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丹真解》的获得与“以意化丹”之法的领悟,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了一座灯塔,为王浩三人清晰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目标已然明确,剩下的,便是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并做好万全的准备,去冲击那修行路上的第一道真正天堑。
闭关结丹,绝非儿戏。需要绝对安静、安全的环境,充沛的灵气供应,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后手。在危机四伏、龙蛇混杂的万仙城,想要找到这样一处理想的闭关之所,并非易事。
王浩再次展现了其缜密的思维和行动力。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首先将手头剩余的灵石进行了精细规划。一部分用于购买高品质的“回元丹”、“凝神香”等辅助修炼、稳定心神的物资;另一部分,则用于打探和租赁合适的洞府。
他通过青岚阁的渠道,以及之前在坊市积累的一些人脉,多方打听,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万仙城西三百里外的一处名为“隐雾山”的山脉。此山脉灵气浓度适中,更关键的是,山中天然分布着一些小型“锁灵洞府”。这些洞府并非人工开凿,而是因地势和灵脉走向自然形成,内部结构相对稳固,且具备一定的隐匿和聚集灵气的效果,虽然比不上各大宗门的核心洞府,但对于散修或小宗门弟子来说,已是上佳之选。
经过一番实地勘察和对比,王浩选中了一处位于隐雾山深处、入口隐蔽在一挂瀑布之后的洞府。洞府内部空间不大,但五脏俱全,有打坐静室、丹房,甚至还有一小洼灵泉眼,提供着相对纯净的水灵气,可以中和结丹时可能产生的燥热。王浩不惜花费重金,租下了此洞府三个月的使用权。
洞府选定后,便是布置。王浩亲自出手,以自身对阵法的理解和《言力化罡诀》带来的精细操控力,在洞府内部镌刻下了一座繁复的“小聚灵阵”,并辅以“加固阵”、“静心阵”等基础阵法。阿宁则负责清理洞府,测试防御,并用他蛮横的力量搬来巨石,进一步加固洞口。林若薇则利用青木灵体的特性,在洞府内种植了几株能散发宁静气息的“宁神花”,净化空气,调和灵气。
最重要的,自然是“凝丹三药”的处理。
盛放着“紫芝心”的寒玉盒被小心安置在聚灵阵的阵眼位置,借助阵法之力温养其生机。
那朵历经生死才得来的“凤血花”,则被王浩三人再次恭敬地请孟先生出手处理。孟先生并未推辞,取出一套古朴的玉制药杵和药臼,并未添加任何辅料,只是以某种蕴含特殊韵律的手法,将整朵花苞缓缓研磨成了一种赤金色、晶莹剔透、散发着恐怖热力却又内敛到极致的粘稠花蜜。过程中,孟先生那平淡的“说书”声始终相伴,似乎是在以言力安抚和引导花中那霸道的能量,使其变得温和易于吸收。最终得到的“凤血花蜜”被分装三份,盛放在特制的炎阳玉瓶中,交予三人。
“龙涎草”尚无踪影,但根据《凝丹真解》所述,若能将“以意化丹”之法修炼到一定程度,对“龙涎草”的依赖会相对降低,或许可以寻找其他至阴灵物部分替代,或者依靠强大的“意”来平衡结丹时的阴阳。这是一个风险,但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当一切物资准备就绪,洞府也布置妥当后,三人再次来到了孟记书场,向孟师叔做闭关前的最后请教与辞行。
孟先生看着眼前气息沉凝、眼神坚定的三人,浑浊的眼中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慢悠悠地问道:“都准备好了?”
“回师叔,洞府、丹药、阵法皆已备齐,紫芝心与凤血花亦处理妥当。”王浩恭敬回答。
孟先生点了点头,枯瘦的手指摩挲着那块暗沉醒木,沉默了片刻,忽然道:“结丹之险,半在灵力冲击,半在心魔滋扰。外物可护经脉,心魔却需自渡。尔等修炼‘道说’,意念强于常人,此乃优势,亦可能是心魔突破口——执念过深,反易被魔所趁。”
他顿了顿,从怀中摸索了片刻,取出三枚龙眼大小、颜色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珠子,递了过来。
“此物名‘定魂珠’,并非什么高阶法宝,只是老夫平日说书时,随手凝聚些许安宁意境于寻常静心石中所制。佩戴身上,结丹时或可助你们守住灵台一丝清明,抵御心魔幻象侵袭。效果有限,聊胜于无吧。”
王浩三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连忙双手接过。珠子入手温凉,仔细感应,确实能感受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纯粹的宁静之意,仿佛能涤荡心中焦躁。这看似随手的小礼物,在此刻却显得无比珍贵!尤其是孟先生提及的关于“执念”的警告,更是如同警钟,敲响在他们心头。
“多谢师叔厚赐!晚辈等定谨记师叔教诲,坚守本心,不敢有忘!”三人齐声拜谢,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位看似冷漠的师叔,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最重要的指点与帮助。
孟先生挥了挥手,重新闭上了眼睛,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去吧。金丹成与不成,皆看尔等造化。若能功成,再来听书不迟。”
告别了孟先生,王浩、阿宁、林若薇三人离开了说书巷,离开了喧嚣的万仙城,驾驭遁光,直奔隐雾山那处隐秘的锁灵洞府。
瀑布后的洞府入口,水声轰鸣,隔绝外界。洞府之内,聚灵阵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外界灵气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宁神花的清香淡淡弥漫。
三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坚定与一丝对未知的凝重。
王浩取出那枚定魂珠,郑重地挂在胸前。阿宁和林若薇也依样佩戴。
“开始吧。”王浩沉声道。
洞府石门缓缓落下,将内外彻底隔绝。
一场关乎道途命运的闭关,正式开始。等待他们的,将是灵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是破茧成蝶,还是道消身殒,皆在此一举!
