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晌后,太子下了学,领着蹦蹦跳跳的阿瑞一起去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太后见两个孙儿来了,脸上堆满了笑,看到虎头虎脑的阿瑞,更是招招手:“快过来,让皇祖母瞧瞧,我们阿瑞是不是又长高了?”
阿瑞欢快地扑到榻边,奶声奶气又故作老成地行礼:“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万福金安!”
逗得太后直乐。太子则规规矩矩地行礼,仪态端方:“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拉着阿瑞的手,摩挲着他柔软的手背,又看看沉稳的太子,眼中满是慈爱。
太后轻轻叹口气,对身边伺候的老嬷嬷道:“唉,说起来,哀家那个小冤家,前几日来信,说是下月就要动身回京了。这一路山高水长的,也不知顺不顺利。”
老嬷嬷笑着宽慰:“太后娘娘放心,大长公主殿下身边得力的人多着呢,必定平平安安的。殿下回来,您也能享享天伦之乐了。”
太子闻言,抬头轻声问:“是姑母要回来了吗?”
他对这位常年不在京中的姑母印象不深,只知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性子…据说颇为刚强。
阿瑞则好奇地眨巴着大眼睛:“姑母?皇祖母,姑母会给我带好吃的吗?”
太后被阿瑞逗笑,点着他鼻尖:“你呀,就知道吃。你姑母呀,脾气大着呢,到时候你可别惹她。”
“皇祖母今天的玉佛手真好看。”
太后被逗得笑眯了眼,她捏了捏阿瑞的小脸:“还是阿瑞眼尖,你长公主姑姑要是在,定要和你抢这玩意儿。”
阿瑞歪头想了想:“长公主姑姑?就是那个会把皇叔的玉佩扔鱼池里的姑姑吗?”
太子轻咳一声:“阿瑞,不可妄议长辈。”
太后不以为意,反而叹了口气:“可不是她么。昨儿你父皇使人来,说长乐公主下月就回来了。”
她顿了顿,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几分复杂,“那丫头,自小在我跟前长大,性子是烈了些,可心眼不坏。”
阿瑞似懂非懂点头,小手无意识绞着腰间的虎头香囊——这是闲王叔郗砚策亲手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被他宝贝得紧。
“那姑姑回来,会陪阿瑞踢蹴鞠吗?”
“她呀,怕是要先去你父皇那里请安咯。”
太后笑着摇头:“当年她执意要嫁去江南,你父皇气得三个月没理她,如今回来,指不定又要掀起什么风浪。”
太子垂眸沉思,长公主是太后唯一的女儿,自小被宠得无法无天,当年因婚事与皇帝闹翻,这一去便是五年。
太子瞥了眼身旁的阿瑞,这孩子虽小,总爱跟在闲王叔身后,倒比自己活得通透些。
与此同时,凤栖宫里,皇后陈令徽接待了一位有些棘手的客人,先帝的淑太妃。
淑太妃欠身道:“妾身今日来,实在是为了一桩心事。您也知道,先帝的十二公主,一直养在妾身跟前,如今也满十五了,到了该相看驸马的年纪。那孩子…性子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妾身这心里,实在是没底啊…”
“皇后娘娘说的是。可老身想着,早定下婚事,也能让她收收心性。您看吏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如何?温文尔雅,学问也好。”
皇后微微蹙眉:“那公子是好,可十二公主前日才把吏部侍郎的朝珠拆了串糖葫芦。”
说得委婉,但在场谁不知道,那位十二公主是个被惯坏了的主儿,刁蛮任性,不懂规矩,闹出的笑话一箩筐。昨日还听说她把御花园的孔雀拔了根尾羽当画笔。
淑太妃噎了一下,无奈笑道:“这孩子……老身也是没法子。”
正说着,扶月进来禀报:“娘娘,十五皇子殿下来了。”
十五皇子郗砚和今年十五,已到了出宫建府的年纪。
