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外甥朱厚照拜见舅舅!-《武侠诸天从陆小凤开始的加钱剑客》

  太后的话句句在理,让皇帝一时难以反驳。

  他看向陆九渊,只见对方神色平静,既无受宠若惊的谄媚,也无恃功而骄的傲慢,

  只是淡然站在那里,仿佛这场因他而起的风波与他无关一般。

  这份气度,倒让皇帝心中的抵触稍稍减轻了些许。

  太后见儿子神色松动,语气转柔,上前拉住皇帝的手:

  “皇儿,你年纪尚轻,可知这深宫朝堂,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暗流涌动?

  多一位真心护着我们的自家人,多一份倚仗,绝非坏事。

  哀家此举,不仅为报恩,更是为你,为大明江山思虑。”

  她转头看向陆九渊,眼神温暖:“弟弟,这便是你的皇帝外甥。

  今日在慈安宫内,只论家礼。娘亲舅大,我儿该如何?”

  陆老九何等人物,岂会看不出太后此举的深意与皇帝那点心思。

  他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既未行君臣大礼,也未摆舅舅架子,只是对着少年天子略一拱手,语气平和:

  “陆九渊,见过陛下。”

  他顿了顿,看向太后,又补充道,“既是姐姐之意,今日家宴,陆某便僭越了。”

  说罢,往那里一坐,坐在了太后的身边。

  皇帝看着陆九渊,又看看目光坚定的母亲,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再争执下去只会伤了母子情分。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复杂情绪,终究是孝心占了上风,也明白太后所言非虚。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对着陆九渊,有些不自然地,但还是依着太后的意思,认真一拜,低声道:

  “外甥朱厚照拜见舅舅。”

  这一声“舅舅”叫出口,虽略显生硬,却意味着皇家正式承认了这份关系。

  太后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而欣慰的笑容,一手拉着儿子,一手拉着新认的弟弟:

  “好,好!这才是一家人。

  今日之事,出于我意,若有非议,哀家一力承担。

  走,我们姐弟……一家人,好好说说话。”

  太后起身,在前边走,皇帝和陆九渊跟在后面,趁着老娘没注意,皇帝直接揽住陆九渊的肩膀低声怒道:

  “老兄,过分了吧?有功劳筹功劳,封侯拜将无一不可。

  你他娘的居然泡我老娘?”

  陆九渊用眼斜着看他,同样小声说道:“你觉得是喊舅舅比较好,还是喊爹比较好?”

  皇帝的眼珠子瞬间瞪大,怎么也想不到得到的是这样的挑衅,

  不但当我舅舅,还想当我爹,你当你是谁?大秦转轮王么?

  “我是皇帝,你就不怕我杀了你?”

  “我了然一身、无牵无挂,武功天下绝顶,杀你同样是探囊取物。”陆九渊揽住皇帝的肩膀。

  “小子,你娘这么做,是怕你江山不稳,给你找个靠山。

  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荣华富贵在我眼中如尘土。

  这世上能够让我感兴趣的事情不多,欺负欺负皇帝算是一个。”

  陆九渊笑着拍了拍皇帝的肩膀:“在我这里,不要摆什么皇帝的臭架子。

  没什么卵用!

  你只是我外甥而已,娘亲舅大,要守规矩。

  否则我手上这孤鸿剑,杀人利,用来打屁股也极其的顺手。”

  “小外甥,你记住,我跟你娘结拜,不是我占你便宜,而是你们娘俩占了我大便宜了!”

  皇帝被陆九渊这番话噎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自十五岁登基,到现在虽尚未亲政,但何曾被人如此赤裸裸地威胁兼调侃过?

  可偏偏,对方的话虽糙理不糙,尤其是那句功名利禄于我如浮云,配合陆九渊那深不见底的实力和浑不在意的态度,竟让他生不出半点怀疑。

  他猛地甩开陆九渊揽着他肩膀的手,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气急败坏:“你……你放肆!朕乃天子!”

  “天子也是人,是人就有舅舅。”

  陆九渊笑得云淡风轻,“再说了,我这舅舅又不是来抢你江山的,是来帮你镇场子的。

  你娘聪明着呢,有我在,某些想欺负你们孤儿寡母的人,动手之前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

  皇帝沉默了。

  他并非蠢钝之人,太后这番操作的深意,他冷静下来细想便能明白。

  太后可以在皇宫当中被轻易掳走。

  杨廷和虽为托孤重臣,但权柄日重,安家与杨廷和关系密切,安世耿之事已显端倪。

  朝堂之上,波谲云诡,多一个像陆九渊这样的异数作为威慑,确实并非坏事。

  只是……这方式也太过于惊世骇俗,让他这皇帝的脸面一时有些挂不住。

  太后走在前面,虽未回头,但嘴角却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听得见身后两人的低语,心中一块大石稍稍落地。

  她这个弟弟,看似狂放不羁,实则通透无比,三言两语便点破了关键,又视皇权富贵如浮云,能压得住皇帝那股少年意气。

  这步棋,她走对了。

  慈安殿花厅内,早已备好了精致的茶点。三人落座,气氛略显微妙。

  太后亲自给陆九渊斟了杯茶,柔声道:“弟弟,日后在这京城,若有任何需要,尽管来慈安宫寻姐姐。

  外面那些风言风语,你不必理会,自有姐姐替你挡着。”

  “姐姐费心了。”

  陆九渊接过茶盏,并未饮用,只是放在鼻尖轻嗅了一下:“些许跳梁小丑,我还未放在眼里。他们若识趣,大家相安无事;若是不识趣……”

  他没有说下去,但眼中一闪而逝的寒光,那一刹那如山海一般的杀意,让坐在对面的皇帝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背上汗毛差点儿全竖起来。

  太后点头:“姐姐知道你本事大。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心些总是好的。”

  她顿了顿,看向皇帝,“皇儿,你舅舅是世外高人,不慕虚荣,但该有的体面不能少。

  传旨礼部,拟定封号,哀家要风风光光地昭告天下,哀家多了位弟弟。”

  皇帝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太后坚定的目光,又瞥见陆九渊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闷声道:“儿臣……遵旨。”

  陆九渊却摆了摆手:“姐姐,昭告天下就免了。虚名累人,我嫌麻烦。

  你我姐弟之情,心中认可便是最高礼仪。弄得沸沸扬扬,反而让些不相干的人来扰我清净。

  今日之事,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也没资格知道,这样就行。”

  太后微微一愣,随即展颜:“也好,都依弟弟的,你想要什么,只需开口,不必跟姐姐客气。”

  又闲谈片刻,陆九渊便起身告辞:“姐姐,外甥,庄内还有些琐事,我就不多叨扰了。”

  太后也看出他的性情,也不强留,亲自将他送至慈安殿门口,又嘱咐上官海棠好生护送。

  离开皇宫,回到天下第一庄为他准备的别院,上官海棠终于忍不住感叹:

  “陆兄……不,现在该称呼您为国舅爷了?太后娘娘这一手,真是……出乎意料。”

  陆九渊失笑:“什么国舅爷,听着别扭。我还是我,你还是叫我陆兄顺耳些。”

  “是,陆兄。”上官海棠从善如流,眼中却难掩复杂:“经此一事,安家和杨首辅那边,明面上的动作想必会收敛许多。

  只是暗地里的手段,恐怕会更凶险。魔姑那边,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陆九渊笑了起来:“要是没有他们,生活该是多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