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婴初成的磅礴气息渐渐内敛,如同深海,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撼动天地的力量。王浩与阿宁静立于言道台之巅,并未立刻离去,而是不约而同地将心神沉入识海,聚焦于那方悬浮中央、散发着温润乳白色光华的“道说本源醒木”。
突破元婴,生命层次跃迁,对“言以明道”有了更深理解,他们感觉自身与这本源醒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更加清晰。仿佛之前只是手持钥匙,如今才真正拥有了推开那扇门的部分力量。
就在他们心神触及醒木核心的刹那——
嗡!
本源醒木轻轻一震,内部那无数生灭流转的星辰光点骤然加速,最终汇聚、凝结,在醒木光滑如镜的表面,投射出一道更加凝实、更加清晰的周言虚影。
这道虚影,不再是之前那般带着疲惫与沧桑,而是充满了一种回归本源后的平静与超然。他依旧是那身朴素长衫,面容慈和,眼神却如同蕴含了星河流转,深邃无比。他静静地“看”着王浩和阿宁,仿佛跨越了时空,与继承他道统的后来者进行着最后的交流。
一道温和而清晰的意念,如同溪流般,缓缓流入两人的心田,那是周言留在这本源醒木中,最后的留言与嘱托。
“后来者,能至此,承吾道统,破境元婴,吾心甚慰。”
意念的开篇,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
“墟界之秘,尔等应已知晓。此界乃上古牢笼,封禁‘域外心魔’。然岁月流转,封印渐弛,裂隙自生。吾穷尽毕生,游走四方,以‘言以明道’之力修补裂隙,维系平衡,终至力竭,于此归墟坐化。”
“然,吾之力亦有穷时。最大之裂隙,虽暂时弥合,化为归墟漩涡,但其根未除,心魔之力仍可透过细微缝隙渗透,侵蚀此界。吾之‘补’,终是治标,难治其本。”
虚影的目光似乎变得更加凝重。
“望尔等承吾之志,不止于‘补’,更在于‘守’与‘战’。”
“以‘言’为剑,斩邪除魔,护佑生灵!”
“以‘书’为盾,定鼎山河,稳固界域!”
“言为剑,书为盾……”王浩心中默念,若有所思。这似乎指向了“道说”之力更深层的运用,乃至某种具体的传承之物。
周言的意念继续流淌,带着一丝遗憾与期盼:
“尔等身负之琉璃碎片,乃裂隙与现世碰撞之产物,蕴含异种空间法则。此物虽能感应内外,指引归途,然亦会加剧裂隙不稳。切记,未到万不得已,莫要以之强行贯通两界,否则裂隙扩大,心魔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吾推演万载,欲安然归去,而不引动大劫,非大乘期修为,难以掌控其间平衡,难以在归途之中,抵御可能遭遇的域外侵袭与空间湮灭之力。”
“大乘期……”阿宁瞳孔微缩,心中震撼。元婴之上是化神,化神之上是炼虚,炼虚之上才是合体,合体之上方为大乘!那是近乎传说,触摸仙道的境界!回家的路,竟然如此遥远与艰难?
周言虚影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们的心思,带着安抚与鼓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元婴已成,便是踏上了真正的登天之路。墟界虽险,亦蕴机缘。此地‘言道台’,乃吾道果所化,可助尔等感悟‘言’之真谛,稳固境界。”
“吾之传承,除‘道说’之本,尚有‘言剑’炼制之法,‘道书’凝聚之术,皆藏于此醒木之中,待尔等修为日深,自可逐步领悟。”
“离去之后,可往‘万卷海’一行,那里留有吾早年游历所着的一些手札,或对尔等有所助益。亦需警惕‘血影宗’之类邪修,彼等功法,易引动心魔,加速封印崩坏。”
留言至此,周言的虚影开始缓缓变得黯淡,那温和的意念也带上了终结的意味:
“守护此界,亦是守护尔等归途之希望。吾道不孤,薪火相传……望尔等……慎之……重之……”
最后几个字,如同风中残烛,轻轻消散。本源醒木表面的虚影彻底隐去,恢复了那温润平静的模样,但其内部蕴含的浩瀚信息与传承,已然向王浩和阿宁敞开了大门。
言道台上,一片寂静。
两人久久无言,消化着周言这最后的留言所带来的庞大信息与沉甸甸的责任。
回家的希望并未破灭,但前路更加清晰,也更加艰难——大乘期!他们需要达到那个近乎传说的境界,才能真正安全地踏上归途。
而在此之前,他们必须承担起守护这片“牢笼”世界的责任,以“言”为剑,斩妖除魔;以“书”为盾,稳固界域。不仅要对抗外部渗透的域外心魔,还要警惕内部如血影宗这般可能加速毁灭的邪修。
周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份力量传承,更是一个宏大的、关乎一界存亡的使命。
阿宁猛地抬起头,眼中虽有一丝对“大乘期”的咋舌,但更多的却是被点燃的斗志:“大乘就大乘!老子就不信,有了老周头的传承,还修炼不上去!浩子,这‘言剑’、‘道书’听起来就带劲!还有那万卷海,咱们得去一趟!”
王浩缓缓点头,眼神锐利而坚定:“路要一步一步走。当务之急,是借助此地稳固元婴初期的境界,初步领悟醒木中关于‘言剑’与‘道书’的传承。然后,按照周言前辈的指引,前往万卷海。”
他望向归墟之外,那铅灰色的、星辰错乱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未来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
元婴已成,前路已明。回家的执念与守护的责任,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指引着他们下一步的方向。而他们的手中,已然握有了斩开迷雾、平定风波的力量与资格。
周言的时代已经落幕,属于王浩与阿宁的“道说”传奇,正缓缓展开新的篇章。
突破元婴,生命层次跃迁,对“言以明道”有了更深理解,他们感觉自身与这本源醒木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更加清晰。仿佛之前只是手持钥匙,如今才真正拥有了推开那扇门的部分力量。
就在他们心神触及醒木核心的刹那——
嗡!
