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俩在坟前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下山后,绝口不提此事。
百寿被李氏的那一番话敲醒了,过年的时候也不敢懈怠,拿着林承云和当归留下来的手稿,日日勤学苦读,盼着来年一次性通过考试。
家里的氛围总算是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了。
可李氏的那几个女儿却惦记着小许氏手里的方子。
初三女儿回娘家的时候,盼弟率先开口。
“娘,你跟大伯娘说说呗,随便给我们一张方子卖,一辈子都不愁吃穿啊。
现在攥手里,等她入土,我们就彻底捞不着了。”
“盼弟,你伯娘哪儿得罪过你吗?
初一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除了大姐,我是姐妹里最大的了,你就看着你女儿把日子过成这样吗?”
李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竟然开始敢跟自己叫板了,顿时也来了气。
“那怪谁?
谁让你生那么多的?
女婿没本事,你生那么多有用吗?
在不你是把孩子们教的偏向咱们家一点,回回来了这儿跟土匪进屋进村一样。
吃的,喝的,用的,我哪一回亏待了他们,哪一回他们真心孝敬了我?有好东西不都送给他们爷奶了吗?
初一好不容易拖家带口回来一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丢脸。
结果呢?
你生的小孽障非要饿肚非说什么自己吃不饱去偷东西,砸了那么多东西。
初一跟他媳妇儿跟前丢了那么大的脸,我怎么张那个嘴让你偷东西的孩子去跟着他混?!
你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初一现在送东西也没少了,你们娘们儿几个的?
我再说最后一次,你生的那一堆不姓林,他们死活跟我们也没关系。
将来真吃不到饭就怪他爷爷奶奶,怪他祖宗,怪他爹他娘没那个本事给他们兄弟姐妹挣家业,别怪我们林家。
你别忘了你当年成婚的时候,要不是初一给你弄嫁妆,你能那么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你那两个势利眼的公公婆婆能高看你一眼。
现在倒好,想搬空娘家去填你婆家的窟窿,想得美!
别以为老娘在村儿里不知道你,你早就拿着初一送回来给你的那堆东西去卖了换钱给你婆家填窟窿了。
你爹在县城里稍微一打听什么事儿不知道啊。
大过年的别逼老娘扇你啊!”
盼弟听完自己老娘的话,看着其他几个姐妹盯着自己只觉得脸臊得慌,但站起来刚要走,转头看向旁边的大姐,眼珠子一转,又坐了回去。
“你说不给不给大姐手里为什么有?”
“三妹,我手里有什么?”
“鸡汤豆腐串的方子。”
“你少喷粪!
鸡汤豆腐串那是族里的东西,我跟你姐夫是从族里买了以后去那儿摆摊的,我们手里可没方子。”
“那我也要摆摊,我也要低价买高价卖。”
“行,只要你别去你大姐那边人争地盘打起来,你想干就跟族长去说,送上门的钱谁都不会推出去。”
李氏对于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意见,她这辈子就跟自己丈夫说的那样,占尽了便宜,她是没脸再去找自己的嫂子要东要西的了。
但很快更加丢脸的事儿来了。
中午在家吃饭的时候,盼弟剩的那一串孩子满桌子捡肉吃,吃饱了就跑,绝不留恋外公外婆一眼。
盼弟则是拉着丈夫去找组长说起了要赊鸡汤豆腐串出去卖的事。
“赊账?那是不可能的。
鸡汤豆腐串的价格就摆在那儿,你要是100串200串的买了以后出去卖,拿钱来。
要么就别打这个主意,村里的账本,丁是丁卯是卯,我要跟族人做交代的。”
不盼弟怎么说,族长就是不松口,哪怕把林承云抬出来,族长依旧不松口。
“你不用跟我说初一怎么怎么样,这条规矩还是他定下的。
我不可能因为你是他堂姐,我就忽视这条规矩吧。
这族里的人都是他堂姐,堂妹,堂叔堂侄堂孙子啊。”
没办法,夫妻俩只好臊眉大眼的又回到了娘家,这几年木匠的活儿不太好干,家里的孩子们越来越能吃,好的价格却越来越高,他们家根本就买不起,去当佃农又拉不下脸去。
折腾来折腾去,如今落了这个下场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作自受了。
最后还是李氏借了一两银子给盼弟做启动资金。
“这一两银子我不是白借,一个月之内还给我,不上以后你家就永远别想从我这儿借走1文钱。”
“知道了,娘。”
招弟虽然很生气盼弟这么不着调,但还是小心翼翼的跟她分享着如何保温,反正盼弟女婿是木匠,这种东西完全是小意思。
想弟也告诉夫妻俩每天早点来,越是天冷越是不能偷懒,因为越是天冷越是好卖。
一家子姐妹盘算的好好的,结果那一两银子拿回家就不翼而飞。
“钱呢?”
