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服错药了-《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

  墨卿尘瞧着慌张的两人,有些不解。

  他站起身来。

  他比宋怀还要高大,说话的时候没有往日的冷厉,就连投在地毯上的影子,也多了丝柔和的意味。

  他看向沈令仪。

  “这药本王吃了。本王信你。”

  沈令仪的为人,他很清楚。

  她能冒着死的危险,在陆藏锋眼皮子底下,给他报信。

  她怎会害他?

  况且,她是他的人。

  她签了效忠书。

  宋怀却一副恨不得自己死的神情,“王爷...”

  “少啰嗦!”

  宋怀被自家王爷吼得一愣,手里的那张写着用药说明的字笺,差点脱手而出。

  不是啊!

  他不是担心药里有毒。

  是王爷服药的方法不对。

  这种解毒丸,极其珍贵,能解毒,是因为它本身也带一定毒性。

  服用解毒丸,有严格的要求。

  用不好,是会死人的。

  甄青崖的用药说明上,写的很清楚。

  九转生灵丸,可解百毒,但也有风险。

  切记不能用茶水送服,若用了茶水,便会在半个月内吐血不止,气若游丝。

  只能用黄酒分次送服。

  这是一味猛药,不能一次全服完。

  宋怀知道自己说什么,自家王爷也听不进去了。

  只好祈求地看着沈令仪,向她求助。

  沈令仪知道宋怀这个人,很是谨慎,其实这张用药说明,不仅是给墨卿尘看的,也是给宋怀看的。

  她怕宋怀不相信自己,到时候墨卿尘吐血,他会认为是自己毒害王爷。

  沈令仪思索了一下,还是垂下肩膀,斟酌着用词道,

  “王爷,宋怀是想说,这药不能一次性服用,同时,也不能用茶水送服。因为茶会加大这颗丸药的药性,您会一次性吐出所有毒血。然后,失血过多,整个人气若游丝。”

  毒是解了。

  但是毒血也是血。

  一下子全清除掉,人的身子,也会垮。

  若是挺不过来,也会死。

  不过,她没敢说。

  墨卿尘:“......”

  他十岁时,先帝中毒,突然病重。

  人人都传是他和他母妃勾结,毒害先帝。

  于是,他便被父皇扔到了东疆。

  开始,他只以为东疆苦寒,吃些环境的苦便罢了。

  没想到,东疆的主帅已经不是父皇指定的周穆将军,而是悄悄换成了皇兄的三舅舅杜戍。

  杜戍的目的就是要杀掉他。

  故意授意部下对他百般折磨与虐待。

  有一次冬季演武,杜戍故意派十一岁的他,孤身前往有野狼出没的山谷,传递军令。

  归来时,他遭遇了野狼群的伏击。

  他侥幸杀掉了野狼。

  同时,一支淬了毒的短箭,射入他的肩胛,再向下两分,便会射进他的胸口。

  他看清了来人,是杜戍的部下。

  他拼死逃回大营时,已是失血过多,唇色青紫。

  杜戍并不给他请医,他一个人蜷缩在冰冷的营房,凭着意志硬扛过剧毒和高烧,在鬼门关前挣扎了三天三夜,才捡回一条命。

  直到,他十三岁生日那天,亲手杀了杜戍,掌控了东疆。

  细想想,自那之后,他就偶尔会心口痛。

  想来,毒箭上的毒就是‘缠心丝’?

  “若是吐点血就会死,本王早死无数回了。”

  沈令仪:“可是我们都很担心您的身子...”

  墨卿尘一愣,从十岁起母妃死后,还没有女子担心过他。

  他心头酸涩,眸子也忽然柔和下来,俯视着沈令仪的侧脸,低声问道,

  “什么时候会发作?”

  沈令仪仔细看过那张用药说明,“可能半个月左右。”

  墨卿尘眸中闪过精光,“再过半月,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皇兄会派人替他亲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会赏‘龙食’。”

  沈令仪听着这几句话,看似与半月毒发无关,但她琢磨过味来,突然心头一颤。

  墨卿尘打算在宫里‘毒发’,把事情闹大。

  她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把京畿那件事,告诉墨卿尘。

  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王爷,这个药的发作时机不可控,若是在宫里‘毒发’,需得多加小心,别叫人拿住把柄。”

  “自然。”

  宋怀看着他面前的这一对儿璧人,明明样貌都是赏心悦目,看了就让人欢喜。

  可这心眼儿,是真多啊。

  他才反应过来什么事,这二人连计划都做好。

  该说不说,这沈大姑娘和自家王爷算是旗鼓相当的水平。

  他有些期待,自家王府,能快些有个女主人了。

  沈大姑娘,你该和离了。

  “王爷,有件事,需得您拿个主意。”

  沈令仪将傅临舟与大皇子前往离盛京二百里处京畿的消息,告诉了墨卿尘。

  “他们已去了三日了。”

  她心中沉重,想起前世此时,那片丰饶之地正遭逢大劫。

  阳春三月,本该是禾苗青翠的时节,一场罕见的虫害却骤然爆发,虫害泛滥,千里沃野变成不毛之地。

  这绝非寻常天灾。

  京畿重地,王朝粮仓,一旦绝收,后果不堪设想。

  顷刻间,米贵如金,饿殍载道,无数流民如同绝望的潮水般涌向盛京,动摇了国之根本。

  皇帝的外祖杜家,和永昌侯府联手,借机搅动朝局。

  皇上派大皇子去京畿治理虫害。

  这次治理颇为有效。

  消息传回盛京,朝堂之上,大臣们皆赞大皇子体恤民情,贤德有才。

  市井之间,百姓们也交口称赞他仁厚。

  一时间,大皇子墨琨贤名远播。

  皇上借此,将他立为太子。

  一时风光无两。

  而,跟着他办事的傅临舟,也同样得到了夸赞,成功接手了沈家的兵权,一跃成了皇上和墨琨身边的能臣、近臣。

  “眼下,墨琨几次被压得抬不起头。皇上为何让他寒冬时节,带着人去了京畿,盛产粮食最多的富饶之地?”

  墨卿尘闻言,眸光一凛。

  沈令仪走的时候,墨卿尘叫住了她。

  两名侍女捧着几个精美的锦盒悄无声息地进来,放在一旁的桌上。

  墨卿尘抬了抬下巴:“打开看看。”

  沈令仪微怔,依言打开第一个最大的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