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风云聚岳麓,谁是棋子谁是棋手?-《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

  湘省省城,岳麓山下。

  论道之日临近,这座自古便是文脉汇聚之地的古城,如今却被一股肃杀与狂热交织的武道气息笼罩。

  城内人满为患,客栈酒楼爆满,就连百姓家中都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江湖客。

  悦来客栈,天字号房,檀香弥漫。

  孙禄堂、李存义、程廷华,三位顶峰人物围坐一堂。

  他们面前,放着一本翻得起了毛边的《气血修炼法》。

  气氛压抑。

  “孙道长,你……你怎么看?”

  程廷华终究是性子最急的,先开了口。

  自从被李书文一指击溃道心,他在京城,辗转反侧几个日夜,最终还是南下湘省。

  孙禄堂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吹开浮沫,视线越过窗棂,投向远方岳麓山的方向。

  “存义,你先说说吧。”

  李存义苦笑,这位创立中华武士会,意图以武救国的北方大豪,此刻却有些萧索。

  “还能怎么看?道错了,全都错了。”

  他拿起那本册子,在“气血为薪柴,肉身为鼎炉”那行字上,划出一道深痕。

  “我们练了一辈子的罡劲、丹劲,自以为登堂入室,原来只是在拆自家房子当柴烧火取暖的蠢事。”

  “人家已经另起炉灶,造出了能自行运转、汲取天地之力的烘炉!”

  “饮鸩止渴……李书文那小子,说得一点没错。”

  此言一出,程廷华脸色煞白,身子微微一晃。

  这几日,他何尝不是被这四个字折磨得痛不欲生。

  “难道……我等毕生追求,真的只是一个笑话?”

  “不是笑话。”

  孙禄堂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有奇异的穿透力。

  “是时代的局限。天地灵机稀薄,前路已断,先辈们只能向内求索。”

  “这才有了暗劲、化劲、丹劲这般精妙入微的法门。”

  “这非是错,只是……在路上走得太远了。”

  他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抹光亮。

  “而今,那位周先生,为我等重开天门,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

  “我辈武人,当顺天应人,而非抱残守缺,自寻死路。”

  这位被誉为“武神”的丹劲宗师,一番话,便为这场武道的思想交锋定了基调。

  李存义与程廷华对视,皆从对方脸上看到了释然,也看到了一丝被重新点燃的渴望。

  是啊,道错了,改了便是!

  能亲眼见证一条新路的诞生,并有机会踏上去,对他们这些本已走到绝路的求道者而言,何尝不是一场天大的幸事!

  ......

  与天字号房内的沉静不同,城中的酒楼茶肆早已喧嚣震天。

  官道上,有来自北方沧州、保定,身形剽悍的拳师,也有南下两广,精悍内敛的洪拳、咏春高手,更有佩戴奇特兵器、气息诡异的独行客。

  悦来客栈、同福酒楼,到处都是佩刀带剑的江湖人,三言两语不离“新武道”与“周先生”。

  一家名为“洞庭春”的酒楼里,气氛尤其火爆。

  “什么狗屁新武道!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罢了!真要论拳脚功夫,还得看咱们北方的真传!”

  一桌来自津门的年轻拳师,正唾沫横飞地贬低着振华武馆。

  为首的青年,是形意拳名家郭云深的一名记名弟子,颇有傲气。

  “就是!听说那劳什子《气血修炼法》,练了之后饭量大增,跟个饭桶似的,哪有宗师风范?”

  邻桌,几名身穿振华武馆学员服的年轻人闻言,面露不悦。

  “这位兄台,饭量大,是因为气血旺盛,身体需要补充。”

  一名学员忍不住起身反驳。

  “这正说明我振华武馆的功法,是固本培元、壮大人体根基的正道!”

  “正道?哈哈哈!”那津门拳师大笑,“真正的功夫,在于一个‘巧’字,在于劲力的变化!”

  “你们这种傻练力气的,不过是些庄稼把式,上不得台面!”

  “你!”振华学员气得脸色涨红。

  口角迅速升级。

  那津门拳师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怎么,不服?不服就手上见真章!”

  说罢,他一个箭步窜出,身形如燕,双拳翻飞,正是家传的翻子拳,招式精妙,直取那名振华学员的面门。

  那学员虽只是壮体境,但根基扎实,面对这迅猛的攻势,不闪不避,沉腰坐马,一记标准的炮拳迎了上去。

  砰!