“给皇嫂请安,给淑太妃请安。”
皇后点点头:“你来得正好,你十二皇姐的婚事,你也帮着参谋参谋。”
十五皇子挠挠头:“皇姐的性子,怕是得找个会功夫的,不然镇不住她。”
淑太妃被逗笑了:“你这孩子,就知道打趣你姐姐。”
皇后正色道:“建府的事,工部那边已选了址,就在闲王府隔壁。你且安心准备,缺什么尽管跟本宫说。”
她看向淑太妃,“十二公主的事,我再与陛下商议,定能寻个妥当的人家。”
淑太妃起身谢恩,心里暗自叹气,这刁蛮公主的婚事,怕是要让满朝文武头疼了。
皇后端着得体的微笑:“太妃不必过于忧心。十二公主金枝玉叶,天真烂漫正是可爱之处。这挑选驸马是大事,需得陛下和宗正寺仔细斟酌,定会为公主寻一门妥当的亲事。”
她心里明镜似的,这“天真烂漫”的公主,就是个烫手山芋,哪家权贵子弟愿意尚这么个祖宗?但场面话还得说。
送走了李太妃,皇后便召了德妃来商议。德妃听了,神色平静:“十二公主的婚事,确需费心。妾身以为,当从家风清正、门第适中、子弟稳重可靠的家族中挑选。陛下想必也有圣裁。”
两人正说着,皇帝郗砚凛恰好来了凤栖宫。听了皇后禀报,郗砚凛蹙眉。
他对这个妹妹也没什么太多好感,但终究是皇家公主,体面不能丢。
“朕知道了。先让宗正寺拟个名单上来,朕看看再说。至于十五皇子出宫建府的事,也一并办理。”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那性子,也该磨一磨了,府邸规制按例即可,不必过分奢华。”
宫外,闲王府。
王妃江知遥因着身孕,近日愈发嗜睡,午后便沉沉睡去。
侧妃齐云舒是个闲不住的,见王爷不知又溜达到哪儿去,王妃也睡着,便心血来潮,又换上了一身利落的男装,带着个同样扮作小厮的丫鬟,大摇大摆地出门当街溜子。
她蹲在一个卖胡饼的摊子前,看得津津有味,琢磨着这胡麻是怎么撒得那么均匀的,就听身后一声压抑着怒气的低吼:“齐!云!舒!”
齐云舒头皮一麻,慢吞吞回过头,果然看见她爹——礼部尚书齐大人,正吹胡子瞪眼地站在不远处,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穿着官袍的同僚。
齐尚书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礼部官员的体面:“你这身打扮,成何体统!”他忍不住上下打量女儿——这丫头穿男装竟比同龄公子还俊朗,真是气人。
齐云舒笑道:“爹,我这不是看您公务忙,替您出来采买些布料么。”
“胡说!”齐尚书想板起脸,瞥见周围百姓的目光,只得压低声音,“跟我回家!”
齐云舒嘻嘻哈哈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嘟囔着:“爹,您看那糖画多好看,买一个呗?”
齐尚书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又无可奈何。这女儿自小就野,爬树掏鸟窝样样精通,偏生他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打不得骂不得。
齐大人看着自家女儿这副不伦不类的打扮,气得手都在抖,偏偏在大街上,同僚面前,还得保持朝廷重臣的仪态,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声音:“你…你这成何体统!还不快给我回府去!”
齐云舒吐了吐舌头,拍拍衣服站起来,混不吝地拱拱手:“齐大人安好,各位大人安好!小的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拉起丫鬟,一溜烟钻入人群跑了,留下齐尚书在原地,脸色青白交错,还得对同僚挤出一个“家门不幸”的尴尬笑容。
而此时的闲王郗砚策在哪儿呢?他确实觉得府里无聊透顶,王妃睡着,侧妃跑没影了。他眼珠子一转,想起个未成婚前
太后见两个孙儿来了,脸上堆满了笑,看到虎头虎脑的阿瑞,更是招招手:“快过来,让皇祖母瞧瞧,我们阿瑞是不是又长高了?”
