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事了-《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小许氏如今儿子得力,每隔一年就会派人送东西回来一趟,既看顾家里,又给自己送孝敬,女儿就在跟前,身上的诰命也是十里八乡的独一份,再没有当年差点失去孩子的心如磐石,此刻看着跪在地上哭着求自己的李氏,心到底软了下来,好歹这些年,盼弟也在自己跟前尽过孝心的。

  想到这里,小许氏让白妈妈帮着扶着李氏起来。

  “你放心吧,既然是咱们家占了理,就不可能让人欺负了去。不然,大秦的律法都不会放过这窝畜生!”

  听了小许氏的话,李氏这才放下心来。

  县衙开堂,牛家的案子正式开始审理。

  县城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只要能来围观的都来了。

  不是他们来看热闹,而是好奇。

  谁家能养出这种蠢笨不如畜生的子女,竟然能为了村里隔辈儿的侄子卖掉自己的亲重孙辈,还一家子偷人家女方的嫁妆。

  “真不要脸!”

  “你骂的太早了,接着往下听,还有更值得你骂的地方呢。”

  有跟牛家是邻居的人听到围观不知情的群众在一开始就骂了起来,赶紧劝他先省点力气,后头还有更让人生气的地方呢。

  等到大花小小的尸身被抬到堂上的时候,县衙外头的人群彻底炸开了锅。

  “这样的畜生不如的东西竟然也能被称作是人?

  小孩子先是被砸断了腿,然后被卖到了那种地方,小小年纪还什么都不懂呢,竟然就被人糟践死了。

  牛家的人真该死啊!”

  这话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很快,县衙外头的人都强烈要求按照律法对牛家这一群人处以极刑。

  牛老头,牛老太吓得互相推脱。

  “大人,老妇只是听从自己的丈夫的话行事,老妇并非姓牛,如何能做得了他们牛家的主?”

  “放屁!明明是你说的,大孙媳妇的嫁妆不肯让咱们动,就给她点教训,本来是想弄死大花的,结果把大重孙子给弄死了!

  如今讨债的上门也是你非要说把大花卖了,肯定就能换回钱来,我才同意的。

  你怎么都推到我身上来了?!

  大人不能偏听这老婆子的一家之言呐,她是为了。。。”

  “肃静!”

  惊堂木一拍,大堂里的人瞬间安静了下来。

  “你们家也欠了钱?”

  “回太爷的话,欠钱的是小人的堂兄牛大胆一家。

  只因小人没有生育能力,所以才让当年才让妻子跟牛大胆这种生了小儿。

  牛大胆捏着这件事,要求小人要帮他们家把债还上,小人无奈只好。。。

  大人,小人并没有想要谋财害命啊。”

  外头围观的人听到这话顿时炸开了锅。

  “啥?都知道自己孩子是怎么来的,竟然还能让人家住进自己家里?!”

  “不知道该说他心大,还是该说他不要脸。”

  县太爷也是头一回听说这事,略微一思索,拍了惊堂木又问了起来。

  “牛福根,本官问你,你可知你生父是谁?”

  牛木匠在底下跪着看了一眼自己前头跪着的爹娘,咬了咬牙打算说不知道,结果因为这么一含糊就让县太爷猜到了真相。

  “牛福根,本官再问你一遍,你究竟知不知道?不可说谎。”

  “草民、草民知道。

  草民知道牛大胆是草民的生父。”

  这话让牛老头听了,顿时如遭雷劈,难以置信的回头看着自己疼爱的儿子,声音哆嗦的问了一句。

  “福根儿,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娶媳妇后回村的时候,娘和大胆儿叔在祠堂后头的空房间里那啥,让我给听见了。

  然后娘就告诉我了。”

  牛老头:!!!

  “你,你们。。。噗——”

  牛老头最后气得当场吐血而亡,但死归死,后续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审问下去的。

  牛老头一死,其他人被吓破了胆子,有什么说什么,甚至连县太爷没有问的话,也都给倒出来了。

  盼弟的嫁妆被花的所剩无几,牛家现在在县城住的房子和铺子,还有牛家现在没有卖掉的地全部赔偿给盼弟;

  因为盼弟要和离,所以这些东西只判给了她自己。

  “林氏,本官问你,你的这些孩子你可愿认他们?”

  “大人,小妇人不愿,除了长子斧头,其他的都是牛家的好儿孙!

  跟牛家一起欺负小妇人和长子夫妻两个,小妇人不愿拆散他们,也不想要不跟自己一心的儿孙。

  既然长子夫妻愿意奉养小妇人,小妇人也只愿认他们夫妻两个。”

  盼弟来的时候就已经被劝明白了,如今这日子,她是谁也考不上,只能靠自己,既然长子和长子媳妇儿想得清,愿意跟着自己,那就让他们养老就是了。

  县太爷看盼弟心已决,咬死了,不肯要其他的孩子,再加上受害者的确是牛斧头夫妻俩,问过三人的意见后,便按照秦律处置了牛家的其他人。

  教唆者割舌黥面,脊杖六十后流放到边疆修城墙去;

  通奸者且为主谋者,腰斩。

  其余人等黥面后杖四十流放,所有犯人家产一律抄没,三代之内不得科举,不得经商,不得买卖田产。

  盼弟带着长子长媳回家把那些人的脏东西都丢了出去。

  房契地契已经变成了她的名字,牛斧头却并没有学会木匠的手艺,反而对做饭更加感兴趣。

  如此一来,干脆直接把木匠铺子改成了小吃铺,等到大儿媳生了以后,两口子就在城里卖豆腐,卖小吃和其他的东西。

  或许是因为盼弟的事提了个醒,林丰收和林丰沛哥俩,干脆私底下派人四处打听了其他女儿的处境。

  其实也就剩下了大女儿招弟和小女儿念弟。

  不过也不出所料,两家的日子还算可以。

  “招弟婆家那几个虽然不着调,但有初一在,也不敢闹腾,除了她儿媳妇就掉了两个,也没别的烦心事了。”

  “老二,那念弟呢?”

  “她?哥,她不欺负她婆家那帮的就不错了,就她那脾气,炮仗点起来都没她响。

  上回初一回来,原本还想敲打一下她婆家,结果去了发现她婆家那堆人拿着念弟当祖宗供着,也就没拦着。”

  “念弟最小,在家的时候跟初一相处的也最长,姐弟俩关系自然融洽。

  想弟就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再说还有百寿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迎弟就在京城,离着侯府不远,那姓陈的还得靠着咱们初升官呢,自然不敢轻视了她。”

  “唉,盼弟这丫头也就只会窝里横,到了婆家跟个小媳妇儿的受了这么多年气,也不知道回来告状。”

  “现在她翻身当家做主都在县城,你没事的时候多去看看她。

  当爹的去看望自己亲闺女,不会有人说闲话的。

  可若是你不去看她,只怕其他人难免轻视欺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