本源醒木轻轻一震,内部那无数生灭流转的星辰光点骤然加速,最终汇聚、凝结,在醒木光滑如镜的表面,投射出一道更加凝实、更加清晰的周言虚影。
这道虚影,不再是之前那般带着疲惫与沧桑,而是充满了一种回归本源后的平静与超然。他依旧是那身朴素长衫,面容慈和,眼神却如同蕴含了星河流转,深邃无比。他静静地“看”着王浩和阿宁,仿佛跨越了时空,与继承他道统的后来者进行着最后的交流。
一道温和而清晰的意念,如同溪流般,缓缓流入两人的心田,那是周言留在这本源醒木中,最后的留言与嘱托。
“后来者,能至此,承吾道统,破境元婴,吾心甚慰。”
意念的开篇,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欣慰。
“墟界之秘,尔等应已知晓。此界乃上古牢笼,封禁‘域外心魔’。然岁月流转,封印渐弛,裂隙自生。吾穷尽毕生,游走四方,以‘言以明道’之力修补裂隙,维系平衡,终至力竭,于此归墟坐化。”
“然,吾之力亦有穷时。最大之裂隙,虽暂时弥合,化为归墟漩涡,但其根未除,心魔之力仍可透过细微缝隙渗透,侵蚀此界。吾之‘补’,终是治标,难治其本。”
虚影的目光似乎变得更加凝重。
“望尔等承吾之志,不止于‘补’,更在于‘守’与‘战’。”
“以‘言’为剑,斩邪除魔,护佑生灵!”
“以‘书’为盾,定鼎山河,稳固界域!”
“言为剑,书为盾……”王浩心中默念,若有所思。这似乎指向了“道说”之力更深层的运用,乃至某种具体的传承之物。
周言的意念继续流淌,带着一丝遗憾与期盼:
“尔等身负之琉璃碎片,乃裂隙与现世碰撞之产物,蕴含异种空间法则。此物虽能感应内外,指引归途,然亦会加剧裂隙不稳。切记,未到万不得已,莫要以之强行贯通两界,否则裂隙扩大,心魔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吾推演万载,欲安然归去,而不引动大劫,非大乘期修为,难以掌控其间平衡,难以在归途之中,抵御可能遭遇的域外侵袭与空间湮灭之力。”
“大乘期……”阿宁瞳孔微缩,心中震撼。元婴之上是化神,化神之上是炼虚,炼虚之上才是合体,合体之上方为大乘!那是近乎传说,触摸仙道的境界!回家的路,竟然如此遥远与艰难?
周言虚影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们的心思,带着安抚与鼓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元婴已成,便是踏上了真正的登天之路。墟界虽险,亦蕴机缘。此地‘言道台’,乃吾道果所化,可助尔等感悟‘言’之真谛,稳固境界。”
“吾之传承,除‘道说’之本,尚有‘言剑’炼制之法,‘道书’凝聚之术,皆藏于此醒木之中,待尔等修为日深,自可逐步领悟。”
“离去之后,可往‘万卷海’一行,那里留有吾早年游历所着的一些手札,或对尔等有所助益。亦需警惕‘血影宗’之类邪修,彼等功法,易引动心魔,加速封印崩坏。”
留言至此,周言的虚影开始缓缓变得黯淡,那温和的意念也带上了终结的意味:
“守护此界,亦是守护尔等归途之希望。吾道不孤,薪火相传……望尔等……慎之……重之……”
最后几个字,如同风中残烛,轻轻消散。本源醒木表面的虚影彻底隐去,恢复了那温润平静的模样,但其内部蕴含的浩瀚信息与传承,已然向王浩和阿宁敞开了大门。
言道台上,一片寂静。
两人久久无言,消化着周言这最后的留言所带来的庞大信息与沉甸甸的责任。
回家的希望并未破灭,但前路更加清晰,也更加艰难——大乘期!他们需要达到那个近乎传说的境界,才能真正安全地踏上归途。
而在此之前,他们必须承担起守护这片“牢笼”世界的责任,以“言”为剑,斩妖除魔;以“书”为盾,稳固界域。不仅要对抗外部渗透的域外心魔,还要警惕内部如血影宗这般可能加速毁灭的邪修。
周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份力量传承,更是一个宏大的、关乎一界存亡的使命。
阿宁猛地抬起头,眼中虽有一丝对“大乘期”的咋舌,但更多的却是被点燃的斗志:“大乘就大乘!老子就不信,有了老周头的传承,还修炼不上去!浩子,这‘言剑’、‘道书’听起来就带劲!还有那万卷海,咱们得去一趟!”
王浩缓缓点头,眼神锐利而坚定:“路要一步一步走。当务之急,是借助此地稳固元婴初期的境界,初步领悟醒木中关于‘言剑’与‘道书’的传承。然后,按照周言前辈的指引,前往万卷海。”
他望向归墟之外,那铅灰色的、星辰错乱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未来更加波澜壮阔的征程。
元婴已成,前路已明。回家的执念与守护的责任,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指引着他们下一步的方向。而他们的手中,已然握有了斩开迷雾、平定风波的力量与资格。
周言的时代已经落幕,属于王浩与阿宁的“道说”传奇,正缓缓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