阿瑞欢快地扑到榻边,奶声奶气又故作老成地行礼:“孙儿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万福金安!”
逗得太后直乐。太子则规规矩矩地行礼,仪态端方:“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拉着阿瑞的手,摩挲着他柔软的手背,又看看沉稳的太子,眼中满是慈爱。
太后轻轻叹口气,对身边伺候的老嬷嬷道:“唉,说起来,哀家那个小冤家,前几日来信,说是下月就要动身回京了。这一路山高水长的,也不知顺不顺利。”
老嬷嬷笑着宽慰:“太后娘娘放心,大长公主殿下身边得力的人多着呢,必定平平安安的。殿下回来,您也能享享天伦之乐了。”
太子闻言,抬头轻声问:“是姑母要回来了吗?”
他对这位常年不在京中的姑母印象不深,只知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性子…据说颇为刚强。
阿瑞则好奇地眨巴着大眼睛:“姑母?皇祖母,姑母会给我带好吃的吗?”
太后被阿瑞逗笑,点着他鼻尖:“你呀,就知道吃。你姑母呀,脾气大着呢,到时候你可别惹她。”
“皇祖母今天的玉佛手真好看。”
太后被逗得笑眯了眼,她捏了捏阿瑞的小脸:“还是阿瑞眼尖,你长公主姑姑要是在,定要和你抢这玩意儿。”
阿瑞歪头想了想:“长公主姑姑?就是那个会把皇叔的玉佩扔鱼池里的姑姑吗?”
太子轻咳一声:“阿瑞,不可妄议长辈。”
太后不以为意,反而叹了口气:“可不是她么。昨儿你父皇使人来,说长乐公主下月就回来了。”
她顿了顿,眼角的细纹里藏着几分复杂,“那丫头,自小在我跟前长大,性子是烈了些,可心眼不坏。”
阿瑞似懂非懂点头,小手无意识绞着腰间的虎头香囊——这是闲王叔郗砚策亲手绣的,针脚歪歪扭扭,却被他宝贝得紧。
“那姑姑回来,会陪阿瑞踢蹴鞠吗?”
“她呀,怕是要先去你父皇那里请安咯。”
太后笑着摇头:“当年她执意要嫁去江南,你父皇气得三个月没理她,如今回来,指不定又要掀起什么风浪。”
太子垂眸沉思,长公主是太后唯一的女儿,自小被宠得无法无天,当年因婚事与皇帝闹翻,这一去便是五年。
太子瞥了眼身旁的阿瑞,这孩子虽小,总爱跟在闲王叔身后,倒比自己活得通透些。
与此同时,凤栖宫里,皇后陈令徽接待了一位有些棘手的客人,先帝的淑太妃。
淑太妃欠身道:“妾身今日来,实在是为了一桩心事。您也知道,先帝的十二公主,一直养在妾身跟前,如今也满十五了,到了该相看驸马的年纪。那孩子…性子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妾身这心里,实在是没底啊…”
“皇后娘娘说的是。可老身想着,早定下婚事,也能让她收收心性。您看吏部侍郎家的三公子如何?温文尔雅,学问也好。”
皇后微微蹙眉:“那公子是好,可十二公主前日才把吏部侍郎的朝珠拆了串糖葫芦。”
说得委婉,但在场谁不知道,那位十二公主是个被惯坏了的主儿,刁蛮任性,不懂规矩,闹出的笑话一箩筐。昨日还听说她把御花园的孔雀拔了根尾羽当画笔。
淑太妃噎了一下,无奈笑道:“这孩子……老身也是没法子。”
正说着,扶月进来禀报:“娘娘,十五皇子殿下来了。”
十五皇子郗砚和今年十五,已到了出宫建府的年纪。
“给皇嫂请安,给淑太妃请安。”
皇后点点头:“你来得正好,你十二皇姐的婚事,你也帮着参谋参谋。”
十五皇子挠挠头:“皇姐的性子,怕是得找个会功夫的,不然镇不住她。”
