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胤祥回京-《若曦情牵十四,与年氏甄嬛做闺蜜》

  腊月的寒风呼呼吹,若曦感觉这个冬天格外的冷,裹紧了身上的貂裘,往宫里头走,身后的小太监捧着个食盒,里面是她亲手炖的枸杞山药乌鸡汤,康熙这几日偶感风寒,精神不济,若曦特意照着医书寻了方子又给太医瞧过,才炖了这锅温补的药膳。

  “十四福晋来了,您稍等奴才去通传。”王喜守在门外见是若曦,连忙请安。

  片刻后出来,躬身道:“万岁爷刚醒来,十四福晋里面请。”

  若曦接过食盒掀帘而入,地龙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康熙斜倚在软榻上,脸色有些苍白,见她进来,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了些:“你这丫头,倒是会挑时候来。”

  “皇阿玛吉祥。”若曦屈膝行礼,笑着接扬了扬手里的食盒,“听闻您身子不适,儿臣炖了点药膳,方子是给太医瞧过,与您进补有益,想着您往日生病胃口都不好,给您换换胃口来了。”

  “还是十四福晋想得周到,万岁爷这一上午就用了一小碗粥,愁得奴才啊!”李德全连忙接过食盒,打开盖子盛了一碗递到康熙面前。汤炖得浓白,飘着几粒殷红的枸杞,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康熙呷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心口,不由得点了点头:“嗯,味道不错。”

  “那是自然,这可是儿臣守在小厨房,盯着火炖了三个时辰的。”

  康熙被她这副邀功的模样逗笑:“就你嘴甜。说起来,见着你这逗人的模样,朕的病都去了几分。”

  “那敢情好,”若曦眼珠一转,故意拖长了调子,“那儿臣就天天赖在您这乾清宫,给您讲笑话解闷,保管您不出三日就龙体康泰。”

  “你呀你,”康熙被她逗得哈哈大笑,咳嗽了两声,“都当额娘的人了,还这么没正形。弘春要是学你这般,怕是要被胤禵罚抄三字经了。”

  正说着,王喜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道:“皇上,十三爷回来了,正在殿外候着。”

  若曦闻言,连忙起身:“皇阿玛有政务要忙,儿臣先退下了。”

  康熙点点头,刚要挥手让她走,忽然想起什么,叫住她:“等等。上次让玉檀做你的荷花糕,做了几次,总说味道不对,你去瞧瞧,教教她。”

  “是,儿臣领命。”若曦应下,转身退出暖阁。

  若曦径直往玉檀的值房走去,见茶房并无玉檀,问起迎了上来的小宫女。

  "玉檀呢?"

  “福晋吉祥,玉檀姐姐不在,方才听芸香姐姐说,去前院取莲子了。”

  若曦摆摆手,让小太监在原地等着,带着琉璃沿着抄手游廊往前院走。前院的小竹林积了层薄雪,青竹覆雪,倒有几分雅致。刚绕过竹林拐角,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竹林里走出来,正是胤禟。

  胤禟显然也没料到会撞见若曦,脚步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惯常的浅笑:“这不是若曦吗?怎么在这儿闲逛?”

  若曦面上不动声色,屈膝福福身:“给九哥请安,皇阿玛让我来寻玉檀,教她做荷花糕。”

  胤禟点点头,目光在她脸上转了一圈,没再多问,点点头,便带着随从往另一头走去。

  若曦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月洞门后,定了定神,就见玉檀提着个篮子出来,篮子里装着些饱满的莲子。

  “给十四福晋请安。”玉檀见了她,连忙行礼,脸上却有些不自然的红晕。

  “这么多礼做什么?”若曦扶起玉檀。“皇阿玛说你做的荷花糕味道不对,我来教教你。”

  若曦接过篮子,掂量了掂量,“莲子倒是选得不错,记得要入糕点得用温水泡足六个时辰,去芯时要留着那层薄衣,才会有清香不苦的味。”

  玉檀低着头,小声应道:“要不说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