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藏经阁”的选择-《墟界说书录》

  青竹峰,位于青岚谷内门区域东南。山势不算高峻,却灵气氤氲,满山苍翠修竹,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如同天然的韵律。山腰处,几座独立的洞府依山势开凿,掩映在竹影之中,清幽雅致,与杂役弟子拥挤的院落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王浩和阿宁凭玉符找到属于自己的洞府。禁制开启,步入其中,一股远比葬药岭山洞浓郁精纯数倍的天地灵气扑面而来,令人精神一振。洞府内陈设简单却一应俱全:石床、石桌、石凳,角落里甚至还有一个引动地火的简陋丹炉坑。最妙的是,洞府深处引出了一道细细的灵泉,在石槽中叮咚流淌,灵气盎然。

  “嘿,这地方,比那死人岭强了百倍!”阿宁满意地打量着属于自己的地盘,一拳砸在旁边的石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石壁纹丝不动,只留下一个浅浅的白印,防御阵法瞬间亮起又隐去。他丹田内那枚暗金“丹种”微微跳动,贪婪地汲取着充沛的灵气,修复着最后一丝暗伤,也让那股爆炸性的力量感愈发充盈。

  王浩则更关注洞府内壁上天然形成的、有助于凝神静气的细微纹路,以及那眼灵泉的灵气浓度。他破碎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冰冷的数据流在意识中无声流淌:“灵力浓度:外门区域三倍以上。环境因子:稳定,干扰度低。适宜推演与修炼。基础防护阵法:可抵御炼气圆满全力一击。”

  休整一日,稳固境界,适应新居所。次日清晨,两人便离开了青竹峰,目标明确——内门藏经阁。

  藏经阁位于青岚谷核心区域,是一座气势恢宏的七层塔楼。塔身由某种暗青色灵玉砌成,表面流淌着玄奥的符文,隐隐散发出强大的禁制波动,如同蛰伏的青铜巨兽,守护着宗门千百年积累的知识底蕴。

  出示崭新的内门弟子令牌,塔楼底层那扇沉重的、布满符文的青铜大门无声地向内滑开。一股混合着古老墨香、灵木气息以及浩瀚知识沉淀感的独特味道扑面而来。

  踏入其中,眼前的景象让早已在杂役处翻烂了基础手册的王浩,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

  第一层空间极为广阔,一排排高耸入顶、散发着温润灵光的檀木书架整齐排列,如同知识的森林。书架上并非凡俗的纸质书籍,而是一枚枚散发着微光的玉简、一卷卷材质特殊的兽皮卷、甚至还有一些被封印在透明晶石中的奇异符箓残片。柔和的光线从塔顶特殊的阵法中洒落,照亮了空气中缓缓浮动的、肉眼可见的细微灵气尘埃。

  与杂役处那寥寥几个破旧书架相比,此地简直是知识的海洋!只是空气中弥漫的禁制之力也厚重无比,神识探出稍远便感到滞涩,显然有强大的阵法守护。

  一位须发皆白、气息沉凝如渊的老者,闭目盘坐在入口旁的一个蒲团上,如同融入环境的雕塑。他眼皮都未抬,苍老却清晰的声音直接在两人识海中响起:

  “内门藏经阁一层,筑基期弟子可入。神识触碰玉简,可见功法简介与兑换所需贡献点。每人限选两部功法或术法,选定后于老夫处登记拓印。不得喧哗,不得损毁,不得私传。”

  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王浩和阿宁同时感到一股浩瀚的神识扫过自身,如同被无形的目光洞彻。两人心中一凛,知道这位守阁长老修为深不可测,恭敬地行了一礼,便各自分开,走向浩瀚的书架之林。

  王浩的目标极其明确。他缓步行走在书架之间,神识如同无形的触手,谨慎而高效地扫过一枚枚玉简的简介。

  “《流云剑诀》:灵动飘逸,剑势连绵,兑换需一千五百贡献点。”

  “《厚土诀》:主防御,灵力浑厚,兑换需一千二百贡献点。”

  “《百草丹经·卷一》:基础丹道入门,兑换需两千贡献点。”

  琳琅满目,包罗万象。从攻击术法、防御神通、遁术、炼体、炼丹、制符……甚至还有一些偏门的阵法基础、灵兽豢养心得。每一枚玉简都代表着一条可能的修炼路径。

  但王浩的思维冰冷而高效,如同精密的筛网。

  “当前核心需求:弥补炼气期攻击手段单一短板,提升基础战力,巩固筑基境界。”

  “资源限制:仅限两部。贡献点:任务所得及晋升奖励,总计三千点。”

