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丹劲散,道基显,鼎固薪足成江河-《让你教书启民智,你教全民修武?》

  意识自黑暗中挣脱,重归现世。

  周明睁开双眼,身处邵清县总办府的书房。

  窗棂之外,天光初亮,晨曦穿透雨后薄雾,洒落一室清辉。

  空气里满是泥土与草木的清新,更有一缕若有若无、混杂着百家愿念的香火气息,正源源不断地汇入这方天地。

  他心念微动,换血小成的体魄让他对天地的脉动有了更细致的入微感知。

  岳麓论道之后,播下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

  一股昂扬向上的势,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汇聚、成型。

  学堂内,书声琅琅;工地上,号子震天;田垄间,无数武者迎着朝阳站桩吐纳,吞吐着天地间日渐活泼的灵机。

  “先生。”

  周小七的身影出现在门外,手中捧着一叠整理好的文书。

  周明颔首,周小七迈步入内,将最上面的一份简报呈上。

  简报内容清晰扼要。

  神州武道协会已在湘省省城正式挂牌,孙禄堂坐镇总会,以其德高望重的身份安抚旧武林,效果斐然。

  李存义、程廷华、林世荣等人已分赴湘省各府,着手建立分会,收拢旧派武人,推行新法。

  旧有江湖势力的整合,比预想中还要顺畅。

  湖广总督张之栋雷厉风行,回到武昌府后,上书朝廷奏请。

  同时不等批复,便以总督之权成立了振华强国策推行处。

  第一批款项业已拨付,开始在湖广全境推广新式学堂与《气血修炼法》前三层。

  简报最下方,附着一封孙禄堂的亲笔信。

  信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却透着难掩的困惑与急切。

  孙禄堂在信中坦言,他已散去丹劲,转修新法。

  然数日下来,非但没有精进,反而感觉境界不进反退。

  身体如同成了一个漏气的皮囊,吸纳天地灵机的速度远超常人。

  可无论如何都无法积蓄,气血搬运周天,总有散逸之感,百思不得其解,恳请先生解惑。

  周明阅毕,哂然一笑。

  这正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旧武道的宗师,人人都是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

  他们所谓的丹劲、罡劲,不过是发现船要沉了,情急之下用船上的木板拆东墙补西墙,糊出来的补丁。

  看似延缓了沉没,实则加速了船体的崩坏。

  如今转修新法,第一步便是将这些饮鸩止渴的补丁全部拆掉。

  船体所有的窟窿、裂缝都暴露出来,自然会给人一种船漏得更快了的错觉。

  “破而后立,不破不立。”周明心中了然。

  他提起笔,饱蘸浓墨,在信纸上回道:“丹劲锁元,如壅塞河道之淤泥。”

  “今淤泥已清,河道虽复宽广,然久经冲刷,堤坝早已百孔千疮。”

  “前辈所感之退,非退,乃破而后立之始,是根基显露之兆。”

  “欲承载江河,必先固堤。”

  “当以《气血修炼法》为薪柴,源源不绝,提供修补之能。”

  “继而以《肉身修炼法》从壮体篇始,按部就班,重铸鼎炉。”

  “鼎炉固,薪柴足,江河自满,方为正途。”

  这封回信,等于点明了所有旧武道宗师转修新法,都必须从头补课的根本。

  他们对劲的理解虽高,但身体这尊鼎炉却早已朽坏不堪。

  不把根基重新打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写完,他将信笺递给周小七:“将此信抄录百份,分发给所有转投新道的宗师,让他们安心修行。”

  “是,先生。”

  周小七退下后,苏清雪的汇报也送到了案头。

  星火主城的核心区奠基已经完成,但后续工程对高阶武者以及青金石、赤铁矿等特殊矿石的需求,逐渐增长。

  现有的勘探队和开采能力,已然捉襟见肘。

  林妙可也从沪市传来密信。

  岳麓山之事,已让同盟会内部彻底分裂。

  以孙先生为首的温和派,对周明展露的实力与理念心存敬畏,希望能拉拢合作。

  而另一派激进分子,则视周明为窃取革命果实的军阀,背地里与东洋势力频繁接触,图谋不轨。

  而最诡异的,是史密斯被斩首后,列强的反应出奇地平静。

  各国公使馆只是循例递交了抗议照会,便没了下文。

  尤其是东洋方面,平静得近乎诡异,仿佛在刻意压制此事的影响,这背后必有阴谋。

  周明将三份情报并列,指节在桌面上轻轻叩击,片刻后,已有决断。

  “传我命令。”

