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霜降,北风骤起。才过午时,天色已暗如黄昏。
“这天色不对。”李二狗站在商会门口,望着铅灰色的天空,“小翠,让各分会立即清点库存,特别是粮食和棉衣。”
话音刚落,豆大的雪粒噼里啪啦砸下来。不过半个时辰,府城已是银装素裹。
“掌柜的!”孙铁柱顶着风雪冲进来,“城北贫民区有十几间房屋被积雪压塌了!”
李二狗立即起身:“开仓!取棉衣粮食,组织人手救援!”
这场雪来得又急又猛。到傍晚时,积雪已没过膝盖。商会大院却灯火通明,数十口大锅同时熬着姜汤,成捆的棉衣堆成小山。
“李会长!”知府冒着大雪赶来,“官仓存粮不足,能否请商会相助安置灾民?”
“已经安排了。”李二狗指着后院,“腾出了所有仓库,能容纳五百人。各分会也在就近安置。”
正说着,赵四浑身是雪地跑进来:“二狗兄弟!城南发现一队突厥商旅被困,已经冻伤了好几个!”
众人皆惊。要知朝廷刚与突厥缔结和约,若突厥商人在此出事...
李二狗毫不犹豫:“立即救治!腾出最好的房间!”
老陈头忍不住嘀咕:“救自己人都来不及,还管突厥人...”
“既是商旅,便是同行。”李二狗正色道,“商道之上,不分族类。”
这话让在场的突厥通译热泪盈眶,跪地叩谢。
然而灾情比想象的更严重。午夜时分,各处分会纷纷告急:存粮将尽,柴炭短缺,伤病者越来越多。
“掌柜的,”小翠清点完库存,脸色发白,“咱们的存粮最多再撑三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巡防营送来急报:通往邻县的官道被雪崩阻断,救援物资进不来!
知府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城中存粮不足十日之用...”
满堂寂静中,李二狗突然问:“城中富户的存粮情况如何?”
钱掌柜苦笑:“上午就派人问过了,个个都说自家存粮不多。”
“不对。”李二狗摇头,“王员外家光是粮仓就有三座,怎会无粮?”
他沉思片刻,突然道:“备车,我去拜访王员外。”
深夜的王府灯火通明。王员外见到李二狗,皮笑肉不笑:
“李会长深夜造访,莫非也是来借粮的?不巧啊,老夫家中存粮也只够自家用度...”
李二狗不接话,反而打量厅中陈设:“员外这紫檀木屏风,怕是值千石粮食吧?”
王员外脸色微变:“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李二狗淡淡一笑,“只是想起去年查抄睿王府时,也有这么一架屏风。后来查明,是睿亲王受贿所得...”
王员外顿时汗如雨下:“李会长有话直说!”
“简单。”李二狗正色道,“商会愿按市价购买存粮,并出具凭证,待灾后由官府兑付。若员外不愿...”
他故意顿了顿:“听说新任监察御史最恨为富不仁。”
半炷香后,王员外亲自带着李二狗来到地下粮仓。只见里面堆满粮袋,少说也有万石!
这一夜,李二狗走访了七家富户,“借”到五万石粮食。天亮时,各粥棚重新升起炊烟。
然而就在灾情稍缓时,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有人在灾民中散布瘟疫!
“已经病倒三十多人。”郎中面色凝重,“症状像是...突厥那边传来的恶疾!”
矛头顿时指向突厥商队。愤怒的百姓围住商会,要求驱逐突厥人。
混乱中,一个突厥商人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而死。更可怕的是,照顾他的两个伙计也出现相同症状!
“是他们带来的瘟疫!”
“烧死这些突厥人!”
群情激愤。孙铁柱带人勉强维持秩序,眼看就要失控。
李二狗分开人群,径直走到死者身旁。在众人惊呼中,他竟俯身检查尸体!
