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裂痕-《官道红颜:她们助我一路升迁》

  深城,一架湾流G650私人飞机,平稳地降落在宝安国际机场。

  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是一个由十几人组成的华尔街经营团队。

  领头的是美国最顶级的投资银行,高盛tmt(科技、媒体和通信)部门的全球联席主管,一位名叫大卫·费舍尔的犹太裔银行家。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来自红杉资本、KKR、老虎环球基金等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合伙人。

  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

  拜访大江创新的创始人,汪韬。

  “汪先生,”在大江创新那充满了极客风格的会议室里,大卫·费舍尔开门见山,脸上带着华尔街精英特有的那种,自信而又充满了侵略性的微笑,

  “我们今天来,是代表我们背后的投资人,向您提出一个双赢的合作方案。”

  他将一份《私募融资及Ipo上市方案》推到了汪韬的面前。

  方案的内容,极其诱人:

  1. pre-Ipo轮私募融资:由高盛牵头,联合红杉、KKR、老虎环球,共同,对‘大江创新’,进行一轮,总额为20亿美金的pre-Ipo轮私募融资。

  本轮融资,对大江创新的投后估值,将达到惊人的500亿美金!这个估值将使大江一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公司。

  2. 纳斯达克Ipo上市:在本轮融资完成后,高盛将作为主承销商,在六个月内帮助大江创新完成在美国纳斯达克的Ipo上市。

  保守估计,届时大江创新的上市市值,将有望突破1000亿美金。汪韬以及他的创始团队,将在一夜之间获得数百亿美金的财富。

  3. 全球战略合作:在完成上市后,我们将利用我们在全球的资源网络,帮助大江创新与苹果、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建立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

  推动大江创新的无人机技术,深度集成到未来的智能汽车、智慧城市等生态系统中去。那将是一个,比消费级无人机大数倍的市场。

  这份礼物,诱人至极。

  汪韬静静地听着,那张隐藏在黑框眼镜后面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他那放在桌子底下,微微攥紧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费舍尔先生,”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你们的方案确实很诱人。但是我想知道,你们的条件是什么?”

  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很简单。”大卫·费舍尔笑了。

  “我们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

  他将另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那是一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建议书》。

  “我们建议,”他指着建议书的核心条款,“在完成本轮融资后,大江创新的董事会,需要进行重组。我们将提名三位,独立的董事加入你们的董事会,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进行全球化合规运营。”

  “同时,”他的声音,变得无比清晰,“我们认为大江创新,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全球化公众公司,其技术路线,应该保持开’和中立。”

  “我们建议,贵公司应该终止与启明联盟合作。”

  “当然,”他看着汪韬,脸上露出微笑,“我们并不反对,你们继续与江南之芯,进行纯粹的商业采购。但是标准必须是我们cSA联盟的matter标准。”

  这才是他们今天来真正的目的。

  他们要用资本的糖衣炮弹,将汪韬这艘启明联盟里,技术最强的主力战舰,从林远的舰队中,策反出去。

  与此同时,佛城,dm集团总部。

  李俊峰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他的面前坐着的是几个他亲自从华心科技挖来的原核心技术骨干。

  这些人当初都是因为对燕家买办路线的失望,和对李俊峰个人魅力的信服,才毅然决然地选择背叛旧主,投奔dm。

  而今天他们来却是来告状的。

  “李总,”领头的一位,曾在华心担任研发总监的中年男人,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不甘,“我们……我们干不下去了!”

  “怎么回事?”李俊峰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还不是江南之芯那帮人!”另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我们按照您和林董的指示,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才把第一版适配启明oS的驱动程序,给写了出来。”

  “结果呢?今天早上,我们把代码提交到他们的开源社区。不到半小时,就被汪韬手下的一个小组长,给全盘驳回了!”

  “他说什么?”他学着对方那傲慢的语气,“他说,‘你们这代码写的是什么垃圾?逻辑混乱,冗余太多,完全不符合我们的开发规范!拿回去重写!’”