  “一,成立振华矿产勘探总局,由刘秉章挂帅,整合鲁班、墨瞿两堂精英,结合格物之学与武者感知,寻找新矿脉。”

  “二,以神州武道协会之名,正式邀请同盟会代表前来邵清一晤。”

  处理完这些事务,周明感到体内换血小成的根基已然稳固。

  铅汞之血在脉络中缓缓流淌,每一次心跳,都仿佛有一座烘炉在鼓荡,为周身带来无穷的力量与生机。

  但他清楚,这还不够。

  想要完成第四次换血,需要更磅礴的能量,以及更精纯的道火。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座正在拔地而起的星火主城。

  ……

  当日下午,周明召集了周锦诚、周锦国、周锦园,以及在岳麓论武中夺得涤髓丹的周平、周胜等七人,来到总办府的演武场。

  除了他们,还有数十名在军中、武馆、学堂中涌现出的、已经抵达锻骨境圆满的弟子。

  众人列队站定,神情肃穆,眼中满是狂热与期待。

  周明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自己的弟妹身上。“锦诚、锦国、锦园,你们三人,可有把握突破?”

  周锦国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哥……先生,我感觉自己力量已经到了顶,但就是透不过那层筋膜。那涤髓丹……我吃了是不是就能成?”

  周明不答,反而看向周锦诚。

  周锦诚沉声道:“先生,我隐约能感受到骨髓深处有股东西,但无论怎么用劲,都无法触动它。”

  周明点了点头。这正是凡俗武者最常见的瓶颈。

  “凡与超凡,一念之差。”

  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锻骨,是凡俗之力的极致。”

  “你们将力量凝聚于骨,可开碑裂石。但这种力量,是向外的。”

  “而洗髓,是脱凡之始,是力量由外而内,向自身生命本源的探索。”

  “其关键,在于雷音和共鸣。”

  他伸出一根手指,对周锦国说道:“用你最强的拳头,打我。”

  周锦国一愣,随即运起全身气血,一记炮拳轰出,拳风呼啸。

  然而,周明的手指只是轻轻一点,便点在了他拳锋之上。

  周锦国只觉得一股无比精微、无比高频的震荡之力,顺着拳头传遍全身。

  “嗡——”

  他大脑一片空白,整个人仿佛被扔进了巨大的铜钟里,那声音不是从耳朵传来,而是从每一寸骨骼、每一丝骨髓深处炸响!

  他体内的气血在这股震荡下,竟不由自主地跟着共鸣起来。

  周明收回手指,看向已经呆立当场的众人。

  “这,便是雷音。它不是声音,是一种共鸣的频率。”

  “涤髓丹,不过是强行用药力,在你们体内引爆这场共鸣。”

  “但药力终是外物,有三成几率,更多的却是爆体而亡。”

  “真正的路,是用你们自己的劲,找到这个频率,主动去听,去和。”

  “鼎炉已为你们铸好,丹药也摆在面前,但点火之人,必须是你们自己。”

  一言点醒梦中人。

  包括周锦诚三兄妹在内的所有锻骨境圆满弟子,脸上都露出狂喜与明悟交织的神情。

  他们纷纷盘膝坐下,开始尝试用自己的劲,去复现刚才那股源于生命本源的震荡。

  ……

  与此同时,东洋,沪市。

  法租界一栋不起眼的商会建筑内,一间铺着榻榻米的静室里。

  一个身穿月白和服的中年男人,正用一方洁白的丝绸,一丝不苟地擦拭着手中的武士刀。

  刀身如一泓秋水,寒光凛冽。

  一名下属悄无声息地跪倒在门外,将一份详尽的报告高举过头。

  中年男人头也不抬,用刀尖挑过报告,一目十行地阅览。

  报告上,详细记录了新武道的每一个境界,尤其是洗髓换血后,武者所能达到的非人战力,以及振华体系那套能够批量培养武者的恐怖效率。

  “完美的士兵……帝国的基石……”

  男人看完了报告,脸上露出森然的笑意,刀锋映照着他冰冷的双眸。

  “此物,当归天照大神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