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北京迎来了第一场寒潮。肖奈代表致一科技,赴德国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峰会。异憬则留在国内,主持一个关于“数字人文”的重点项目结题评审。
这是他们确定关系后,第一次分别超过三天。
峰会日程紧凑,肖奈作为受邀嘉宾,不仅要发表主题演讲,还要参与多场高层论坛和洽谈。他忙碌得像一个精密运转的仪器,应对自如,锋芒毕露。但每当深夜回到酒店房间,面对一室寂静,那种熟悉的、冰冷的空旷感便会悄然弥漫。
他会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特别设定的相册。里面没有多少甜言蜜语的聊天记录,大多是异憬发来的照片:书房窗台上新添的绿萝、一起挑的咖啡豆研磨后的粉末、深夜书桌上铺满的演算草稿(旁边总会不经意地入镜一杯他叮嘱他要喝的牛奶)、甚至只是一张雨后庆大银杏道铺满金黄落叶的照片。
没有过多文字,只是简单的分享。但肖奈每次看着,紧绷的神经便会奇异地松弛下来。他会回复几个字,有时是关于照片内容的简短点评,有时只是“已阅”或一个句号。异憬通常不会立刻回复,他知道他在忙。但总会在他这边凌晨时分,收到一句“刚忙完,一切顺利,勿念”或者“天冷,加衣”。
这种远隔重洋的、低调到近乎笨拙的互动,成了肖奈在那几天里,最重要的能量补给。
项目评审会终于圆满结束,异憬婉拒了团队的庆功宴,独自回到公寓。推开门,一股冷清的气息扑面而来。明明只少了个人,空间却仿佛骤然变大、变空了。他放下公文包,走到客厅落地窗前。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如星河,却照不亮心底那一小片因思念而柔软的角落。
他拿出手机,看着与肖奈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八小时前,他告诉肖奈评审会顺利,肖奈回了一个“好”字。算算时间,肖奈那边应该是凌晨,大概在休息了。异憬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没有拨通视频,只是拍了一张窗外的夜景发了过去,配文:“北京降温了,你那边呢?”
发完信息,他走进厨房,想给自己煮碗面,却看着双人份的厨具有些出神。最后,只简单地热了杯牛奶。他端着杯子,习惯性地走向书房,打算继续看会儿文献,却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神。书桌上,还摊开着之前和肖奈一起讨论项目时写写画画的草稿纸,旁边放着肖奈常用的那支万宝龙钢笔。
异憬拿起那支笔,冰凉的金属笔杆上,似乎还残留着那人指尖的温度。一种混合着思念和安定的情绪,缓缓包裹住他。他忽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家”这个字眼,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与另一个人的气息、习惯、以及共同度过的时光紧密相连了。
肖奈的航班在周五傍晚落地北京。长途飞行和时差让他眉宇间带着明显的倦色,但走出闸口,他的目光便习惯性地在接机的人群中搜寻。然后,他看到了那个身影。
异憬穿着浅灰色的长款大衣,围着一条驼色羊绒围巾,安静地站在不远处的柱子旁,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翘首以盼,只是微微低着头看手机,气质清隽,在熙攘的人群中自成一道风景。
肖奈脚步顿了顿,随即加快步伐走了过去。
似乎是心有灵犀,异憬恰在此时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他。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眼睛里,瞬间漾开清晰可见的欣喜和放松。他收起手机,迎了上来。
“回来了。”异憬很自然地接过肖奈手中的电脑包,声音温和,带着舟车劳顿后最熨帖的问候。
“嗯。”肖奈看着他,一周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很想抱抱他,但顾及场合,只是伸手,极其自然地替他理了理被围巾压住的一缕头发,指尖不经意地擦过他的耳廓,“等很久了?”
“没有,刚来一会儿。”异憬微微侧头,耳根有些泛红,却没有躲闪,“路上顺利吗?”
