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机灵的颖妃-《娘娘的佛系日常》

  是夜,蔺景然无聊道:

  “陛下,您这朱笔再捏下去,怕是折子没批完,笔杆要先折了。”

  郗砚凛动作一顿,瞥了她一眼,揉了揉眉心:“聒噪。”

  蔺景然懒洋洋道:“臣妾这是体恤圣躬。西南赈灾的章程,户部与工部扯皮了半个月,还没个定论?”

  “你如何得知?”

  蔺景然挑眉:“陛下这几日,但凡看到户部或工部的折子。

  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扔奏折的声响都比平日大三分。

  今日这般烦躁,想必是这两部又为银子或者民夫的事吵到御前了。”

  郗砚凛轻笑:“就你机灵。工部主张征调邻近州县民夫,速修官道,以便运送物资。

  户部则说国库银钱紧张,应以防灾为主,修缮之事可缓。”

  蔺景然放下书,接过春桃递来的温牛乳,小口喝着。

  “听着都有道理,也都在打自己的算盘。工部想趁机做出政绩。

  户部嘛,自然是能省则省,年底账面上好看些。苦的是灾民。”

  “哦?依你之见,当如何?”

  “臣妾可不敢妄议朝政。不过嘛,俗话说,要想马儿跑,得给马儿吃草。

  陛下何不让他们各自拟个详细的条陈上来,所需银钱、民夫数目、工程时限,都列得清清楚楚。

  再派个陛下信得过的、不属这两部的人去实地瞧瞧,到底哪种法子更切实、更节省。

  光在朝堂上打口水仗,吵到明年也没结果。”

  郗砚凛若有所思。半晌,他唤道:“张德海。”

  “奴才在。”

  “传朕口谕,着户部尚书、工部尚书明日午时前。

  将西南赈灾所需款项、民夫、工期等细则列明呈上。

  再让都察院右都御史王俭准备一下,三日后启程。

  赴西南实地勘察灾情与道路状况。”

  “奴才遵旨。”

  张德海领旨而去。

  郗砚凛舒眉:“你倒是会给朕找事。”

  蔺景然一脸无辜:“陛下明鉴,臣妾只是随口一说,是陛下圣心独断。”

  她顿了顿,忽然吸了吸鼻子,“春桃,什么味儿?这么香?”

  春桃笑道:“主子鼻子真灵,小厨房里正给您炖着火腿鲜笋汤呢,用的是江南新贡的春笋,最是鲜嫩。”

  蔺景然顿时来了精神,眼巴巴地望向郗砚凛:“陛下……”

  郗砚凛一看她那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他无情驳回:“太医说了,笋子发性,你如今不宜多用。尝一两片便可。”

  蔺景然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哀怨地瞅着他。

  “一口,就多喝一口汤行不行?

  臣妾瞧着这折子一时半会儿也批不完。

  陛下辛苦,也得补补不是?”

  郗砚凛被她气笑:“拿朕当幌子?”

  却还是对旁边侍立的宫人点了点头。

  宫人会意,悄声去小厨房传话了。

  不一会儿,汤端了上来,奶白的汤色,点缀着嫩黄的笋尖和粉红的火腿片,香气扑鼻。

  郗砚凛看着面前那碗汤,又看看她像只护食小猫般的模样。

  摇了摇头。

  蔺景然叹道:“陛下您是不知道,躺在床上这些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这口汤,简直是救命良药。”

  郗砚凛蹙眉:“粗俗。”

  “实话嘛。”蔺景然不以为意。

  用完这碗加餐,蔺景然心满意足地靠回软枕,看着郗砚凛重新拿起朱笔。

  许是解决了件烦心事,又或许是喝了热汤的缘故。

  他神色缓和不少,批阅奏折的速度也快了些。

  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孕期的倦意又涌了上来。

  郗砚凛低声道:“困了就睡会儿。”

  蔺景然“嗯”了一声,往下滑了滑,找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眼皮渐渐沉重。

  朦胧间,似乎感觉到有人轻轻拉过薄毯,盖在了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