闭关结丹,绝非儿戏。需要绝对安静、安全的环境,充沛的灵气供应,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后手。在危机四伏、龙蛇混杂的万仙城,想要找到这样一处理想的闭关之所,并非易事。
王浩再次展现了其缜密的思维和行动力。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首先将手头剩余的灵石进行了精细规划。一部分用于购买高品质的“回元丹”、“凝神香”等辅助修炼、稳定心神的物资;另一部分,则用于打探和租赁合适的洞府。
他通过青岚阁的渠道,以及之前在坊市积累的一些人脉,多方打听,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万仙城西三百里外的一处名为“隐雾山”的山脉。此山脉灵气浓度适中,更关键的是,山中天然分布着一些小型“锁灵洞府”。这些洞府并非人工开凿,而是因地势和灵脉走向自然形成,内部结构相对稳固,且具备一定的隐匿和聚集灵气的效果,虽然比不上各大宗门的核心洞府,但对于散修或小宗门弟子来说,已是上佳之选。
经过一番实地勘察和对比,王浩选中了一处位于隐雾山深处、入口隐蔽在一挂瀑布之后的洞府。洞府内部空间不大,但五脏俱全,有打坐静室、丹房,甚至还有一小洼灵泉眼,提供着相对纯净的水灵气,可以中和结丹时可能产生的燥热。王浩不惜花费重金,租下了此洞府三个月的使用权。
洞府选定后,便是布置。王浩亲自出手,以自身对阵法的理解和《言力化罡诀》带来的精细操控力,在洞府内部镌刻下了一座繁复的“小聚灵阵”,并辅以“加固阵”、“静心阵”等基础阵法。阿宁则负责清理洞府,测试防御,并用他蛮横的力量搬来巨石,进一步加固洞口。林若薇则利用青木灵体的特性,在洞府内种植了几株能散发宁静气息的“宁神花”,净化空气,调和灵气。
最重要的,自然是“凝丹三药”的处理。
盛放着“紫芝心”的寒玉盒被小心安置在聚灵阵的阵眼位置,借助阵法之力温养其生机。
那朵历经生死才得来的“凤血花”,则被王浩三人再次恭敬地请孟先生出手处理。孟先生并未推辞,取出一套古朴的玉制药杵和药臼,并未添加任何辅料,只是以某种蕴含特殊韵律的手法,将整朵花苞缓缓研磨成了一种赤金色、晶莹剔透、散发着恐怖热力却又内敛到极致的粘稠花蜜。过程中,孟先生那平淡的“说书”声始终相伴,似乎是在以言力安抚和引导花中那霸道的能量,使其变得温和易于吸收。最终得到的“凤血花蜜”被分装三份,盛放在特制的炎阳玉瓶中,交予三人。
“龙涎草”尚无踪影,但根据《凝丹真解》所述,若能将“以意化丹”之法修炼到一定程度,对“龙涎草”的依赖会相对降低,或许可以寻找其他至阴灵物部分替代,或者依靠强大的“意”来平衡结丹时的阴阳。这是一个风险,但也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当一切物资准备就绪,洞府也布置妥当后,三人再次来到了孟记书场,向孟师叔做闭关前的最后请教与辞行。
孟先生看着眼前气息沉凝、眼神坚定的三人,浑浊的眼中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慢悠悠地问道:“都准备好了?”
“回师叔,洞府、丹药、阵法皆已备齐,紫芝心与凤血花亦处理妥当。”王浩恭敬回答。
孟先生点了点头,枯瘦的手指摩挲着那块暗沉醒木,沉默了片刻,忽然道:“结丹之险,半在灵力冲击,半在心魔滋扰。外物可护经脉,心魔却需自渡。尔等修炼‘道说’,意念强于常人,此乃优势,亦可能是心魔突破口——执念过深,反易被魔所趁。”
他顿了顿,从怀中摸索了片刻,取出三枚龙眼大小、颜色灰扑扑、毫不起眼的珠子,递了过来。
“此物名‘定魂珠’,并非什么高阶法宝,只是老夫平日说书时,随手凝聚些许安宁意境于寻常静心石中所制。佩戴身上,结丹时或可助你们守住灵台一丝清明,抵御心魔幻象侵袭。效果有限,聊胜于无吧。”
王浩三人闻言,心中皆是一震,连忙双手接过。珠子入手温凉,仔细感应,确实能感受到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纯粹的宁静之意,仿佛能涤荡心中焦躁。这看似随手的小礼物,在此刻却显得无比珍贵!尤其是孟先生提及的关于“执念”的警告,更是如同警钟,敲响在他们心头。
“多谢师叔厚赐!晚辈等定谨记师叔教诲,坚守本心,不敢有忘!”三人齐声拜谢,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位看似冷漠的师叔,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最重要的指点与帮助。
孟先生挥了挥手,重新闭上了眼睛,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去吧。金丹成与不成,皆看尔等造化。若能功成,再来听书不迟。”
告别了孟先生,王浩、阿宁、林若薇三人离开了说书巷,离开了喧嚣的万仙城,驾驭遁光,直奔隐雾山那处隐秘的锁灵洞府。
瀑布后的洞府入口,水声轰鸣,隔绝外界。洞府之内,聚灵阵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外界灵气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宁神花的清香淡淡弥漫。
三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坚定与一丝对未知的凝重。
王浩取出那枚定魂珠,郑重地挂在胸前。阿宁和林若薇也依样佩戴。
“开始吧。”王浩沉声道。
洞府石门缓缓落下,将内外彻底隔绝。
一场关乎道途命运的闭关,正式开始。等待他们的,将是灵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是破茧成蝶,还是道消身殒,皆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