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周书记的“七下八上”-《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

  七月的雨,来得又急又猛。

  清晨五点半,季秋水被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惊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拉开窗帘,只见灰蒙蒙的天空像被捅了个窟窿,雨水倾盆而下,打在县委大院的水泥地上,溅起一朵朵浑浊的水花。

  "又是暴雨..."季秋水轻声嘀咕,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框。作为县委办公室综合科的一员,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到了。

  六点四十五分,季秋水撑着伞小跑进县委大院。雨水顺着伞沿滑落,打湿了她的裤脚。远远地,她就看见县委大楼灯火通明,在灰暗的雨幕中格外醒目。

  "季老师,来得正好!"刚踏进办公室,小李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手里攥着一叠文件,"气象局刚发来的预警,今天降雨量可能突破历史极值,周书记要求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季秋水接过文件,指尖触到纸张上还带着打印机余温。她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过去24小时全县平均降雨量已达150毫米,预计未来三天还将有持续性强降雨...

  "我马上去准备会议材料。"季秋水点点头,快步走向自己的工位。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打印机嗡嗡作响,同事们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绷的气息。

  七点二十分,周书记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他穿着一件深蓝色夹克,裤脚已经湿了一大片,显然刚从防汛一线回来。季秋水注意到,周书记的眉头紧锁,眼睛里布满血丝,但步伐依然稳健有力。

  "周书记早。"季秋水站起身,递上刚整理好的材料。

  "嗯。"周书记接过材料,目光在上面快速扫过,"各乡镇的值班情况报上来了吗?"

  "还有三个乡镇没报,我已经催了两次。"

  "再催,必须半小时内全部到位。"周书记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告诉那些乡镇长,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我就摘谁的帽子!"

  季秋水心头一紧,连忙拿起电话。透过玻璃窗,她看见周书记走进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县委班子成员和各局办负责人。会议室的灯光将周书记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像一尊沉默的雕塑。

  上午九点,季秋水正在电脑前汇总各乡镇的防汛物资储备情况,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小李气喘吁吁地冲进来,头发上的水珠甩得到处都是。

  "不好了!鱼复镇报告小湾村出现山体裂缝,随时可能滑坡!"小李的声音因为急促而有些变调。

  季秋水的心猛地一沉。小湾村地处山区,一旦发生滑坡...她不敢往下想,抓起报告就往会议室跑。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周书记正在听取水利局的汇报。季秋水轻轻推开门,走到周书记身边,俯身低语了几句。她看见周书记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会议暂停。"周书记站起身,声音沉稳,"鱼复镇小湾村出现险情,我马上过去。王书记,你负责继续调度全县防汛工作;陈部长,立即组织应急分队待命;其他同志各就各位,保持通讯畅通。"

  十分钟后,周书记的车驶出县委大院。季秋水作为联络员随行,坐在副驾驶位置。雨水拍打着车窗,雨刷器来回摆动,前方的路模糊不清。周书记坐在后排,不停地接打电话,声音始终冷静沉着。

  "老刘,你们镇里现在有多少人可以调动?...好,立即组织群众转移,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对,先安置在镇中心小学...物资不够?县里马上调拨..."

  季秋水透过后视镜,看见周书记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她知道,周书记昨晚只睡了三个小时。

  车子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小湾村。雨势稍缓,但天空依然阴沉得可怕。村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背着包袱,有的牵着孩子,脸上写满惶恐。

  "周书记来了!"有人喊了一声,人群立刻围了上来。

  "大家不要慌,县里已经安排好了临时安置点..."周书记的声音在嘈杂的人群中格外清晰。他一边安抚群众,一边快步走向危险区域。

  季秋水紧跟在后面,看见山坡上一道触目惊心的裂缝,像一张狰狞的大嘴,随时可能吞噬下方的房屋。她的心跳加速,手心沁出冷汗。

  "这个裂缝宽度已经超过二十厘米,深度无法估量..."镇里的干部汇报道。

  周书记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眉头皱得更紧了:"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立即扩大疏散范围,方圆500米内的群众全部转移!"

  就在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走了过来:"我不走!我在这住了七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季秋水认出这是村里的李大爷,出了名的倔脾气。

  "李大爷,"周书记迎上去,扶着老人的胳膊,"这次不一样,山体已经松动,万一..."

  "万一什么万一!我老头子活够本了,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李大爷甩开周书记的手,转身就要往回走。

  场面一时僵持不下。季秋水看见周书记深吸一口气,突然换了个语气:"李大爷,听说您孙子今年考上县一中了?"

  老人脚步一顿,转过头来,脸上闪过一丝骄傲:"是啊,全县前十名呢!"

  "那孩子真有出息。"周书记微笑道,"他现在是不是住在学校?要是知道爷爷有危险却不撤离,他得多担心啊?学习都会受影响..."

  李大爷的表情松动了一些。周书记趁热打铁:"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先去安置点住几天,等雨停了,我亲自送您回来。要是房子有什么损失,县里负责给您修好。"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听周书记的..."

  季秋水看着周书记搀扶老人走向安置车辆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群众工作——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将心比心,找到那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下午三点,正当转移工作接近尾声时,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随着一声闷响,山体开始滑动,泥土和石块轰然倾泻而下,瞬间掩埋了几栋房屋。

  "还有人没撤出来吗?"周书记厉声问道。

  "报告书记,根据名单,还有张寡妇和她两个孩子..."村干部的声音发抖。

  周书记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季秋水看见他的拳头攥紧又松开,然后毫不犹豫地冲向危险区域:"应急分队,跟我上!"

  "书记,太危险了!"有人试图阻拦。

  "少废话!那是两条人命!"周书记头也不回地吼道。

  季秋水想跟上去,被同事一把拉住:"你留在这里协调联络!"她只能站在原地,看着周书记和救援队员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接下来的每一分钟都像一年那么漫长。季秋水不停地接打电话,向县里汇报情况,协调增援力量。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信息,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

  终于,在傍晚六点,好消息传来——母子三人被成功救出,只是受了轻伤。当周书记满身泥浆地出现在临时指挥所时,所有人都鼓起掌来。季秋水注意到,周书记的右手有一道血痕,但他似乎浑然不觉。

  "不要松懈,"周书记的声音沙哑却坚定,"这只是开始,更大的考验可能还在后面..."

  夜深了,雨依然下个不停。季秋水坐在临时安置点的角落里整理资料,抬头看见周书记正在给一个哭泣的小女孩擦眼泪,那温柔的神情与白天的雷厉风行判若两人。

  这一刻,季秋水突然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在这"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