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云带着兵部尚书,户部侍郎和工部侍郎进了馆驿以后,发现今天馆驿里的人格外的多,格外的热闹,大堂里坐满了镖局的人,甚至还有些穿着普通衣服的人,在他们进来的一瞬间,气氛先是一僵,大堂内安静了下来,随即其他人重新开始热闹了起来。
“子丽,小心。”
“是。”
兵部尚书经历得多,看到这个场面当场就觉得有些不对。
普通人看到他们这个架势,第一反应应该是安定下来,而不是故作镇定,继续大声喧哗。
打头的两个人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至少靠近大堂门口到楼梯口的两排桌子上坐的人全部都右手有茧。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身后的两位侍郎自然也看出些了端倪,毕竟他们的出身也不低。
等到四个人上楼安顿好以后,一起来到了兵部尚书的房间里商议今天晚上应该要注意的事。
林承云是最晚进屋的,同时也是看到大堂里的人依旧熙熙攘攘的盛景的最后一个人。
一进屋,其他三个人几乎同时转头看过来。
“大人们,属下等人观察过,底下的人全部都是会武的,而且口音明显都不是北方人。”
闻言,林承云心中一凛,与三位侍郎交换了个眼神,彼此都明白这馆驿里恐怕暗藏玄机。
随后四人商议出一个主意,然后表面不动声色,带着众人走向自己的房间,各自用饭去了。
饭后,林承云借口出去走走,实则暗中观察那些人的举动。
只见他们三两成群,交头接耳,言语间隐隐提及“时机”“计划”等字眼。
林承云意识到,这背后或许有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
他急忙返回房间,与三位大人商议对策。
兵部尚书提议先摸清对方底细,再想应对之策;
户部侍郎则担心若打草惊蛇,会让对方提前发难;
工部侍郎提出可以利用馆驿的地形布置陷阱。
林承云看着三四个人带来的随从,权衡一番后,决定先派人监视那些人的动向,同时让工部侍郎着手布置陷阱,以防万一;
四个人现在就睡觉,后半夜的时候,早早赶路逃命为上。
“只怕他们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
“有没有这个机会咱们都要以防万一,路上的行程不能耽误,只怕剩下的路还有的熬啊。”
“只可惜临走的时候不能带太多的人,否则,怎么会如此畏手畏脚?”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路上赶路的时候,除了咱们四个,尽量不要把消息跟任何人提起。
身边近侍也不要说。
能这么精准的等在这儿,恐怕咱们的队伍里也有内因。”
“不太可能吧?咱们四个走的时候,带的全都是家里的心腹,若是路上就已经透露消息,那就只能说明他们在都城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收买了。
那时候咱们收到圣旨就即刻出发了,不可能这么快呀。”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他们的人,但是混成了咱们的心腹呢?”
“那岂不是。。。”
“不然这样,咱们跟底下的人说卯正一刻(6:15)的时候,打算就出发。
其实咱们寅初一刻(3:15)就走。
临时通知的时候,一定有人会想方设法的闹出动静来,到时候直接除掉他就是了。”
“也好,等脱离了危险,老夫说什么也要好好的睡一觉,太累了。”
“那咱们就先各回各屋睡觉吧。”
“好。”
林承云此刻把自己的警报拉到了最大,他甚至都在怀疑跟他来的三个人里是不是有人是内应,毕竟作为穿越者,遇上这种事儿也算正常。
很不幸的是,并没有!三位大人都是铁杆的保皇党,忠于国家,绝不反叛。
幸运的是,因为他们的提前出发,馆驿里的那群人并没有及时响应,等到收拾利索召集人马以后,一行人早就骑马,扬长而去了。
越往西边走,风雪越大。
一行人被风裹挟着血狠狠的抽在脸上,只觉得自己面颊疼痛发痒。
马匹吃得饱饱的,一路昼夜不停,直到太阳出来了,大家伙才勉强停下来找了个山洞,躲了进去。
“总算是能歇一歇了。”
“但愿咱们不要被那群人给追上。”
“先歇一歇吧,提心吊胆一路了,人困马乏,还是要提前。。。”
兵部尚书的话没说完呢,就看到手底下的人急匆匆的跑进来了。
“大人,属下往前探查80里处有一伙巡逻队。”
“巡逻队?
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非驻军地,哪来的巡逻队?”
“你跟巡逻队搭上话了吗?”