“还行。”肖奈言简意赅,目光却一直没从他脸上移开。
两人并肩朝着停车场走去。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肩膀偶尔轻轻碰触,无声地交换着分离一周后重新汇聚的暖流。车是异憬开来的,肖奈那辆低调的黑色轿车。
坐进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肖奈才真正放松下来,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车内弥漫着熟悉的、淡淡的木质香调,是异憬惯用的车载香氛,夹杂着他身上清冽干净的气息,构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让人安心的味道。
“累了就睡会儿,到家叫你。”异憬启动车子,声音放得很轻。
肖奈“嗯”了一声,却没有睡意。他睁开眼,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的城市夜景,又侧过头,看着异憬专注开车的侧脸。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勾勒出柔和的线条。
“评审会怎么样?”肖奈问。
“挺顺利的。专家组评价很高。”异憬回答,语气平静,但眼角眉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和愉悦。
“那就好。”肖奈顿了顿,忽然说,“德国的咖啡,很难喝。”
异憬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转头飞快地瞥了他一眼:“所以还是家里的好?”
“嗯。”肖奈应着,目光落在异憬握着方向盘的、骨节分明的手上,“家里的什么都好。”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异憬心湖,荡开圈圈涟漪。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唇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车子驶入小区地下车库。电梯缓缓上升,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数字不断跳动,气氛安静而微妙。
“叮”一声,电梯到达所在楼层。门打开的瞬间,肖奈的手很自然地滑下,握住了异憬垂在身侧的手。异憬的手指微凉,他下意识地收紧掌心,将那点凉意包裹。
异憬的心跳漏了一拍,没有挣脱,任由他牵着,走出电梯。
打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玄关的灯亮着,客厅的落地灯也开着,将房间晕染成一片暖黄。一切都和他们离开时一样,却又好像不一样了。
肖奈关上门,将电脑包随手放在玄关柜上,然后转过身,面对着异憬。一周的思念,旅途的疲惫,在此刻终于找到了归宿。他没有再克制,伸出手,将眼前的人轻轻拥入怀中。
异憬先是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将脸埋在他带着室外寒气的肩窝,伸出手回抱住他。拥抱的力度由轻到重,仿佛要将这一周的分离都弥补回来。
“欢迎回家。”异憬的声音闷在他怀里,带着笑意和满足。
肖奈没有回答,只是收紧了手臂,低头,一个轻如蝶翼的吻,落在异憬的发间。
窗外是北国的寒夜,窗内是相依的温暖。
这是他们确定关系后,第一次分别超过三天。
峰会日程紧凑,肖奈作为受邀嘉宾,不仅要发表主题演讲,还要参与多场高层论坛和洽谈。他忙碌得像一个精密运转的仪器,应对自如,锋芒毕露。但每当深夜回到酒店房间,面对一室寂静,那种熟悉的、冰冷的空旷感便会悄然弥漫。
他会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特别设定的相册。里面没有多少甜言蜜语的聊天记录,大多是异憬发来的照片:书房窗台上新添的绿萝、一起挑的咖啡豆研磨后的粉末、深夜书桌上铺满的演算草稿(旁边总会不经意地入镜一杯他叮嘱他要喝的牛奶)、甚至只是一张雨后庆大银杏道铺满金黄落叶的照片。
没有过多文字,只是简单的分享。但肖奈每次看着,紧绷的神经便会奇异地松弛下来。他会回复几个字,有时是关于照片内容的简短点评,有时只是“已阅”或一个句号。异憬通常不会立刻回复,他知道他在忙。但总会在他这边凌晨时分,收到一句“刚忙完,一切顺利,勿念”或者“天冷,加衣”。
这种远隔重洋的、低调到近乎笨拙的互动,成了肖奈在那几天里,最重要的能量补给。
项目评审会终于圆满结束,异憬婉拒了团队的庆功宴,独自回到公寓。推开门,一股冷清的气息扑面而来。明明只少了个人,空间却仿佛骤然变大、变空了。他放下公文包,走到客厅落地窗前。窗外,城市的灯火璀璨如星河,却照不亮心底那一小片因思念而柔软的角落。
他拿出手机,看着与肖奈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消息是八小时前,他告诉肖奈评审会顺利,肖奈回了一个“好”字。算算时间,肖奈那边应该是凌晨,大概在休息了。异憬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没有拨通视频,只是拍了一张窗外的夜景发了过去,配文:“北京降温了,你那边呢?”
