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声名鹊起是福是祸,八方来客各怀鬼胎!-《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夜色深沉,笼罩着府衙的重重院落。

  林凡送走了赵济世,独自站在房中,并未立刻休息。

  他心念微动,再次沉入紫府文宫。

  那片曾经狂暴的金色海洋,此刻已然风平浪静,浩瀚的文气缓缓流淌,温顺而亲和。

  在文宫的底部,那些驳杂的,沉淀下来的众生愿力,化作了坚不可摧的厚重基石。

  他试着,将自己的心神与那“为生民立命”的道心合一,然后,小心翼翼地探出一丝意念,去触碰那片金色的海洋。

  “荡尽世间不平事。”

  这个念头,纯粹,且符合公义。

  刹那间,一股磅礴的力量,毫无阻碍地顺着他的意念,被轻易地调动起来,在他的指尖汇聚。

  没有丝毫的滞涩,更无半点反噬的迹象。

  林凡缓缓收回了力量,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明白了。

  这身力量,从此以后,便是一把尺子。

  一把衡量他自己本心,是否偏离了“公道”的尺子。

  此身,已非私有。

  ……

  翌日,天光微亮。

  林凡简单洗漱过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色学子衫,正准备动身,前往赵济世所说的城南百工坊。

  他刚推开院门,一名衙役便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着恭敬的笑容。

  “林案首,您醒了。

  知府大人派人送了些东西过来,正在前厅候着您呢。”

  林凡脚步一顿。

  周怀清的人?

  他跟着衙役,穿过回廊,来到一处待客的偏厅。

  厅内,一名身着官府幕僚服饰的中年文士,正端坐品茶。

  此人相貌儒雅,气质沉稳,见到林凡进来,立刻起身,拱手笑道:“想必这位,便是名动青州的林凡,林案首了。

  在下是知府大人的书办,姓孙。”

  林凡的感知悄然散开。

  他能看见,这位孙书办的头顶,也萦绕着一团官气,只是颜色比周怀清的要淡上许多,赤色之中,夹杂着几分精明的灰色。

  “孙先生客气了。”

  林凡还了一礼。

  孙书办笑着,指了指身旁几个被红绸覆盖的托盘。

  “知府大人知道林案首连日辛劳,特意命我送来一些安神的补品。

  另外,这是府学特意为案首准备的身份文书、学袍,以及二百两的入学奖金。”

  他顿了顿,又从袖中取出一份地契,双手奉上。

  “知府大人说,案首才华惊世,总住在衙门偏院,多有不便。

  这是城东一处三进的宅院,闹中取静,已经收拾妥当,还请案首务必收下。

  也算是,我青州府对才子的一点心意。”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既有官方的正式流程,又有知府私人的示好拉拢,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林凡看着那份地契,没有立刻去接。

  他心中澄澈,这宅子,若是收了,便是承了周怀清的一份人情。

  官场上的人情,最是难还。

  “知府大人厚爱,学生感激不尽。

  只是学生初来乍到,一心向学,暂无安家之念。

  这宅院,太过贵重,学生愧不敢受。

  还请孙先生代为转达学生的谢意。”

  孙书办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显然没料到林凡会拒绝。

  他劝道:“林案首,这可是知府大人的一片爱才之心啊,您……”

  “正因是知府大人的爱才之心,学生才更不能恃宠而骄。”

  林凡的态度温和,却不容置喙。

  “府学奖金与学袍,是规制之内,学生理当受之。

  但这宅院,于理不合,请恕学生不能接受。”

  他只取过了那份文书和二百两银子,对其余的礼物,看都未看一眼。

  孙书办深深地看了林凡一眼,眼中的精明之色更浓了几分。

  他不再坚持,收回了地契,拱手道:“既然案首心意已决,在下定会如实回禀知府大人。

  告辞。”

  送走了孙书办,林凡刚准备出门,另一名衙役又面带难色地跑了过来。

  “林案首,那个……城中王家的管家,在府衙门口求见,说是……奉家主之命,特来为案首贺喜。”

  王家?

  林凡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关的信息。

  青州府的百年世家,以经营丝绸布匹起家,家财万贯,在府城根基深厚,关系网盘根错节。

  这可不是什么善茬。

  “不见。”

  林凡直接回绝。

  “告诉他,我即刻便要去府学报道,无暇会客。”

  “是,是。”

  衙役如蒙大赦,连忙跑去回话。

  林凡不再耽搁,快步向府衙外走去。

  他知道,从昨天开始,自己就已经被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

  知府、世家、富商……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势力,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拉拢,试探,甚至可能是威胁,将会接踵而至。

  他必须尽快将自己的根,扎得更深,更稳。

  走出府衙高大的门楣,外面的街道,早已不是昨天的模样。

  道路两旁,不少百姓和读书人,一见到他的身影,便立刻投来了混杂着敬畏、好奇与崇拜的视线。

  “快看!是林案首!”

  “他出来了!”

  “这就是引动天地共鸣的才子啊……”

  议论声,指点声,汇成一股无形的浪潮,向他涌来。

  林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紫府文宫内,那片沉淀的众生愿力基石,随着这些人的念头,微微震颤了一下。

  他运转起赵济世所传的“大梦观想法”,心神化作那个闹市中的旁观者,隔绝了外界的纷扰。

  然而,他想走,却有人不让他走。

  一辆华贵的马车,不知何时停在了不远处。

  一名衣着华丽,体态微胖的中年人,正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身后还跟着四名抬着礼箱的仆人。

  正是王家的管家。

  “林案首!林案首留步!”

  王管家拦在林凡身前,将手中的一张礼单递了过来,声音中透着一股谄媚。

  “我家老爷听闻案首大才,特备薄礼一份,以表敬仰之情。

  千年的人参,前朝的古砚,还有城南良田百亩……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林凡的视线,扫过这名管家。

  在他的法眼之中,此人身上,那代表着贪婪与算计的明黄色气息,几乎凝成了实质。

  “心意我领了,礼物,请带回去。”

  林凡绕开他,继续前行。

  “哎,林案首!”

  王管家不死心,又追了上来,压低了声音。

  “我家老爷说了,只要案首您点个头,族中尚有几位待字闺中的小姐,个个才貌双全,愿与案首永结秦晋之好啊!”

  林凡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转过身,看着这位王管家。

  他没有动怒,只是平静地开口。

  “我再说一遍,把你的东西,拿走。”

  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威严。

  这股威严,并非来自他自身,而是他引动了体内一丝浩然之气,与这天地间的公理相合,自然而然产生的势。

  王管家被这股气势一冲,心头猛地一跳,竟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两步,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他看着那个神情淡漠的少年,忽然觉得,对方像是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山。

  周围的百姓,也看出了不对,对着王家人指指点点。

  王管家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悻悻地挥了挥手,带着人,灰溜溜地钻回了马车。

  林凡没有再理会这些插曲,穿过人群,向着城南的方向走去。

  他要去的地方,是百工坊。

  那里,没有官场的机锋,没有世家的算计。

  那里,只有最纯粹的,人间烟火。

  然而,就在他拐过一个街角,即将汇入更宽阔的主路时。

  一辆制式朴素,却透着威严的黑色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的面前。

  车帘掀开,露出的,是知府周怀清那张带着几分欣赏,又带着几分深意的脸。

  “林案首,正要去府学报道么?”

  周怀清的声音,温和依旧。

  “本府正好顺路,不如,上车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