崩溃了。

  高坡之上,多弥可汗脸上的笑容早已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惊骇。

  怎么会这样?

  这不是真的!

  看着那面代表大唐的旗帜在自己的军阵中横冲直撞,多弥可汗的心彻底凉了。

  跑!

  必须跑!

  他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准备逃离这个让他永生难忘的噩梦之地。

  然而,他刚一动,一道锐利的目光就锁定了他的王旗。

  “多弥休走!”

  秦怀道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只见秦怀道一马当先,朝着多弥可汗的方向狂飙而来。

  几个忠心护主的突厥亲卫嘶吼着冲上来阻拦,却被他一槊一个,干净利落地挑飞。

  “拦住他!给本汗拦住他!”

  多弥可汗吓得魂飞魄散,拼命地抽打着身下的战马。

  但他的宝马,又如何快得过秦怀道胯下经过程处辉精心改良的战马?

  距离,在飞速拉近!

  秦怀道眼神冰冷,手中长槊猛地向前一送!

  “不!”

  多弥可汗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绝望的惨叫,就被一股巨力捅穿了后心,整个人被顶下了马背。

  秦怀道翻身下马,没有丝毫犹豫,拔出腰间的横刀,手起刀落。

  一颗满脸惊恐的头颅冲天而起。

  他一把抓过那颗头颅,高高举起,用尽全身力气怒吼。

  “东突厥多弥可汗已死!”

  紧接着,他挥刀斩断了那面象征着突厥王权的狼头大旗。

  战场上,尉迟宝琳正杀得兴起,一刀将一个突厥鹰将的脑袋砍飞,听到秦怀道的吼声,也跟着举起手中的陌刀,放声狂笑。

  “可汗已死!降者不杀!”

  “可汗已死!降者不杀!”

  三千陌刀军,数千唐军骑兵,齐声怒吼,声浪汇聚在一起,彻底击溃了突厥人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

  王旗倒了,大汗死了。

  还打什么?

  剩下的突厥兵扔下武器,哭喊着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战斗,结束了。

  秦怀道下令,按照程处辉战前的约定,开始收拢俘虏。

  一个书记官在旁边飞速记录。

  “军师有令,所有男性俘虏,全部押往煤山挖煤,终身劳作!”

  “所有女性俘虏,登记造册,赏赐给有功将士或无妻的汉家男儿为妾!”

  “所有孩童,十岁以下送入学堂,学习汉话,十年后视其心性再做定夺。十岁以上,送往各处工坊做工!”

  一条条命令被清晰地传达下去。

  ……

  五日后。

  长安城。

  “幽州大捷!幽州大捷!”

  “秦将军三千破三万,阵斩东突厥多弥可汗!”

  信使的吼声,瞬间点燃了整个长安城。

  街道上的百姓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

  “赢了?我们赢了?”

  “三千破三万?真的假的?这也太神了吧!”

  “哈哈哈哈!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

  太极殿,李世民正与群臣议事,听到殿外传来的喧哗,微微皱眉。

  很快,信使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高举着一份战报和一个木盒。

  “启禀陛下!幽州八百里加急!大捷!”

  “秦怀道、尉迟宝琳等将军,率军三千,于幽州城外大破东突厥三万铁骑,阵斩敌酋多弥可汗!”

  所有大臣都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三千?破三万?

  还把可汗的脑袋给带回来了?

  这……这是在讲神话故事吗?

  李世民也是心头一震,快步走下龙椅,亲自接过战报和木盒。

  他打开战报,那一个个熟悉的年轻名字映入眼帘,那一个个辉煌的战果让他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他又打开木盒,看到了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

  “好!”

  李世民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

  “好!好!好啊!”

  “秦爱卿,尉迟爱卿,你们生了几个好儿子啊!虎父无犬子!真乃我大唐的麒麟儿!”

  满朝文武也反应过来,纷纷跪地高呼。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到战报上,落在了“军师程处辉”这几个字上。

  脸上的狂喜,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秦怀道、尉迟宝琳、李德奖……这些将门之后,大唐未来的顶梁柱,如今,都紧紧地团结在那个小混蛋的身边。

  他们听他的,信他的,为他冲锋陷阵。

  李世民心中涌起一股骄傲,也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楚。

  他却无奈他们追随程处辉而非自己儿子。

  程处辉正躺在院子里的摇椅上,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好不惬意。

  幽州大捷,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他这个幕后军师,除了刚开始费了点脑子,后面基本就是躺赢。

  “圣旨到!”

  尖细的嗓音划破了府内的宁静。

  程处辉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倒是程咬金和程母急匆匆地从正堂迎了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监拉长了调子,开始宣读圣旨。

  “臣,接旨!”

  程咬金替院子里的儿子接了旨,脸上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