发完信息,他走进厨房,想给自己煮碗面,却看着双人份的厨具有些出神。最后,只简单地热了杯牛奶。他端着杯子,习惯性地走向书房,打算继续看会儿文献,却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神。书桌上,还摊开着之前和肖奈一起讨论项目时写写画画的草稿纸,旁边放着肖奈常用的那支万宝龙钢笔。
异憬拿起那支笔,冰凉的金属笔杆上,似乎还残留着那人指尖的温度。一种混合着思念和安定的情绪,缓缓包裹住他。他忽然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家”这个字眼,不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与另一个人的气息、习惯、以及共同度过的时光紧密相连了。
肖奈的航班在周五傍晚落地北京。长途飞行和时差让他眉宇间带着明显的倦色,但走出闸口,他的目光便习惯性地在接机的人群中搜寻。然后,他看到了那个身影。
异憬穿着浅灰色的长款大衣,围着一条驼色羊绒围巾,安静地站在不远处的柱子旁,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翘首以盼,只是微微低着头看手机,气质清隽,在熙攘的人群中自成一道风景。
肖奈脚步顿了顿,随即加快步伐走了过去。
似乎是心有灵犀,异憬恰在此时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他。那双总是含着温和笑意的眼睛里,瞬间漾开清晰可见的欣喜和放松。他收起手机,迎了上来。
“回来了。”异憬很自然地接过肖奈手中的电脑包,声音温和,带着舟车劳顿后最熨帖的问候。
“嗯。”肖奈看着他,一周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他很想抱抱他,但顾及场合,只是伸手,极其自然地替他理了理被围巾压住的一缕头发,指尖不经意地擦过他的耳廓,“等很久了?”
“没有,刚来一会儿。”异憬微微侧头,耳根有些泛红,却没有躲闪,“路上顺利吗?”
“还行。”肖奈言简意赅,目光却一直没从他脸上移开。
两人并肩朝着停车场走去。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肩膀偶尔轻轻碰触,无声地交换着分离一周后重新汇聚的暖流。车是异憬开来的,肖奈那辆低调的黑色轿车。
坐进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肖奈才真正放松下来,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车内弥漫着熟悉的、淡淡的木质香调,是异憬惯用的车载香氛,夹杂着他身上清冽干净的气息,构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让人安心的味道。
“累了就睡会儿,到家叫你。”异憬启动车子,声音放得很轻。
肖奈“嗯”了一声,却没有睡意。他睁开眼,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熟悉的城市夜景,又侧过头,看着异憬专注开车的侧脸。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勾勒出柔和的线条。
“评审会怎么样?”肖奈问。
“挺顺利的。专家组评价很高。”异憬回答,语气平静,但眼角眉梢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和愉悦。
“那就好。”肖奈顿了顿,忽然说,“德国的咖啡,很难喝。”
异憬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转头飞快地瞥了他一眼:“所以还是家里的好?”
“嗯。”肖奈应着,目光落在异憬握着方向盘的、骨节分明的手上,“家里的什么都好。”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异憬心湖,荡开圈圈涟漪。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唇角不受控制地向上扬起。
车子驶入小区地下车库。电梯缓缓上升,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数字不断跳动,气氛安静而微妙。
“叮”一声,电梯到达所在楼层。门打开的瞬间,肖奈的手很自然地滑下,握住了异憬垂在身侧的手。异憬的手指微凉,他下意识地收紧掌心,将那点凉意包裹。
异憬的心跳漏了一拍,没有挣脱,任由他牵着,走出电梯。
打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玄关的灯亮着,客厅的落地灯也开着,将房间晕染成一片暖黄。一切都和他们离开时一样,却又好像不一样了。
肖奈关上门,将电脑包随手放在玄关柜上,然后转过身,面对着异憬。一周的思念,旅途的疲惫,在此刻终于找到了归宿。他没有再克制,伸出手,将眼前的人轻轻拥入怀中。
异憬先是一僵,随即放松下来,将脸埋在他带着室外寒气的肩窝,伸出手回抱住他。拥抱的力度由轻到重,仿佛要将这一周的分离都弥补回来。
“欢迎回家。”异憬的声音闷在他怀里,带着笑意和满足。
肖奈没有回答,只是收紧了手臂,低头,一个轻如蝶翼的吻,落在异憬的发间。
窗外是北国的寒夜,窗内是相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