  “李总,您是搞技术的,您来看看!”研发总监将笔记本电脑,转向了李俊峰,

  “我们的代码,虽然可能,在所谓优雅性上,确实比不上他们那些天才。但是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我们是经过了上百万台空调验证的!”

  “而他们,那套所谓的开发规范,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为了追求所谓的性能和简洁,牺牲了大量的容错和纠错机制!这种代码,一旦跑到我们几千万台的设备上,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这已经不是技术路线的分歧了!”另一个工程师,愤愤不平地说道,“这根本就是歧视!他们那帮人,从骨子里就看不起我们这些人。”

  “李总,当初我们是冲着您,冲着林董那番共建生态的理想才来的。可现在呢?我们感觉,自己就像是二等公民,干着最累的活,却还要受他们的鸟气!”

  “您要是再不给我们做主,我们……我们这帮兄弟,就只能集体辞职了!”

  这番哭诉,让李俊峰的心也悬了起来。

  他知道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启明联盟,这个看似团结一心的联合舰队,其内部已经开始产生裂痕了。

  而当晚林远,也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郑宏图书记亲自打来的。

  “小林,”郑书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你现在立刻停止,所有关于金海工程的竞标工作。”

  “什么?”林远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书记!为什么?!我们……我们不是已经……”

  “没有为什么。”郑书记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这是命令。”

  “我只能告诉你,”他的声音,压得极低,“风头太盛了,已经让一些人感到不安了。”

  “有人已经在上面告了你的状。”

  “说你不好好搞自己的主业,却打着国家标准的旗号,到处合纵连横,试图绑架整个行业,搞独立王国。”

  “上面的意思是让你先停一停,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

  “嘟……嘟……嘟……”

  电话,被挂断了。

  林远,握着那早已没了声音的听筒,久久没有说话。

  捧杀、离间、釜底抽薪……

  三路大军,在同一时间,从资本、人性、政治三个维度,对启明联盟发动了饱和式攻击。

  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

  刚刚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启明联盟,瞬间就陷入了成立以来最黑暗的时刻。

  当天深夜,联盟的紧急视频会议再次召开。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李俊峰,将自己后院起火的窘境和盘托出。

  汪韬也没有隐瞒,将华尔街开出的条件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而林远,则将那通来自郑书记的警告电话,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所有人。

  当所有的坏消息,都汇集到一起时。

  整个联盟的士气,几乎降到了冰点。

  “完了……全完了……”祝总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内有分裂,外有强敌,现在,连上面,都不支持我们了。我们……我们还拿什么,跟人家斗?”

  “我早就说过,”汪韬的声音,冰冷如铁,他似乎并没有将华尔街的橄榄枝,放在心上,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错了。”

  “它就不应该是一个大杂烩。”

  “技术就应该由最懂技术的人来主导!商业,就应该无条件地为技术服务!”

  “现在倒好,一群连代码都看不懂的商人,和一群只知道稳定压倒一切的官僚,对我们的工作指手画脚!这样的联盟有什么前途?”

  他的这番话,虽然刺耳,却也让李俊峰和祝总,都无从反驳。

  分裂,在这一刻,被彻底地,摆上了台面。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聚焦到了林远的身上。

  等待着他做出决定,是向现实妥协,解散这个本就不该存在的乌托邦?

  还是逆天而行,打一场毫无胜算的保卫战?

  林远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视频里,那一张张表情复杂的脸庞。

  他缓缓地抬起头,脸上没有任何的沮丧。

  “各位,我承认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但是谁告诉你们,我们就一定要按照他们的剧本来演了?”

  他看着所有人,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让众人目瞪口呆的话。

  “金海工程,我们不玩了。华尔街的钱,汪总你可以去拿。那些降将,李总你想安抚,也可以去安抚。”

  “从今天起,我们启明联盟暂时休战,我们去做一些实事。”

  他将一份文件共享到了所有人的屏幕上。

  文件的标题,只有两个字。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