“掌柜的不可!”小翠惊叫。
李二狗仔细观察死者指甲,又嗅了嗅呕吐物,突然道:“这不是瘟疫。”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这是中毒!”
众人哗然。李二狗取出银针探入死者喉部,银针瞬间变黑!
“有人在饮食中下毒!”他厉声道,“而且要嫁祸突厥商队!”
经过彻查,果然在厨房抓到投毒者——竟是王员外家的管家!
原来王员外记恨李二狗逼他开仓,故意下毒制造混乱。
案件水落石出,百姓又愧又怒。突厥商队首领拉着李二狗的手:
“李会长今日之恩,突厥商界永世不忘!”
然而危机并未结束。三天后,风雪更猛,气温骤降。连商会储备的柴炭都将耗尽。
“只能拆旧房取柴了。”知府无奈道。
“不可。”李二狗望着漫天风雪,“我倒有个法子。”
他带着工匠来到城外的煤矿——这里因运输不便,一直未被开采。
“用这个。”他展示新设计的雪橇车,“在雪地上运输,反比平时便利。”
果然,煤矿顺利开采。更妙的是,李二狗让灾民以工代赈,既解决了取暖,又给了百姓生计。
腊月二十五,风雪渐息。这场百年不遇的雪灾,在商会统筹下,竟无人冻死饿死。
皇上特旨嘉奖,赐商盟“义商”称号。连突厥可汗都派使者致谢,承诺永久通商。
庆功宴上,赵琰忍不住问:“李会长如何能料事如神?”
李二狗望着院中堆积的雪人,轻声道:“只因我永远记得,多年前那个冬天,我也曾是个无处避雪的乞丐。”
窗外,孩子们在雪地里欢笑。那些曾经濒临绝境的家庭,此刻正围坐在温暖的屋里。
小翠悄悄递上一本名册:“掌柜的,这是雪灾中获救的百姓名单,共三千七百七十九人。”
李二狗抚过一个个名字,眼中闪着泪光。
这一次,他们让所有人明白:真正的商道,能在冰雪中开出温暖的花。
“这天色不对。”李二狗站在商会门口,望着铅灰色的天空,“小翠,让各分会立即清点库存,特别是粮食和棉衣。”
话音刚落,豆大的雪粒噼里啪啦砸下来。不过半个时辰,府城已是银装素裹。
“掌柜的!”孙铁柱顶着风雪冲进来,“城北贫民区有十几间房屋被积雪压塌了!”
李二狗立即起身:“开仓!取棉衣粮食,组织人手救援!”
这场雪来得又急又猛。到傍晚时,积雪已没过膝盖。商会大院却灯火通明,数十口大锅同时熬着姜汤,成捆的棉衣堆成小山。
“李会长!”知府冒着大雪赶来,“官仓存粮不足,能否请商会相助安置灾民?”
“已经安排了。”李二狗指着后院,“腾出了所有仓库,能容纳五百人。各分会也在就近安置。”
正说着,赵四浑身是雪地跑进来:“二狗兄弟!城南发现一队突厥商旅被困,已经冻伤了好几个!”
众人皆惊。要知朝廷刚与突厥缔结和约,若突厥商人在此出事...
李二狗毫不犹豫:“立即救治!腾出最好的房间!”
老陈头忍不住嘀咕:“救自己人都来不及,还管突厥人...”
“既是商旅,便是同行。”李二狗正色道,“商道之上,不分族类。”
这话让在场的突厥通译热泪盈眶,跪地叩谢。
然而灾情比想象的更严重。午夜时分,各处分会纷纷告急:存粮将尽,柴炭短缺,伤病者越来越多。
“掌柜的,”小翠清点完库存,脸色发白,“咱们的存粮最多再撑三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巡防营送来急报:通往邻县的官道被雪崩阻断,救援物资进不来!
知府急得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城中存粮不足十日之用...”
满堂寂静中,李二狗突然问:“城中富户的存粮情况如何?”