淑太妃被逗笑了:“你这孩子,就知道打趣你姐姐。”
皇后正色道:“建府的事,工部那边已选了址,就在闲王府隔壁。你且安心准备,缺什么尽管跟本宫说。”
她看向淑太妃,“十二公主的事,我再与陛下商议,定能寻个妥当的人家。”
淑太妃起身谢恩,心里暗自叹气,这刁蛮公主的婚事,怕是要让满朝文武头疼了。
皇后端着得体的微笑:“太妃不必过于忧心。十二公主金枝玉叶,天真烂漫正是可爱之处。这挑选驸马是大事,需得陛下和宗正寺仔细斟酌,定会为公主寻一门妥当的亲事。”
她心里明镜似的,这“天真烂漫”的公主,就是个烫手山芋,哪家权贵子弟愿意尚这么个祖宗?但场面话还得说。
送走了李太妃,皇后便召了德妃来商议。德妃听了,神色平静:“十二公主的婚事,确需费心。妾身以为,当从家风清正、门第适中、子弟稳重可靠的家族中挑选。陛下想必也有圣裁。”
两人正说着,皇帝郗砚凛恰好来了凤栖宫。听了皇后禀报,郗砚凛蹙眉。
他对这个妹妹也没什么太多好感,但终究是皇家公主,体面不能丢。
“朕知道了。先让宗正寺拟个名单上来,朕看看再说。至于十五皇子出宫建府的事,也一并办理。”
他顿了顿,补充道,“他那性子,也该磨一磨了,府邸规制按例即可,不必过分奢华。”
宫外,闲王府。
王妃江知遥因着身孕,近日愈发嗜睡,午后便沉沉睡去。
侧妃齐云舒是个闲不住的,见王爷不知又溜达到哪儿去,王妃也睡着,便心血来潮,又换上了一身利落的男装,带着个同样扮作小厮的丫鬟,大摇大摆地出门当街溜子。
她蹲在一个卖胡饼的摊子前,看得津津有味,琢磨着这胡麻是怎么撒得那么均匀的,就听身后一声压抑着怒气的低吼:“齐!云!舒!”
齐云舒头皮一麻,慢吞吞回过头,果然看见她爹——礼部尚书齐大人,正吹胡子瞪眼地站在不远处,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穿着官袍的同僚。
齐尚书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礼部官员的体面:“你这身打扮,成何体统!”他忍不住上下打量女儿——这丫头穿男装竟比同龄公子还俊朗,真是气人。
齐云舒笑道:“爹,我这不是看您公务忙,替您出来采买些布料么。”
“胡说!”齐尚书想板起脸,瞥见周围百姓的目光,只得压低声音,“跟我回家!”
齐云舒嘻嘻哈哈地跟在后面,嘴里还嘟囔着:“爹,您看那糖画多好看,买一个呗?”
齐尚书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又无可奈何。这女儿自小就野,爬树掏鸟窝样样精通,偏生他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打不得骂不得。
齐大人看着自家女儿这副不伦不类的打扮,气得手都在抖,偏偏在大街上,同僚面前,还得保持朝廷重臣的仪态,只能从牙缝里挤出声音:“你…你这成何体统!还不快给我回府去!”
齐云舒吐了吐舌头,拍拍衣服站起来,混不吝地拱拱手:“齐大人安好,各位大人安好!小的这就走,这就走!”
说完,拉起丫鬟,一溜烟钻入人群跑了,留下齐尚书在原地,脸色青白交错,还得对同僚挤出一个“家门不幸”的尴尬笑容。
而此时的闲王郗砚策在哪儿呢?他确实觉得府里无聊透顶,王妃睡着,侧妃跑没影了。他眼珠子一转,想起个未成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