  拳掌相交,发出一声闷响。

  津门拳师整条右臂剧震,一股纯粹的蛮力冲垮了他的架子,让他连退三步,脚下青砖都踩出了裂纹。

  而那振华学员,却只是身子晃了晃。

  高下立判。

  “好!”周围看热闹的江湖人纷纷喝彩。

  津门拳师脸上挂不住,怒吼一声,再次扑上。

  酒楼内顿时乱作一团,桌椅翻飞。

  就在双方打出真火,即将见血之际。

  “住手!”

  一声冷喝,让整个嘈杂的酒楼瞬间一静。

  十余名身穿黑色劲装、胸口绣有银色天平徽记的汉子冲入酒楼。

  他们行动间悄无声息,却带着一股铁血煞气。

  正是周小七麾下的“戒律堂”执法队!

  为首的队长,一名炼筋境的好手,冷漠地扫过全场,看都不看那些闹事者,直接一挥手。

  “凡动手者,全部拿下!”

  那名津门拳师仗着背后有师门,色厉内荏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知道我师父是谁吗?”

  戒律堂队长理都未理,身形一晃便贴近,一拳印在那拳师腹部。

  那拳师眼前发黑,腹内剧痛翻搅,浑身力气被瞬间抽干,整个人弓着身子瘫倒在地,不住地抽搐。

  暗劲!透体而入!

  整个过程不到十息,所有参与斗殴的人,无论南北,无论门派,皆被制服。

  执法队员动作干脆,卸掉关节,用特制的绳索捆上,拖死狗一样拖了出去。

  酒楼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支队伍的冷酷高效所震慑。

  这是何等霸道!

  在这省城之内,竟然敢如此行事!

  角落里,常万山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

  他在这省城经营多年,自以为是地头蛇,可现在,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手下的袍哥刚刚来报,城内新开的“振华商行”,正在公然售卖一种名为“十全大补汤”的药剂。

  寻常人喝了都能精力充沛,效果比他们哥老会最好的金疮药还神奇。

  这不止是武力上的碾压,更是从根子上挖他的墙角!

  另一边,镇抚司指挥使宋知书坐在对面的茶楼上,将一切尽收眼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发现,除了这些江湖草莽,城中还多了许多形迹可疑的洋人,以及一些自称“学者”的年轻人。

  他们拿着小本子,对省城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记录着商行的物价,测绘着街道的宽度,甚至在打听各处用工之地的薪酬。

  这些人对省城的兴趣,似乎比武道本身还要大得多。

  这让宋知书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

  那个年轻人的这个局,到底布了多大?

  与此同时,【诸天论坛】上,一个名为《岳麓论道风云再起,前线战地记者为您实时直播!》的帖子被高高置顶。

  陈默、姜婉儿等人,正带着数百名新玩家。

  利用现代侦查和信息共享的思路,将城内各方势力的动向、人员构成、实力评估等信息,摸得一清二楚。

  以文字、截图的形式,实时更新在论坛上,让所有无法亲临现场的玩家,都能“身临其境”,参与这场盛会。

  邵清,总办府。

  夜已深,周明依旧站在那副巨大的神州舆图前。

  周小七悄然走近,将最后一份用火漆封口的情报放在桌上。

  “先生,所有人都已就位。”

  鱼儿入网,棋子归位。

  从北方的孙禄堂、李存义,到南方的各路宗师。

  从官府的巡抚、镇抚司,到江湖的哥老会。

  从那些心怀鬼胎的旧时代残党,到被新时代洪流吸引而来的求道者……所有人的视线,都已汇聚于岳麓山。

  周明缓缓转过身,平静地看向周小七和一旁的苏清雪。

  “我们也该动身了。”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却让苏清雪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

  “这场为旧时代准备的葬礼,主角可不能迟到。”

  周明走到窗边,看向北方省城的方向,仿佛穿透了数百里的空间,看到了那座风起云涌的古城。

  他淡然开口,声音如同谕令,在总办府内回响。

  “传我命令。”

  “三日后,振华第一协,全军开拔,进驻省城!”

  苏清雪与周小七闻言,呼吸一滞。

  全军开拔?

  那柄能与武圣抗衡的军煞凶兵,要离开军营,直指省城?

  周明嘴边浮现一抹弧度。

  “这岳麓论道,他们想当看客,想当搅局者,想当裁判……”

  “我们,去做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