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往返几次心怅然,再寻玉石醒木响-《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两人说话的时间已经有药草送到,不过掌柜的提前嘱咐伙计,来人并没有进后堂看见吴战。

  依旧是嗅了一下,吴战就知道药草的好坏:“品相不错!”

  对方瞬间佩服吴战这是闻香识药,也知道先前所说的他也是医者绝无虚言,好在自己一开始就没打马虎眼,包括从其他药铺交易过来的药草,一文的便宜也没占。

  吴战看都没看清单,拿过来就撕掉了。

  “兄弟,你这是?!……”

  “我相信老先生,清单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还有这些银两您也收着,实在是太麻烦了!”

  “这可不行,小老儿也是跑跑腿罢了,小兄弟还是……”

  “您不要推脱了,金银对我来说都是身外之物!”见对方还想拒绝,“嗯……东西我先带走,后面的还要麻烦您接收一下,如果方便的话就帮我收集一两套银针用。”

  对方点头,知道吴战并不想占便宜也不再纠结,同样也明白对方也不喜欢自己到处乱讲:“那就多谢小友了!”

  吴战的背囊装的满满的,然后又拎着一个小布包离开了,街道上很是随意走着,并没有什么人跟随。一处偏僻无人的拐角,身上的所有物品全部进入了介质球,毕竟早就有些迫不及待了。

  自己意识沉入丹田之中,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模一样,所有的药材全部都剩下的是单一一株,先前再土壤中的那三株药草没有丝毫变化,只保持着先前的样子,看来自己还要尝试玉石能不能提供灵力让芥子珠的空间有所变化。

  至于能否收纳活物,现在的吴战还不敢尝试,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尝试让形成的芥子珠崩溃,哪怕是一点点的不利的可能自己都不敢尝试。就像药草他可以收进去,普通的植物他不敢尝试,除非确定芥子珠就是在苍梧大陆的仙府。

  不到半个小时折返,发现所有的药草全部送到,自己一次可真没办法一次带走,掌柜的也没有主动提出帮忙,他可不想帮倒忙。

  “这是两套银针!”

  吴战眼前就是一亮,一看就是老物件:“有劳了!”

  “小兄弟言重了!”

  吴战再次道谢离开,后来又往返了两次才总算弄走所有的药草,期间买了不少的各种食物放进空间,即使这样还是小心的分类包好,一点点尝试后才敢大量放入其中。

  临近中午随意找了个地方对付了一顿之后, 又开始了闲逛,几家玉器店才弄到十几块品相不错的玉石,之所以不敢大量采购,除了担心被人盯上,另一个原因就是花费实在太大了,自己的手里的黄金和银票不一定支持的住。

  无终城并不大,想回军营的时候,鬼使神差的出现在一个说书馆外面,见里面很热闹,也打算进去听上一段,递给伙计一两碎银,在角落的一张桌子面前坐定,很快一壶好茶就被送了过来。

  打量四周,见还有不少站着听书的兵卒,也就释然了,大修整时间约束的并不严格,只不过不像他这样舍得,毕竟饷银很少。当然也有人看见了吴战,知道其与小将军的关系,也不敢贸然凑热闹坐过来。

  自己一个人倒也是自在,且见台上一位老艺人站在桌前。

  “好嘞!且听在下醒木一拍,为您献上一段荡气回肠、充满孝义奇情的评书——《麻山种玉传》!”

  啪!醒木一响

  定场诗响起:

  “无终山下古道长,孝义涓涓化寒霜。

  一斗白石埋厚土,千秋美玉耀麻岗。

  莫道苍天无慧眼,心田至善自生光。

  玉田之名从此立,人间正道是沧桑!”

  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说书人,吴战则是心神一动,一块玉石从背囊之中消失进入了芥子珠之中,自己想到的异动没有出现,就是一皱眉,下一刻心思一沉,第二块进入。

  可惜还是没有动静。

  “嗯?”

  疑惑间将所有玉石收进芥子珠之中,意外的是依然没有动静。

  “难道无用?还是说?……”吴战突然间眼睛一亮,心里默默开口,“你应该能够感应到我的意识存在,如果能明白我的意思就应该知道我现在的身体根本不能吸收灵力,就连所谓的气也是因为你们才感应到,如果是仙府就应该能吸收玉石里面的灵力,那么就回应我一下。还有百战甲的诸位前辈,玉石里面的灵力你们也吸收,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前提是你们完全恢复!”

  下一刻,吴战就感觉到芥子珠先一步震动了一下,接着就是残破不堪的甲胄闪过微弱的光芒,然后所有的玉石全部消失不见,一下子欣喜若狂,周围的听书人瞥了一眼他,感觉这人没见过世面,或许第一次来听书。

  忽然间想到了李震给他的文符,连忙查看,却发现静静的躺在芥子珠里面的小布袋之中。他不是舍不得,而是担心以后用到的时候总不能说自己丢了吧!

  平静了一下内心,吴战意识退出,目光回到了说书人的身上。

  “书归正传!

  话说在那盛世之前的北国幽燕之地,有一处山水形胜的去处,唤作“无终”。此地西枕燕山余脉,东望渤海之滨,本是个物阜民丰的好地方。可在无终城西北十里开外,偏有座不算太高却颇有气象的山峦,当地人唤它“麻山”。这麻山啊,松柏苍翠,怪石嶙峋,一条蜿蜒古道,如同长蛇般盘绕山腰,乃是南北商旅、东西行客必经的咽喉要道!”

  啪!醒木轻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咱按下麻山不表,单说这无终城里,住着一户姓阳的人家。家主姓阳名雍,表字伯雍。这位阳伯雍,可是方圆百里出了名的孝子贤孙!怎见得?他自幼父母双全,虽家道不算大富大贵,却也温饱有余。阳伯雍侍奉双亲,那是冬温席、夏扇枕,晨昏定省,问安奉药,从未有半点懈怠。街坊邻里提起阳家大郎,没有不挑大拇指的,都赞:“阳家积德,出了这么个至诚至孝的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