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祭祖-《风水轮流转,今生我为王》

  烟圈升腾,越过街门楼的屋脊,三叔终于下定了决心。

  “虽然给公家提供姜氏族谱,可能会造成族谱机密的泄露,但或许能有意外收获。能帮我们找回失传已久的……”

  剩下的话,也只能亲耳相授了。

  这么大的断代修复工程,不借助外力,仅凭我姜海洋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在和我的交流沟通中,三叔从一开始不愿意提供族谱到最后胃口大开。

  他想要借助强大的公家专业水平,来完成姜家寨三门姜姓的宗谱整合。

  吃亏的买卖从来不干,这是他这一代守族人坚守的信仰。

  接下来的两天,村子里热闹非凡,大家都为晒簿祭祖忙碌起来。

  我穿梭在人群中帮忙,心里却还惦记着那谶语背后的秘密。

  腊月三十,祭祖当日,族人们齐聚祠堂。

  古老的仪式庄重肃穆。

  太阳尚未出山,丈八长的族谱就被小心翼翼地挂在了祠堂正殿的房沿下。

  伴随太阳的升起,族谱的温度缓慢升高。

  阳光正对族谱世祖牌位的地方,三叔指挥着我家弟兄五个给祖先焚香磕头。

  紧接着,族内各家按字辈排序,逐一上前给先祖叩首行礼。

  整个过程历时的三个小时。

  我以为祭祖的式已经结束了,便领着林晓和前来观礼的苏宁准备离开,没想到被母亲给叫住了。

  空荡荡的祠堂中央多出了六七把包浆浓厚的太师椅。

  三叔居中,几个哥哥分两相,坐在了族谱前的太师椅上。

  “小五,过来!犯啥迷症?晚辈们等着给你们磕头呢!”

  站在旁边的三婶把愣神中的我推进了场地中央。

  没想到,最先跪下给我行磕头礼的,竟然是一批耄耋老人。

  我家兄弟五人的辈份居然是姜家寨子里最大的!

  隆重的祭祖晒簿仪式快接近尾声时,进村的道路上突然传来了响亮的汽车喇叭声。

  叶婉晴父女带着考古所的几个工作人员从车上走了下来。

  还未等汽车停稳,穿了一身过年新衣服的叶婉晴就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学姐,还是我猜准了,去家里找你和姜总没人就想着你们一家回老家了。”

  两脚刚沾上姜家寨的土地,叶婉晴就冲着远处的苏宁跑了过来。

  “我爸突然发神经,说姜家寨今年要有大活动,非要赶着最后一天来观摩。”

  抱住苏宁的肩膀,她对叶教授连寒假都不没过她这个宝贝女儿颇有微词。

  叶教授紧随爱女身后走了过来。

  “姜总,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你们的祭祖晒簿仪式,太可惜了。”

  脚步未到,叶教授的大手已经伸了过来。

  “不好意思,要不是丫头急着来找姜总和苏宁,我可不会不请自来。”

  父女俩各唱各的调,说不清到底是谁急着来姜家寨。

  看看叶婉晴偷偷向我投过来的目光,个中原因我已一目了然。

  只能感谢家族给我的强大基因和后天无尽的机遇和努力。

  给叶教授和三叔建立起沟通管道,我便迫不急待地把林晓引见给了林婉晴。

  三个美女因我而集中于姜家寨,我需要抽出一大部分精力应付林晓的随时盘查。

  稍有不慎,小娇妻立马就会变脸为霹雳娇娃。

  听到我让她叫林晓嫂子,叶婉晴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之色。

  “嫂子好!”

  叶婉晴的招呼打的不冷不热,不咸不淡。倒是很符合她现在的身份。

  叶婉晴的出现,再次让站在祠堂前的我成为全场焦点。

  如墨般的长发垂落在香肩两侧,柔顺亮泽,在阳光下隐隐泛着迷人的光泽。

  红色的裙摆剪裁精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纤细的腰肢和曼妙的臀部线条,短裙的长度刚好露出修长笔直的美腿。

  过膝筒靴与裙摆之间的肉色丝袜,带着危险而暧昧的诱惑。

  就连同岁的林晓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更让看惯了山野村归的姜家寨男人们,舍不得移开长在叶婉晴美腿上的视线。

  就在这时,已经完成了祭祖晒簿仪式的祠堂方向,重新响起了悠扬的古风音乐。母亲和三婶一同来到了我们面前。

  “小五,你三叔答应叶教授,让把仪式重来一遍。他叫你回去。”

  我扭头看着叶婉晴说道:

  “小叶,这个没必要了吧,七八十岁的老爷子,重来一遍,你们还不如给他的痛快!

  给你老爸说说,有个意思就行了。”

  “姜总,我爸是专门带着摄像机来的,想留个全套影像资料。我不敢去说!!!”

  不知道叶婉晴是真不敢还是假不敢,始终抱着苏宁的胳膊不撒手。

  我只能拉着林晓跟着母亲回到了祠堂。

  自从叶婉晴的突然出现,我就再也没敢松开林晓的手。

  面对美女们的诱惑,只有抓住老婆的玉手,才能时刻提醒自己:

  姜海洋,你可是有老婆的人了!

  我用一条华子安扶了叶教授带来的摄影师团队,并邀请他们出席全村在打麦场的集体家宴,才算平衡了他急于猎奇的心理。

  长话短说。

  叶教授团队的突然到来,给平静的姜家寨平添了神秘。

  三位城里长大的小美女的光临,让本就善出美女的姜家古寨的这个春天,犹如争芳斗艳的赛场。

  无论小媳妇还是大姑娘,甚至带着拖油瓶的小寡妇们,都以能把男人的目光从林晓她们身上抢走为荣。

  热闹欢快的春节很快过去。

  我带着林晓和苏宁离开的时候,几乎半个村的青壮男人都站到了村口。

  “小五,有时间了要常带着媳妇回来看看。族长这个事,三叔可以暂时替你干着。可终究这副担子还得压给你。”

  三叔语重心长,三婶谊舍难离。

  而大部分准备重新走出大山去打工的兄弟子嗣,只为最后再一睹我身边美女的风采,挤满了村道的两侧。

  车子缓缓启动,望着逐渐远去的姜家寨,我的心中满是感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牧河养育起来的姜家女人,原本在附近的十里八乡,也是很有名气的。

  可交通不便造成的信息闭塞,导致姜家寨的孩子养在深山无人知。

  林晓她们这个春节里最大贡献,就是在短短十五天内,把姜家寨女人的化妆技巧和衣品风格迅速提高了两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