“我怎么知道?”
“我还没说什么钱呢,你这么着急的我推出去是什么意思?
既然你心知肚明,那就把那一两银子拿出来,那是做小买卖的钱。”
“没有!”
盼弟跟牛木匠夫妻俩打闹了一下午,后者咬死口就是没看见,没拿过,不知道。
后续又是一通闹腾,盼弟见婆家人就是不肯还钱,干脆也摆烂了,每天除了做饭,洗衣一概不管。
很快没有他的帮忙,店里的那点儿钱根本堵不上牛木匠同族堂兄弟的窟窿,婆家人这个时候开始傻眼了。
可惜呀,一切都来不及了!
上门催债的人来了,盼弟她甚至迫不及待的帮着催债的人指出同婆家同族的人的藏身之处。
“你这么生气的看着我干什么?
我可不知道你们在这儿,是我公婆说的,你们在家白吃白喝了这么久,花了我们家那么多钱。
不想着帮忙,还上就是了。竟然还要把这些催债的人逼到我们家,怎么着?还想让我卖儿卖女的替你们还钱啊!
要卖也先卖你们家闺女儿子,年华正好,卖到窑子里最赚钱!”
盼弟在闹腾的时候丝毫没有避着人,很快婆家族里的人就都知道是判定公婆让儿媳妇儿出面去带着催债人抓人的。
“娘!你怎么能说是爷奶让你去的呢?”
“我怎么不能说?!他们要是不是说我怎么知道他们那一帮的腌臜货色藏在哪儿?
老娘花了那么多钱送你念了几年学堂,不是为了让你跟老娘做对的!
你要是觉得你爷奶组里那一群卖儿卖女的赌棍是好人,你以后跟着他们混。你别吃我做的饭,别上你外婆家去吃肉,丢人现眼的样子跟那群人简直是一模一样。
你又不姓林,是我们林家的东西,不亏心呐?!”
盼弟看着跟婆家一心却来指责自己不对的儿子,只觉得寒心,她维护的利益几乎全是自己儿女的,结果这群小白眼狼却反过来说是自己坏了他们族的名声,那干脆就不要好了!
“姓牛的!你给我出来,老娘要跟你和离!”
百寿被李氏的那一番话敲醒了,过年的时候也不敢懈怠,拿着林承云和当归留下来的手稿,日日勤学苦读,盼着来年一次性通过考试。
家里的氛围总算是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了。
可李氏的那几个女儿却惦记着小许氏手里的方子。
初三女儿回娘家的时候,盼弟率先开口。
“娘,你跟大伯娘说说呗,随便给我们一张方子卖,一辈子都不愁吃穿啊。
现在攥手里,等她入土,我们就彻底捞不着了。”
“盼弟,你伯娘哪儿得罪过你吗?
初一对你那么好,你怎么能说这种话?”
“除了大姐,我是姐妹里最大的了,你就看着你女儿把日子过成这样吗?”
李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竟然开始敢跟自己叫板了,顿时也来了气。
“那怪谁?
谁让你生那么多的?
女婿没本事,你生那么多有用吗?
在不你是把孩子们教的偏向咱们家一点,回回来了这儿跟土匪进屋进村一样。
吃的,喝的,用的,我哪一回亏待了他们,哪一回他们真心孝敬了我?有好东西不都送给他们爷奶了吗?
初一好不容易拖家带口回来一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丢脸。
结果呢?
你生的小孽障非要饿肚非说什么自己吃不饱去偷东西,砸了那么多东西。
初一跟他媳妇儿跟前丢了那么大的脸,我怎么张那个嘴让你偷东西的孩子去跟着他混?!
你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初一现在送东西也没少了,你们娘们儿几个的?
我再说最后一次,你生的那一堆不姓林,他们死活跟我们也没关系。
将来真吃不到饭就怪他爷爷奶奶,怪他祖宗,怪他爹他娘没那个本事给他们兄弟姐妹挣家业,别怪我们林家。
你别忘了你当年成婚的时候,要不是初一给你弄嫁妆,你能那么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你那两个势利眼的公公婆婆能高看你一眼。
现在倒好,想搬空娘家去填你婆家的窟窿,想得美!
别以为老娘在村儿里不知道你,你早就拿着初一送回来给你的那堆东西去卖了换钱给你婆家填窟窿了。
你爹在县城里稍微一打听什么事儿不知道啊。
大过年的别逼老娘扇你啊!”