钱掌柜苦笑:“上午就派人问过了,个个都说自家存粮不多。”
“不对。”李二狗摇头,“王员外家光是粮仓就有三座,怎会无粮?”
他沉思片刻,突然道:“备车,我去拜访王员外。”
深夜的王府灯火通明。王员外见到李二狗,皮笑肉不笑:
“李会长深夜造访,莫非也是来借粮的?不巧啊,老夫家中存粮也只够自家用度...”
李二狗不接话,反而打量厅中陈设:“员外这紫檀木屏风,怕是值千石粮食吧?”
王员外脸色微变:“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李二狗淡淡一笑,“只是想起去年查抄睿王府时,也有这么一架屏风。后来查明,是睿亲王受贿所得...”
王员外顿时汗如雨下:“李会长有话直说!”
“简单。”李二狗正色道,“商会愿按市价购买存粮,并出具凭证,待灾后由官府兑付。若员外不愿...”
他故意顿了顿:“听说新任监察御史最恨为富不仁。”
半炷香后,王员外亲自带着李二狗来到地下粮仓。只见里面堆满粮袋,少说也有万石!
这一夜,李二狗走访了七家富户,“借”到五万石粮食。天亮时,各粥棚重新升起炊烟。
然而就在灾情稍缓时,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有人在灾民中散布瘟疫!
“已经病倒三十多人。”郎中面色凝重,“症状像是...突厥那边传来的恶疾!”
矛头顿时指向突厥商队。愤怒的百姓围住商会,要求驱逐突厥人。
混乱中,一个突厥商人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而死。更可怕的是,照顾他的两个伙计也出现相同症状!
“是他们带来的瘟疫!”
“烧死这些突厥人!”
群情激愤。孙铁柱带人勉强维持秩序,眼看就要失控。
李二狗分开人群,径直走到死者身旁。在众人惊呼中,他竟俯身检查尸体!
“掌柜的不可!”小翠惊叫。
李二狗仔细观察死者指甲,又嗅了嗅呕吐物,突然道:“这不是瘟疫。”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这是中毒!”
众人哗然。李二狗取出银针探入死者喉部,银针瞬间变黑!
“有人在饮食中下毒!”他厉声道,“而且要嫁祸突厥商队!”
经过彻查,果然在厨房抓到投毒者——竟是王员外家的管家!
原来王员外记恨李二狗逼他开仓,故意下毒制造混乱。
案件水落石出,百姓又愧又怒。突厥商队首领拉着李二狗的手:
“李会长今日之恩,突厥商界永世不忘!”
然而危机并未结束。三天后,风雪更猛,气温骤降。连商会储备的柴炭都将耗尽。
“只能拆旧房取柴了。”知府无奈道。
“不可。”李二狗望着漫天风雪,“我倒有个法子。”
他带着工匠来到城外的煤矿——这里因运输不便,一直未被开采。
“用这个。”他展示新设计的雪橇车,“在雪地上运输,反比平时便利。”
果然,煤矿顺利开采。更妙的是,李二狗让灾民以工代赈,既解决了取暖,又给了百姓生计。
腊月二十五,风雪渐息。这场百年不遇的雪灾,在商会统筹下,竟无人冻死饿死。
皇上特旨嘉奖,赐商盟“义商”称号。连突厥可汗都派使者致谢,承诺永久通商。
庆功宴上,赵琰忍不住问:“李会长如何能料事如神?”
李二狗望着院中堆积的雪人,轻声道:“只因我永远记得,多年前那个冬天,我也曾是个无处避雪的乞丐。”
窗外,孩子们在雪地里欢笑。那些曾经濒临绝境的家庭,此刻正围坐在温暖的屋里。
小翠悄悄递上一本名册:“掌柜的,这是雪灾中获救的百姓名单,共三千七百七十九人。”
李二狗抚过一个个名字,眼中闪着泪光。
这一次,他们让所有人明白:真正的商道,能在冰雪中开出温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