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柳灵郎-《风申堂》

  次日,天光大亮,王骁的身体也好了一点,他此时能下地活动了,几人商讨一番,决定先回旅店再说。

  王骁刚要蹭着走出去,就听武穆说道。

  “没那么麻烦。”

  他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块小木头,上面好像是童子的模样。

  曹云依看见这玩意顿时眼睛一亮惊呼道。

  “这是柳灵郎?”

  柳灵郎抬舆,此法门非一日之功,核心在于祭炼一个名为“柳灵郎”的灵体。

  须在清明时节,寻一棵生长于乱坟岗、受地气阴灵滋养的百年垂柳。于午时三刻阳气最盛时,取其向阳一侧的木心一段。此举谓之“夺阳萃阴”,确保木心既有生机,又通灵性。

  在雕刻的时候,将木心雕刻成一个三寸三分高、眉眼模糊的童子人形。雕刻时需心无杂念,意念集中于童子形象之上。

  然后是启灵,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连续四十九日,于子时夜半,在密室中点燃一盏桐油灯,将柳木童子置于灯前。修行者刺破中指,每日一滴鲜血滴于童子头顶谓之“开窍”,同时默诵《炼灵咒》。

  四十九日后,若见那柳木童子眉眼在油灯下恍若生动,甚至偶尔在眼角瞥见其似乎微微一笑,便是“灵郎初成”。

  此后需将其贴身收藏于绣囊之中,以自身精气温养,时常与之“说话”,建立心神联系。每月朔望之夜,需以水果、香火祭祀。

  就看武穆拿着这玩意说道。

  “把王骁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我用这柳灵郎给他送回去。”

  当需远行时,便可施展“抬舆”之术。

  武穆带着人,寻一僻静处、拿出一架特制的、以老藤编成的无顶坐舆(轿子),置于地上。

  他将柳木童子从绣囊中请出,置于坐舆之前,手掐“召灵诀”,低喝一声:“柳灵郎,此时不显,更待何时!”

  只见那柳木童子周身泛起一层清蒙蒙的微光,迎风便长,瞬息间化作一个约莫七八岁孩童高的虚影。

  它面色青滢,双目如点漆,灵动中带着一丝狡黠,身穿一袭虚幻的绿色短褂。它朝着武穆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神情既亲密又带着几分顽劣。

  他们让王骁稳坐于藤舆之上,柳灵郎便会蹲下身,用那看似纤细的臂膀轻松扛起坐舆。

  它并不行走,而是身形一纵,便跃上树梢、墙头,在山林屋宇之间如履平地。

  它在行进时并非直线飞行,而是借着草木阴影跳跃闪烁,宛如鬼魅,速度极快,只留下一道淡淡的青色轨迹和清脆如风铃般的笑声。

  大家看到这一幕放下了心来,蓝新月说道。

  “哎?那柳灵郎知道要去哪儿吗?”

  武穆傻了,说道。

  “卧槽,我忘了,我坐上面他才听啊,这还没来得及说呢,他乐呵呵的跑了,这傻子啊卧槽。”

  这柳灵郎一路带着王骁穿梭在草木之间,走了半天柳灵郎才把王骁放下来,他回身俏皮的问道。

  “我速度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