盼弟听完自己老娘的话,看着其他几个姐妹盯着自己只觉得脸臊得慌,但站起来刚要走,转头看向旁边的大姐,眼珠子一转,又坐了回去。
“你说不给不给大姐手里为什么有?”
“三妹,我手里有什么?”
“鸡汤豆腐串的方子。”
“你少喷粪!
鸡汤豆腐串那是族里的东西,我跟你姐夫是从族里买了以后去那儿摆摊的,我们手里可没方子。”
“那我也要摆摊,我也要低价买高价卖。”
“行,只要你别去你大姐那边人争地盘打起来,你想干就跟族长去说,送上门的钱谁都不会推出去。”
李氏对于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意见,她这辈子就跟自己丈夫说的那样,占尽了便宜,她是没脸再去找自己的嫂子要东要西的了。
但很快更加丢脸的事儿来了。
中午在家吃饭的时候,盼弟剩的那一串孩子满桌子捡肉吃,吃饱了就跑,绝不留恋外公外婆一眼。
盼弟则是拉着丈夫去找组长说起了要赊鸡汤豆腐串出去卖的事。
“赊账?那是不可能的。
鸡汤豆腐串的价格就摆在那儿,你要是100串200串的买了以后出去卖,拿钱来。
要么就别打这个主意,村里的账本,丁是丁卯是卯,我要跟族人做交代的。”
不盼弟怎么说,族长就是不松口,哪怕把林承云抬出来,族长依旧不松口。
“你不用跟我说初一怎么怎么样,这条规矩还是他定下的。
我不可能因为你是他堂姐,我就忽视这条规矩吧。
这族里的人都是他堂姐,堂妹,堂叔堂侄堂孙子啊。”
没办法,夫妻俩只好臊眉大眼的又回到了娘家,这几年木匠的活儿不太好干,家里的孩子们越来越能吃,好的价格却越来越高,他们家根本就买不起,去当佃农又拉不下脸去。
折腾来折腾去,如今落了这个下场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自作自受了。
最后还是李氏借了一两银子给盼弟做启动资金。
“这一两银子我不是白借,一个月之内还给我,不上以后你家就永远别想从我这儿借走1文钱。”
“知道了,娘。”
招弟虽然很生气盼弟这么不着调,但还是小心翼翼的跟她分享着如何保温,反正盼弟女婿是木匠,这种东西完全是小意思。
想弟也告诉夫妻俩每天早点来,越是天冷越是不能偷懒,因为越是天冷越是好卖。
一家子姐妹盘算的好好的,结果那一两银子拿回家就不翼而飞。
“钱呢?”
“我怎么知道?”
“我还没说什么钱呢,你这么着急的我推出去是什么意思?
既然你心知肚明,那就把那一两银子拿出来,那是做小买卖的钱。”
“没有!”
盼弟跟牛木匠夫妻俩打闹了一下午,后者咬死口就是没看见,没拿过,不知道。
后续又是一通闹腾,盼弟见婆家人就是不肯还钱,干脆也摆烂了,每天除了做饭,洗衣一概不管。
很快没有他的帮忙,店里的那点儿钱根本堵不上牛木匠同族堂兄弟的窟窿,婆家人这个时候开始傻眼了。
可惜呀,一切都来不及了!
上门催债的人来了,盼弟她甚至迫不及待的帮着催债的人指出同婆家同族的人的藏身之处。
“你这么生气的看着我干什么?
我可不知道你们在这儿,是我公婆说的,你们在家白吃白喝了这么久,花了我们家那么多钱。
不想着帮忙,还上就是了。竟然还要把这些催债的人逼到我们家,怎么着?还想让我卖儿卖女的替你们还钱啊!
要卖也先卖你们家闺女儿子,年华正好,卖到窑子里最赚钱!”
盼弟在闹腾的时候丝毫没有避着人,很快婆家族里的人就都知道是判定公婆让儿媳妇儿出面去带着催债人抓人的。
“娘!你怎么能说是爷奶让你去的呢?”
“我怎么不能说?!他们要是不是说我怎么知道他们那一帮的腌臜货色藏在哪儿?
老娘花了那么多钱送你念了几年学堂,不是为了让你跟老娘做对的!
你要是觉得你爷奶组里那一群卖儿卖女的赌棍是好人,你以后跟着他们混。你别吃我做的饭,别上你外婆家去吃肉,丢人现眼的样子跟那群人简直是一模一样。
你又不姓林,是我们林家的东西,不亏心呐?!”
盼弟看着跟婆家一心却来指责自己不对的儿子,只觉得寒心,她维护的利益几乎全是自己儿女的,结果这群小白眼狼却反过来说是自己坏了他们族的名声,那干脆就不要好了!
“姓牛的!你给我出来,老娘要跟你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