  “长远关联:道基特性(理性推演/守护),‘道说’方向潜在关联(需基础支撑)。”

  很快,他的脚步在一排标注着“剑诀”的书架前停下。神识锁定了一枚散发着淡淡青芒的玉简。

  “《青岚基础剑诀》:青岚谷入门剑诀,化繁为简,重根基,重剑意领悟。包含基础御剑术、三式攻防剑招(刺、撩、格)。兑换需八百贡献点。”

  简介朴实无华,甚至有些不起眼。没有华丽的描述,只有“根基”、“剑意”几个字眼。这正是王浩需要的。他炼气期几乎全靠符箓和短杖近身格斗,缺乏系统的攻击手段。这基础剑诀,虽简单,却正适合筑基初期打牢根基,且与他理性推演、追求精准控制的风格隐隐契合。更重要的是,兑换所需贡献点较低,性价比极高。

  “目标一确认。”王浩心中默念,神识在那玉简上留下一个微不可查的印记。

  他转身,走向另一片区域,目标锁定在“境界感悟”与“灵力运用”相关的书架。这一次,他花费的时间稍长,神识仔细比较着数枚玉简。

  最终,一枚材质普通、简介也异常朴素的灰色玉简吸引了他。

  “《炼气转基要论》:无名氏着。详述炼气圆满至筑基初期灵力转化、道基稳固、紫府温养之细微关窍与常见谬误。无具体术法,重经验感悟。兑换需五百贡献点。”

  没有炫目的名字,没有强大的术法。只有“细微关窍”、“常见谬误”、“经验感悟”这些字眼。这正是王浩最需要的!他筑基成功,但境界尚需稳固,对筑基期的灵力特性、道基运转的理解仍停留在初步阶段。这本要论,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能帮他少走弯路,将根基打得更加牢不可破。贡献点要求也极低。

  “目标二确认。”王浩在灰色玉简上也留下印记。两部功法,总计一千三百贡献点,剩余贡献点还可兑换一些基础材料。

  另一边,阿宁的选择则要“粗暴”得多。

  他直接略过了那些描述花里胡哨、名字文绉绉的功法,目标直指“拳掌”与“护体”区域。凶悍的目光扫过一枚枚玉简简介。

  “《裂石掌》:刚猛无俦,兑换需一千点?花架子!”

  “《柔水劲》:以柔克刚?娘们唧唧!”

  “《金钟罩》:防御尚可,太笨重!”

  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两枚玉简前。

  一枚玉简闪烁着细小的雷光,简介透着一股蛮横:“《奔雷拳谱》:取雷霆爆裂之意,拳出如奔雷,势大力沉,一往无前!需强横体魄支撑。兑换需一千二百贡献点。”

  “就它了!”阿宁眼中凶光一闪,这名字,这描述,太对他的胃口!拳出如奔雷,势大力沉,一往无前!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炼气期他就靠一双铁拳,如今筑基,体魄更上一层楼,这拳谱正合适!贡献点?值!

  另一枚玉简则散发着沉稳的黄光:“《护体罡气诀》:凝练灵力为罡,护持己身。基础扎实,潜力不俗,可随修为提升而增强。兑换需一千贡献点。”

  阿宁虽然崇尚进攻,但葬药岭的经历和筑基天劫让他深刻明白,光能打不够,还得抗揍!这罡气诀描述简单直接,“基础扎实”、“潜力不俗”,正适合他这种追求力量与防御并重的路子。而且价格也合适。

  “就这两样!”阿宁毫不犹豫地在两枚玉简上留下神识印记。

  两人几乎同时回到入口处。守阁长老依旧闭目,只是当两人将选定的玉简名称通过神识告知时,他那如同石雕般的眼皮才微微动了一下,似乎对王浩选择那本《炼气转基要论》略感意外,但并未多言。

  两道柔和的白光从守阁长老袖中飞出,分别落在王浩和阿宁选中的玉简位置。片刻后,两枚崭新的、烙印着选定功法信息的空白玉简飞到两人面前。

  “拓印完毕。贡献点已扣除。”守阁长老的声音再次在识海响起,随即又恢复了入定状态。

  王浩和阿宁接过尚带余温的拓印玉简,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知识气息。

  王浩的玉简:一枚青芒内蕴,一枚灰朴深沉。

  阿宁的玉简:一枚雷纹隐现,一枚黄光厚重。

  两人对视一眼,没有言语,但眼中都闪烁着对力量的渴望与对新起点的郑重。

  剑诀、要论。

  拳谱、罡气。

  不同的选择,同样的目标——以这藏经阁中的基石,筑就属于自己的、通往更高处的大道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