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家人迎接-《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

  这一趟差事,表面上是山匪拦截,意思抢粮草。

  实则,就是大皇子和傅临舟,从永昌侯的军中调集的人马。

  目的就是让他差事失利,除掉他。

  “这次回来,我将那个副将带了回来。也让他签了认罪书。”

  他还派人救出了这个副将的家口,只要他咬死是傅临舟和大皇子指使的,他的家口由定北侯府养。

  以他一命,换全家平安。

  这笔账,谁都会算。

  就算这个副将不认,他也会把这件事,硬栽到傅临舟头上,然后,再慢慢扣到大皇子头上。

  他都提前做了安排。

  沈令仪思索:“墨琨如今还被关押在刑部大牢,有了此桩事,王爷的心愿就达成了。”

  今朝抬头:“大姐姐,珩王派兵去郴州,是不是你去求他的?”

  沈令仪觉得这件事情,她不能揽功。

  但实话告诉了今朝。

  今朝对姐姐只身一人,前往慈恩寺,在陆藏锋的眼皮底下,给墨卿尘报信的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啧啧了半晌,只觉得换他是想不到这样绝妙的主意的,成功救了墨卿尘,还全身而退。

  不由得更尊敬姐姐,“姐姐,珩王中了毒,我想去看看他,顺道感谢他。”

  不论是为了他出兵付出郴州救自己,还是几次帮姐姐。

  他都该去谢谢珩王。

  谢他是次要。

  主要是他想清楚了,他要站队珩王。

  他自小便崇拜珩王。

  文韬武略样样出色。

  这样的主子,他跟着不亏心。

  他这样说,沈令仪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姐弟二人眼光都一样独到。

  心照不宣罢了。

  “应该的。”她直接点明了,“朝朝,自古权势争夺,没有不见血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爹就是死在仁义忠厚上。姐姐希望你,踩着尸身白骨爬上去,护住沈家。”

  爹的死,看似是永昌侯做的。

  但若没有皇帝授意,他岂敢迫害主将,迫害功臣?

  只有选对了主子,跟对了人,才能得到保障。

  姐弟二人说妥了。

  也到了定北侯府。

  马车在定北侯府门前稳稳停住。

  沈今朝率先跳下车,转身小心翼翼地扶下沈令仪。

  他处处周到。

  希望能弥补姐姐在定北侯府受过的委屈。

  侯大门是敞开的,门房仆役们个个面带激动,规规矩矩地分立两侧。

  热情地喊:“恭迎大姑娘归家。”

  连称呼都未变。

  不等沈令仪反应过来,门内便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

  率先出来的是祖母沈老太君,由二婶阮氏和堂妹沈若晴扶着。

  “我的仪儿!我的心肝肉!”

  沈老夫人未语泪先流,松开阮氏的手,颤巍巍地紧走几步,一把将刚要行礼的沈令仪紧紧搂在怀里,枯瘦的手,一遍遍抚摸着她的后背,

  “回来了,回来了就好!是祖母瞎了眼,当初不该应下那门亲事,让你受了这天大的委屈...”

  沈令仪鼻尖一酸,强忍的泪水终于滚落,埋在祖母熟悉的温暖怀抱里,她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可以撒娇依赖的小女孩。

  “祖母,孙女好好的回来了。日后,就在府里守着您,孝敬您。”

  阮氏在一旁也拿着帕子拭泪,又是心疼又是欣慰:

  “好了,母亲,仪儿回来是天大的喜事,快别站在风口里说话了。仪儿折腾这一通,定然累了,快进府歇歇,暖暖。”

  穿着鹅黄绫袄的沈若晴,眼睛红红地看着沈令仪,“大姐姐,今日起,就是你的新生,妹妹替你高兴。”

  沈令仪看向她们,心中暖流涌动。

  这才是她的家,她的根。

  沈今朝看着这一幕,眼眶也有些发热,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祖母,二婶,幸不辱命,我把大姐姐接回来了!你们快陪大姐姐进去安顿,我还需即刻入宫复命,向皇上禀明郴州的差事。”

  众人这才想起,今朝也是今日回来的,虽叫人提前送了信,但他们再一见到他,还是吃了一惊。

  今朝长高了。

  性子也更稳了。

  老夫人心里高兴,这才松开沈令仪,拉着她的手不住点头:“好,好,正事要紧。家里都安顿好了,你且去吧。”

  沈今朝又看向沈令仪,眼神坚定,低声道:“大姐姐,我去了。”

  沈令仪颔首,目送弟弟翻身上马,带着亲兵朝皇城方向疾驰而去。

  阮氏亲自扶着老夫人,沈若晴则乖巧地挽住沈令仪的另一只手臂,一行人簇拥着她往府内走去。

  穿过熟悉的抄手游廊,径直走向她未嫁时所居的宁安院。

  一入院门,沈令仪便怔住了。

  院中打扫得一尘不染,她出嫁前最爱的几株红梅正凌寒绽放,幽香浮动。

  廊下挂着她喜欢的竹风铃,微风过处,叮咚作响。

  推开正房的门,屋内陈设竟与她出嫁前一般无二。

  她惯用的床幔纱帘,是她最爱的浅粉色。

  窗边软榻上铺着她喜欢的雪狐皮垫子,临窗大画案上摆放着那套她用了多年的雨过天青瓷茶具。

  连多宝阁上那些小摆件的位置,都未曾变动分毫。

  “知道你今日要回来,你二婶昨日就带着人亲自来收拾布置的,说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老夫人拍着她的手,语气慈爱。

  阮氏笑道:“你的嫁妆箱子送回来,我都让人直接抬进库房了,单子在这里,一件不少。”

  她将一叠清单塞到沈令仪手中,“往后啊,你就安安稳稳地住着,这里才是你的家。”

  正说着,几个婆子丫鬟端着各色物什进来。

  有刚熏好的,带着淡淡松木香的锦被。

  有小厨房刚做好的,沈令仪自幼爱吃的几样精致点心和一盅炖得恰到好处的血燕。

  更有几个丫鬟捧着满满一篮金黄饱满的蜜橘进来。

  老夫人指着那篮橘子说:“这是你父亲旧部从南边快马加鞭送来的,统共也没多少,大家都分了些,剩下的都给你拿来了。你以前就最爱吃这个,在傅家那起子地方,怕是难得尝到这样时令新鲜的。快,给大姑娘剥一个尝尝。”

  沈若晴抢着亲手剥给大姐姐吃。

  沈令仪接过沈若晴亲手剥好的橘子,放一瓣在口中,清甜冰凉的汁水在舌尖化开,一直甜到了心里去。

  这种被家人毫无保留地宠爱,珍视的感觉,将她最后一丝在傅家沾染的阴霾,也驱散了。

  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幸福。

  老夫人看着她脖颈上那道刺目的淤青,心疼得不行。

  却怕惹她伤心,强忍着没问,只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

  “你回来了,咱们家才算又团圆了。只是这日子怕是难得清静。前儿收到信,你三婶带着你四妹妹和你三弟,不日就要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