“属下……
属下上前跟对方攀谈了几句。”
完了。
四个大人心里第一时间同时浮现了这两个字。
“诸位大人,属下是看对方的盔甲乃是军中制式,兵部曾经有明文规定,凡是军中志士的盔甲都需要按照兵部的规格制作。
属下绝不可能认错的。”
现在不是认错不认错的问题,是对方会武,很有可能杀人夺盔甲的问题。
“三位大人,我这属下实在是蠢笨无能,只怕咱们四人要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了。”
“全听老大人吩咐。”
兵部尚书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头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对于这种事,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家常便饭,所以很快就安排好了。
四人在队伍里各自挑了一个心腹,每个人都揣着他们四人写的一封信,内容都是一致的,然后让他们躲在山洞里的各处,在暗处追踪,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只要有一个人逃出去了,就是成功的。
四人听话后,揣好信件,然后依照嘱咐躲了起来。
兵部尚书则是带着其他人一起朝着发现巡逻队的地方走过去。
“大人,属下。。。”
“莫要多言,若此事过了,也就罢了。
若是真因为你,导致我们一行人命丧于此,那。。。
也罢了。”
老尚书穿戴整齐走在最前头,拉着带路的人,誓要做先锋,死,他都要死在别人的前头。
“子丽,小心。”
“是。”
兵部尚书经历得多,看到这个场面当场就觉得有些不对。
普通人看到他们这个架势,第一反应应该是安定下来,而不是故作镇定,继续大声喧哗。
打头的两个人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至少靠近大堂门口到楼梯口的两排桌子上坐的人全部都右手有茧。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身后的两位侍郎自然也看出些了端倪,毕竟他们的出身也不低。
等到四个人上楼安顿好以后,一起来到了兵部尚书的房间里商议今天晚上应该要注意的事。
林承云是最晚进屋的,同时也是看到大堂里的人依旧熙熙攘攘的盛景的最后一个人。
一进屋,其他三个人几乎同时转头看过来。
“大人们,属下等人观察过,底下的人全部都是会武的,而且口音明显都不是北方人。”
闻言,林承云心中一凛,与三位侍郎交换了个眼神,彼此都明白这馆驿里恐怕暗藏玄机。
随后四人商议出一个主意,然后表面不动声色,带着众人走向自己的房间,各自用饭去了。
饭后,林承云借口出去走走,实则暗中观察那些人的举动。
只见他们三两成群,交头接耳,言语间隐隐提及“时机”“计划”等字眼。
林承云意识到,这背后或许有一场针对他们的阴谋。
他急忙返回房间,与三位大人商议对策。
兵部尚书提议先摸清对方底细,再想应对之策;
户部侍郎则担心若打草惊蛇,会让对方提前发难;
工部侍郎提出可以利用馆驿的地形布置陷阱。
林承云看着三四个人带来的随从,权衡一番后,决定先派人监视那些人的动向,同时让工部侍郎着手布置陷阱,以防万一;
四个人现在就睡觉,后半夜的时候,早早赶路逃命为上。
“只怕他们不会给咱们这个机会。”
“有没有这个机会咱们都要以防万一,路上的行程不能耽误,只怕剩下的路还有的熬啊。”
“只可惜临走的时候不能带太多的人,否则,怎么会如此畏手畏脚?”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路上赶路的时候,除了咱们四个,尽量不要把消息跟任何人提起。
身边近侍也不要说。
能这么精准的等在这儿,恐怕咱们的队伍里也有内因。”
“不太可能吧?咱们四个走的时候,带的全都是家里的心腹,若是路上就已经透露消息,那就只能说明他们在都城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收买了。
那时候咱们收到圣旨就即刻出发了,不可能这么快呀。”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他们的人,但是混成了咱们的心腹呢?”
“那岂不是。。。”
“不然这样,咱们跟底下的人说卯正一刻(6:15)的时候,打算就出发。
其实咱们寅初一刻(3:15)就走。
临时通知的时候,一定有人会想方设法的闹出动静来,到时候直接除掉他就是了。”
“也好,等脱离了危险,老夫说什么也要好好的睡一觉,太累了。”
“那咱们就先各回各屋睡觉吧。”
“好。”
林承云此刻把自己的警报拉到了最大,他甚至都在怀疑跟他来的三个人里是不是有人是内应,毕竟作为穿越者,遇上这种事儿也算正常。
很不幸的是,并没有!三位大人都是铁杆的保皇党,忠于国家,绝不反叛。
幸运的是,因为他们的提前出发,馆驿里的那群人并没有及时响应,等到收拾利索召集人马以后,一行人早就骑马,扬长而去了。
越往西边走,风雪越大。
一行人被风裹挟着血狠狠的抽在脸上,只觉得自己面颊疼痛发痒。
马匹吃得饱饱的,一路昼夜不停,直到太阳出来了,大家伙才勉强停下来找了个山洞,躲了进去。
“总算是能歇一歇了。”
“但愿咱们不要被那群人给追上。”
“先歇一歇吧,提心吊胆一路了,人困马乏,还是要提前。。。”
兵部尚书的话没说完呢,就看到手底下的人急匆匆的跑进来了。
“大人,属下往前探查80里处有一伙巡逻队。”
“巡逻队?
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非驻军地,哪来的巡逻队?”
“你跟巡逻队搭上话了吗?”
“属下……
属下上前跟对方攀谈了几句。”
完了。
四个大人心里第一时间同时浮现了这两个字。
“诸位大人,属下是看对方的盔甲乃是军中制式,兵部曾经有明文规定,凡是军中志士的盔甲都需要按照兵部的规格制作。
属下绝不可能认错的。”
现在不是认错不认错的问题,是对方会武,很有可能杀人夺盔甲的问题。
“三位大人,我这属下实在是蠢笨无能,只怕咱们四人要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了。”
“全听老大人吩咐。”
兵部尚书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头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对于这种事,年轻的时候实在是家常便饭,所以很快就安排好了。
四人在队伍里各自挑了一个心腹,每个人都揣着他们四人写的一封信,内容都是一致的,然后让他们躲在山洞里的各处,在暗处追踪,如果真的出了问题,只要有一个人逃出去了,就是成功的。
四人听话后,揣好信件,然后依照嘱咐躲了起来。
兵部尚书则是带着其他人一起朝着发现巡逻队的地方走过去。
“大人,属下。。。”
“莫要多言,若此事过了,也就罢了。
若是真因为你,导致我们一行人命丧于此,那。。。
也罢了。”
老尚书穿戴整齐走在最前头,拉着带路的人,誓要做先锋,死,他都要死在别人的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