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世家再施压,软硬兼施-《诗词显圣,死囚逆天改命!》

  马车在金陵驿站前停稳,林凡没有立刻上车。

  他站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感受着拂面而来的微风,这风里似乎夹杂着京城的遥远气息,也带着金陵府城独特的喧嚣。

  周大人和陈修远的告诫,像两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心头,让他对即将踏上的旅途,有了更深刻的思量。

  驿站掌柜领着几名小厮,正将他的行李小心翼翼地搬上车。

  就在这时,几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停在驿站门口。

  车身雕龙画凤,车帘低垂,显示出乘车者不凡的身份。

  驿站掌柜见状,脸色微变,连忙迎上前去。

  车帘掀开,几位老者在随从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为首一人,身着暗纹锦袍,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

  林凡认得他,正是金陵王家的现任家主,王承德。

  他身旁还有一位富态些的老者,是张家的二房主事,张茂林。

  另有几位,林凡虽不尽识,但从他们衣着气度判断,皆是金陵城有头有脸的豪门人物。

  王承德缓步走到林凡面前,脸上挤出一丝和煦的笑意。

  “林解元,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王承德声音洪亮,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凡拱手回礼,脸上波澜不惊。

  “王家主过誉了,晚辈不过一介寒门学子,何谈龙凤。”

  张茂林也凑上前,笑呵呵地说:“林解元何必自谦。你的‘文道助农’之法,在石桥县和几个试点县城可是名声在外,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听说了。金陵府能出你这样的人才,实乃幸事。”

  他们言语客气,但那份高高在上的姿态,却丝毫没有掩饰。

  林凡心下清楚,这些话语不过是开场白,真正的目的还未道出。

  王承德示意随从退开,周围很快清出一片空地。

  他目光如炬,直视林凡。

  “林解元此番入京,想必是前途无量。我等金陵世家,虽不能与京城那些百年望族相比,但在朝中也有些许薄面。你在京城若有需要,尽管开口,能帮衬的,我们绝不推辞。”

  这番话,听着是示好,却也隐隐透着一股拉拢之意。

  张茂林接着说:“是啊,京城不比金陵,关系错综复杂。林解元初来乍到,若能得我等相助,行事定会顺利许多。况且,我张家与王家在京城也有几位族人身居要职,届时引荐一番,林解元也能少走许多弯路。”

  林凡心中冷笑。

  这些话语里,藏着多少算计,他一清二楚。

  他们是想让自己在京城为他们所用,或者至少,不要成为他们的敌人。

  他沉吟片刻,语气诚恳。

  “多谢诸位家主好意。晚辈此番入京,只为推行‘经世致用’之文道,造福天下百姓。此乃晚辈心之所向,不敢旁骛。若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凭的也是真才实学,而非裙带关系。”

  他这话,既表达了谢意,也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提议,并暗示自己不愿受制于人。

  王承德的脸色微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

  他轻咳一声,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意味深长。

  “林解元志向高远,令人佩服。不过,京城的水很深,有些事情,并非凭一腔热血便能成就。你所倡导的‘文道助农’,虽是利国利民,但难免会触及一些旧有规矩,甚至是一些人的根本利益。”

  张茂林也接过话头,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告。

  “京城那些大族,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他们经营数百年,早已将触角伸入朝堂的各个角落。林解元初入京城,若无有力之人庇护,恐怕步步维艰。有些事情,一旦与他们对立,即便你有通天之才,也难免会吃亏。”

  这便是软硬兼施了。

  先是抛出橄榄枝,见他不接,便开始施压,暗示京城势力的强大,试图让他知难而退,或者至少,在京城行事时有所顾忌。

  林凡心中波涛汹涌,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位世家家主。

  他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挣扎,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次试探。

  “多谢诸位家主提醒。晚辈明白京城不易,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无所畏惧。无论前路如何险阻,晚辈都会坚持自己的文道,绝不退缩。”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屈的韧性,仿佛一块坚硬的顽石,任凭风吹雨打,也巍然不动。

  王承德和张茂林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意外。

  他们原以为,林凡会至少表现出些许犹豫或动摇,没想到他竟如此坚决。

  王承德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林解元,你可要想清楚。京城里,有些事情并非你想象那般简单。你所推崇的‘格物致知’,在某些人眼中,可是离经叛道之举。那些腐儒们,一旦发起攻讦,其声势之大,足以淹没任何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子。届时,即便周大人和陈山长为你说话,恐怕也无济于事。”

  他甚至提到了周大人和陈修远,意图表明他们对林凡的背景了如指掌,并暗示即便有这两位大儒的支持,在京城也未必管用。

  林凡听着这些话,心头的怒火反而平息下来。他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

  这些世家大族,果然是无孔不入,连他背后的支持者都摸得一清二楚。

  但这也更坚定了他的信念,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

  他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晚辈所行,乃是为国为民之正道。若有人因此攻讦,晚辈自会以文道相争,以事实为证。至于那些腐儒之言,晚辈自有应对之法。”

  他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自己的信念作为回应。

  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在场的世家家主们都感到了一丝棘手。

  他们已经软硬兼施,但林凡却油盐不进。

  张茂林试探性地问道:“林解元,你此番入京,可有具体的打算?譬如,是否会与某些京城世家结交?”

  林凡摇了摇头。

  “晚辈初入京城,一切尚在摸索之中。结交与否,全凭缘分,晚辈不会刻意寻求,也不会刻意回避。”

  这番话,彻底断绝了他们利用林凡与京城其他家族建立联系的念头。

  他表明了自己的独立性,不愿成为任何一方的棋子。

  王承德见状,知道再多言也无益。

  林凡的意志,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坚韧。

  他今日前来,除了探探林凡的底,也是想在林凡入京前,留下一个“善意”的伏笔,以便日后观察。

  “既然林解元心意已决,那我等也不便多言。”

  王承德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只是希望林解元在京城,能一切顺利,莫要辜负了金陵父老的期望。”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其中深意,林凡心知肚明。莫要辜负期望,也意味着莫要成为他们的敌人。

  林凡再次拱手,客气而疏远。

  “多谢诸位家主关心。”

  他转身走向马车,头也不回。

  张茂林走到王承德身边,低声说:“这林凡,果然是个硬骨头,软硬不吃。”

  王承德的脸色阴沉下来,他轻哼一声。

  “硬骨头?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硬骨头。他以为凭一腔热血,就能撼动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哼,他太小看京城的复杂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京城方向,眼中闪烁着寒光。

  “此子,若不能为我所用,便只能成为阻碍。他所倡导的‘新文道’,触及的利益太广,京城那些老家伙,恐怕不会轻易放过他。我们且看着,他能撑到何时。”

  他没有明说,但语气中的意思已然十分清楚。林凡的拒绝,已经让他彻底失去了拉拢的兴趣,反而把他推向了潜在对手的位置。

  马车内,林凡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他能感受到,京城那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开始向他张开。

  金陵的世家,不过是这张大网在地方上的触角,他们的警告,也预示着京城更为险恶的局面。

  他手抚怀中《文道心经》残篇,那古朴的丝帛,仿佛在无声地回应着他的决心。

  京城之路,注定不会平静,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那些高高在上的“龙王爷”们,又会用何种手段来对付他?

  他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