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补充人力-《领主:从种田开始的无限堡垒》

  凛冬的寒风卷过西原新拓的荒土,将翻垦出的黑泥冻成坚硬的土块。简易码头上,最后一批建筑木料正从主领地的货船卸下。了望塔的骨架在灰蒙蒙的天际线上立起,像一具未完工的骷髅。张仲裹紧厚重的皮袄,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他望着这片辽阔却空旷的沃野,眉头紧锁。

  问题核心: 西原规划已定,蓝图恢宏——专业的农业与林业城镇,未来的粮仓与林场。但眼下,除了冻土、荒草和几栋孤零零的营房,这里几乎一无所有。最缺的,是人。开垦、种植、伐木、建造、防守……一切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主领地人口已近饱和,抽调500人已是极限,对于400平方公里的西原,无异于杯水车薪。

  【资源盘点】:

  * 军功点: 71点(扣除购地200点后)。购买一张最基础的“小型人口移民券”(100人)需50军功点,且引入的是普通流民,技能随机,不符合“专业城镇”对农、林技工的需求。高阶的“定向技术移民令”价格昂贵,军功储备根本无力承担。

  * 信用点: 85,500点。这是一笔可观的流动资产。

  * 结论: 军功捉襟见肘,信用点相对充裕。

  李维的精神感知扫过资源面板,目光落在“信用点”的数字上。旋即,他调出了宇宙意志网络中的一个阴暗角落——标记着【灰色渠道·生物质资源市场】的加密入口。这里,通常被称为 “奴隶市场”。

  【灰色市场·快速浏览】:

  光幕上充斥着冰冷而直白的条目,配图往往模糊或打码,但描述却赤裸得令人不适:

  * 【匿名卖家A】: “出健壮矿工(男性) 50名!来源:XL9111(资源枯竭矿星)!价格:300信用点/人!【备注:耐操,听话,死伤不赔】”

  * 【匿名卖家B】: “农奴家庭(带技能) 20户(约100人)!来源:丰饶平原(破产农场)!价格:500信用点/户!【备注:会种麦/修渠,携带简单农具】”

  * 【‘链枷’商会(认证卖家?)】: “批量处理‘债务契约工’(混合) 200人!来源:多领地破产清算!价格:250信用点/人(打包价)!【备注:含少量木匠/泥瓦匠,身体状况良莠不齐】”

  * 【高风险·匿名卖家C】: “‘驯化’沼泽鱼人(半智慧) 30只!价格:150信用点/只!【备注:擅长水下作业/养殖,野性未泯,需严格看管】”

  利弊分析(李维视角):

  * 优势:

  1. 成本低: 信用点支付,单价远低于军功移民。例如,200人仅需5万信用点。

  2. 即买即用: 交割速度快,无需等待宇宙意志审核调度。

  3. 目标明确: 可筛选特定技能群体(如农奴、矿工)。

  * 劣势(风险):

  1. 忠诚度为零: 多为破产、负债或被俘者,充满怨恨或麻木,易生事端。

  2. 健康隐患: 可能携带疾病或暗伤。

  3. 管理压力: 需要极强的管控手段和额外的看守力量。

  4. 道德污点(潜在): 可能影响领地内部凝聚力(尤其对原住民)和外部形象。

  5. 来源不明: 可能卷入未知的领地纠纷或宇宙意志的非法交易打击。

  【决策与指令】:

  短暂的沉默后,李维冰冷的声音在核心室内响起:

  “张仲。”

  “老朽在。”

  “动用信用点。额度:60,000点。”

  “目标:**灰色市场。采购‘债务契约工’(混合)200人 ‘农奴家庭(带技能)’20户(约100人)。总计:约300人。”

  “筛选标准:优先青壮,无明显残疾或传染病迹象,声称有农、林、建筑经验者。”

  “交割地点:西原新码头(隔离区)。

  “要求卖家提供基础健康筛查报告(可验证)。”

  “交割时间:5日内。”

  “哈桑。”

  “吼?”

  “从城防军抽调100人,组建‘西原监工队’。由你直接指挥。”

  “任务:接收、看管新入‘契约工’。制定严厉但非虐杀的管控制度(劳作时间、奖惩、逃跑连坐)。”

  “罗德协助,负责内部秩序巡查。”

  “凯。”

  “在。”

  “在码头设立临时检疫营。所有新到者,强制隔离检疫3日。全面体检,消毒,接种基础防疫药剂(如有)。”

  “发现疫病或重伤者,隔离治疗(价值低者可放弃)。”

  “克莱门特。”

  “静候您的旨意。”

  “准备‘契约皈依’仪式。”

  “内容:强调河湾给予他们‘劳作赎罪’、‘换取新生’的机会。将服从管教、努力劳作与‘获得吾主认可、未来可能解除契约、成为正式领民’挂钩。”

  “初期,恐惧(监工)与希望(皈依) 并用。”

  “柳文清。”

  “在,大人。”

  “加快西原基础工具制造。镐、铲、斧、锯。优先满足新劳力需求。”

  “是。”

  五日后。西原码头隔离区。

  寒风凛冽,河水浑浊。五艘没有任何标识的、船舷布满铁锈的运输船缓缓靠岸。船舱打开,一股混杂着汗臭、霉味和淡淡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三百个身影在监工队明晃晃的刀剑和弩箭监视下,沉默而缓慢地走下跳板。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眼神麻木或闪烁着警惕与恐惧。其中一些家庭单位紧紧靠在一起,护着身边瘦小的孩子。

  凯的医护队穿着防护服,迅速上前,引导他们进入临时搭建的、用粗布围起来的检疫区。消毒药水的味道弥漫开来。哈桑的监工队在外围形成警戒圈,眼神凶狠如鹰。

  张仲拿着账本,与对方一个蒙面的交接人快速清点人数,核对着一份简陋的、用宇宙意志通用语写就的“债权转移契约”。信用点通过网络划转。整个过程冰冷、高效,没有多余的话语。

  李维的精神感知遥遥扫过这片码头。这三百人,像是一批昂贵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活体物资”。他们将是开拓西原的尖刀,也是埋在身边的一颗颗定时炸弹。

  代价: 60,000信用点,100名士兵的长期看守成本,更高的管理风险,潜在的道德争议。

  预期收益: 快速获得300名急需的劳动力,加速西原开发。

  西原的建设,在一种沉重而现实的气氛中,正式拉开了序幕。未来的丰饶之下,注定将浸染着异样的汗水与复杂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