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山神庙-《风申堂》

  “啊对,在附近找个东西,之前来这块待过,我这兄弟丢了个玩意,要紧得很。”

  冯清阳说完,忆长虹说道。

  “你知道砍柴的在哪儿吗。”

  曹云依刚想拦住忆长虹,就被冯清阳制止了。

  那男人说道。

  “砍柴的...我还真不知道,这附近砍柴的樵夫少,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多,但是还是有,你们多找找,或许能在附近找着一个。”

  “好嘞谢谢老哥,您慢慢钓啊。”

  说罢,这三人离开了河边,继续往山林里走,曹云依说道。

  “这人看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吧。”

  冯清阳想了想,说道。

  “看着就是山下镇子里的人,手上的老茧也是常年农作才有的,他钓鱼附近没有陈年旧痕,全都是新的痕迹,可是他说的话有点漏洞。”

  曹云依问道。

  “我觉得没什么啊。”

  冯清阳乐了一下说道。

  “哎呦小天王,他们这个城镇我早就看过,以农作为生,唯一能出差的活儿也不过是搞那些科研农学的人,需要出去交流或者学习,但是家里的地能不管吗?就算让机器或者别人浇水施肥,他们这种靠着农田活着的农民能放心吗,我没有看不起农民的意思啊,但是的确,大老远跑山上来钓鱼,我倒是头一次见。”

  他们一路走着,走到了一处庙前。

  忆长虹盯着那庙不愿走了,冯清阳问道。

  “怎么了?”

  忆长虹说道。

  “这座庙,我好像见过,在记忆里。”

  现在冯清阳意识到了一点,只要忆长虹说在记忆里看见过的,那肯定有点问题,或许就是线索。

  “好,那就进去看看。”

  冯清阳说着就推开那庙的大门,看向里面说道。

  “山神庙啊?”

  东北地区的山神庙通常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民间信仰色彩,其形态虽因地域和规模差异而有所不同。

  地理位置依山而建,多位于山脚、山口或山林深处,靠近人们认为山神居住或显灵之地,往往选择地势略高、背风向阳的位置。

  庙宇周围常有古树、巨石或溪流,环境清幽,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规模较小,多为单间或三间式结构,常见土木、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多为硬山式或悬山式,覆盖茅草、树皮或青瓦,屋檐低矮。

  外观色彩朴素,以原木色、灰色为主,偶有彩绘但褪色明显。门楣可能悬挂红布或匾额,书写“山神庙”“有求必应”等字样。门前常立香炉或石鼎,供信徒焚香。

  这山神庙上面挂着正是“山神庙”三字牌匾,里面立着香炉,香炉中的香灰也是多年未清扫,四周全是灰尘,看样子也很长时间没人来了。

  大多数正中央供奉山神像,材质多为泥塑、木雕或石凿。山神形象多样,或为持斧猎户、白须老者,或为虎、熊等兽形神。

  这上面供奉的乃是一个白须老者。

  神像前设供桌,摆放香炉、烛台、酒盅及供品,如馒头、酒肉、水果,墙上悬挂红布幔、锦旗和还愿牌匾,不过这些都没什么人管了,尽显老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