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逼他们妥协,赔罪-《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

  陈潭如愿负责陈灼的案子。

  陈潭接过案子,便故意制造声势,叫人去慈恩寺多方面取证。

  又单独提审陈灼和沈若晴,同时提审随从。

  最终此案定性为,陈灼是酒后失态,才与沈若晴起了争执。

  而沈若晴被也不无辜,她出言不逊,侮辱永昌侯府,才引起争端。

  将陈灼故意杀人和仗势行凶,扭曲为双方仆从互殴,定北侯府的仆从防卫过当,失了水准,才死亡。

  把陈灼提剑刺伤沈若晴,定性为,混乱中沈若晴自己撞到了剑上,造成误伤。

  鉴于沈若晴被关了几天,永昌侯府赔银一千两,作为抚慰。

  同时,陈灼饮酒误事,为永昌侯管教不严,杖责三十大板,以示惩戒。

  最终,把此案定性为,一场口角之争,引发的互殴悲剧,双方都有责任。

  永昌侯还假模假样,提出,他再额外赔给沈家三千两银子,全当买下定北侯府的五条人命。

  他们父子,把管教不严的事情,揽到自家头上,摘清了淑嫔和大皇子。

  还多赔银,为自己赢得好名声。

  永昌侯夫人,也觉得陈潭处理得很妙,对得起她挨家拜访,送出的重礼。

  这次,永昌侯府不但洗清了全家的名声,陈灼也不会成为恶霸,最多会被骂喝了几杯驴尿,不知天高地厚。

  年轻人,哪个没狂傲过呢?

  但他们还没来得及庆祝,事情就再次脱离了他们的掌控。

  审判结果,在朝野上下掀起滔天巨浪。

  先是那群宫学的小少年们,往永昌侯府的门楣,扔臭鸡蛋。

  大骂永昌侯府,甚至写下“十问大理寺”“论律法扭曲谁最强”等尖锐文章。

  痛斥陈潭包庇兄长,指鹿为马,曲解律法,人伦丧尽,不配为官。

  这件事情影响甚广,市井的百姓人心惶惶,连定北侯府的人都被欺压至此,何况他们这些平头百姓。

  那些曾经的冤案、错案,全被翻了出来。

  逼得陈潭不敢出门。

  无法再去大理寺。

  此事,再次变了味道。

  皇上无法,只好再次召见沈今朝。

  传话的印公公来了定北侯府。

  沈今朝接旨。

  却推托家中两个长辈,都病重。

  孝心,忠心两难全。

  不能觐见。

  “皇上曾言,大理寺判案,有他们自己的章程,到时候一旦定案,便无更改之机了。臣牢记皇上教诲。”

  印公公脸都黑了。

  当时皇上说这番话的时候,他就在场。

  可小定北侯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留,也着实倔强了些。

  “小侯爷,此案,皇上也觉得有些不妥,故派咱家来宣您,重新商定,您看...”

  再说,三姑娘还在牢里。

  最后着急的,还是你们。

  “您请回吧。”

  沈令仪从外面进来。

  印公公像看到了救星,几步迎上来,“沈大姑娘,此事皇上夹在中间,属实为难,小侯爷就算赌气,也不该在此时。”

  沈令仪不慌不忙,“印公公,我三妹妹是受害者,却被无辜关押多日,家中两个长辈皆着急上火,病倒了。”

  “我们府上的护院是护送三姑娘去上香的,他们手无寸铁,如何去‘互殴’几十个持刀持剑的护卫?还有三妹妹她是武将世家出身,她又如何会撞上陈灼的剑?”

  “连我一个宥于深宅的妇人,都能看明白的问题,大理寺居然审不明白?”

  “大理寺藏污纳垢,蒙骗皇上,怕是会寒了下面人的心。”

  她话说得清楚有条理,但不苟言笑,自带威压。

  沈今朝怒,但声音稳,“永昌侯府就这么欺负我们沈家的人?”

  印公公跟着皇上多年,仍然抵不住威压,额头冒汗。

  但他是个人精。

  这姐弟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句句不提皇上不公,但句句在表达不满。

  此事,要压下来,绝不容易。

  他很快回了宫,回禀皇上。

  皇上头痛。

  弹劾永昌侯府的折子,从没停过。

  季家季璃的折子,这次直指陈潭。

  永昌侯夫人给大理寺卿,和其他少卿,送了重礼。

  连名目都列好了。

  往轻里说,这是行贿!

  往重里说,这是结党营私!

  这些罪名落实下来。

  大皇子有个这样的外家,将来,他休想再登上宝座。

  皇后来了御书房。

  “皇上,要想护住大皇子,必先平民愤。”

  皇上抬眸看她,她竟不藏私,还站在大皇子的角度,护着他。

  他的头没那么疼了,叫她坐下说。

  “您在朝堂上,当众表明态度,叫永昌侯亲自接了三姑娘出来,带着陈灼去定北侯府赔罪。”

  皇上沉吟。

  皇后又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先皇教给您的。”

  一个激起民愤,不能主持公道的皇帝,在道义上就失去了统治资格。

  会成为朝臣和百姓,攻击他的最好借口。

  皇帝一下子被点醒了。

  他最近,被大皇子的事情,打乱了思绪。

  乱中出错。

  皇后才是他的好帮手,已经几次助他,出了深潭。

  “您需要作出选择。”

  一边是犯罪的勋贵,一边是整个统治秩序的稳定。

  皇上选择后者。

  皇上呵斥永昌侯夫人,让她抄写佛经静心,同时禁足三个月,不得出门。

  又命永昌侯亲自接出沈若晴,亲自将她送回定北侯府。

  又派了两个锦衣卫,押上陈灼。

  叫印公公监督,一同去了定北侯府。

  本想,也押上陈潭。

  但百姓堵在门口,谩骂声淹没了侯府,陈潭一露面,但被扔臭鸡蛋,实在狼狈。

  永昌侯府又得了命令,万不敢伤害这些百姓。

  只能由着他们胡闹。

  永昌侯只盼望,快些解决定北侯府的麻烦。

  定北侯府。

  沈令仪在外院待客的明堂,见了他们。

  她一见到沈今朝接了沈若晴回来。

  立马拉了沈若晴的手,叫她喝些热茶。

  沈若晴又哭了一番,“大姐姐,我的贴身丫鬟...我回了府,再也见不到碧桃姐姐了...还有那些护院,他们何其无辜。”

  哭声很有感染力,周围的丫鬟都不由落泪。

  连印公公也有些动容。

  定北侯府确受了委屈。

  沈令仪就这样晾着他们。

  安抚好了沈若晴,叫青鸢先带她回去沐浴,去去晦气。

  沈若晴走后。

  沈令仪说自家妹妹受的委屈,“我三妹妹无故遭了难,受了伤,还被关押这么多日子,实在受苦了。”

  她请印公公坐。

  印公公哪敢坐?

  他是监督永昌侯来赔罪的。

  他给永昌侯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