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甄嬛传(27)-《综景:异的浮生》

  康熙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心绞痛,虽被胤礼以决绝的姿态暂时化解,却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入了垂暮帝王的心底。疑云并未完全散去,只是被强行压下,转而化作了更深的、近乎偏执的掌控欲。他不再让胤礼完全经手汤药,却依旧将他禁锢在身边,仿佛要通过这无时无刻的监视,来确认这份“纯粹”的真伪。他的身体衰败得愈发明显,眼神时而浑浊,时而锐利,在昏聩与清明间挣扎。

  朝堂之上,山雨欲来。太子被废,储位空悬,诸位阿哥的野心再无遮掩。胤禩广结党羽,声势日隆;胤禛则以其一贯的冷硬手段,雷厉风行地处理政务,暗中积蓄力量,只是他眉宇间那化不开的阴郁与偶尔的失神,泄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整个紫禁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待一粒火星。

  而这粒火星,注定要由胤礼来点燃。

  这日,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康熙精神稍好,竟提出要去御花园走走。胤礼搀扶着他,一步步走在铺满金黄落叶的石径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康熙的步履蹒跚,倚靠着胤礼,远远望去,竟有几分相依为命的凄凉。

  行至一处假山旁,康熙停下脚步,剧烈地咳嗽起来,胤礼连忙为他抚背。咳声止住后,康熙望着天边那轮如血的残阳,忽然喃喃道:“胤礼啊……朕这一生,杀伐决断,自问对得起列祖列宗,唯独……唯独对你们这些儿子……”他顿住,没有说下去,浑浊的老眼中竟泛起一丝水光。

  胤礼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片温顺悲悯:“皇阿玛是千古明君,文治武功,天下皆知。儿臣等能侍奉皇阿玛,是天大的福分。”

  康熙转过头,深深地看着他,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皮囊,直抵灵魂深处:“福分?呵呵……胤礼,你告诉朕,若朕……若朕有一天不在了,你当如何?”

  这个问题,如同淬毒的利箭!胤礼心脏猛地一缩,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或许就要到了。他垂下头,沉默良久,再抬头时,眼中已盈满泪水,在夕阳下闪烁着破碎的光芒。

  “皇阿玛……”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哀恸与依赖,“您若不在,这冰冷紫禁城,还有何值得胤礼留恋?儿臣……儿臣愿随皇阿玛而去!”他说得斩钉截铁,情真意切,仿佛康熙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这番“表白”,彻底击碎了康熙心中最后的防线与疑虑。他伸出枯瘦的手,颤抖地抚摸着胤礼的脸颊,老泪纵横:“好孩子……朕的好孩子……朕……朕舍不得你啊……”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只见胤禛面色铁青,匆匆赶来,显然是有要事禀报。他看到夕阳下相拥而泣的“父子”二人,脚步猛地顿住,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复杂,有震惊,有愤怒,更有一种被彻底背叛的痛楚。

  康熙见到胤禛,收敛了情绪,拭去眼泪,恢复了帝王的威严:“老四,何事惊慌?”

  胤禛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跪地沉声道:“启禀皇阿玛,八弟胤禩……联合隆科多、阿灵阿等一众大臣,于畅春园聚集,似有……似有逼宫之举!”

  “什么?!”康熙勃然大怒,气得浑身发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逆子!一群逆子!”他猛地抓住胤礼的手臂,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胤礼!你……你陪朕去!朕倒要看看,这些逆子想干什么!”

  这一刻,康熙将胤礼视作了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他却不知,这场逼宫闹剧的背后,未必没有胤礼暗中推波助澜的影子——正是他此前种种言行,加剧了康熙对胤禩一党的猜忌,也激化了阿哥之间的矛盾。

  胤礼搀扶着怒火攻心的康熙,向畅春园走去。转身的刹那,他与跪在地上的胤禛目光相撞。

  胤禛的眼神,如同濒死的野兽,充满了绝望的质问:你到底是谁?你对我,对皇阿玛,究竟做了什么?

  胤礼回望着他,嘴角极轻微地勾起一抹弧度,那笑容在残阳映照下,妖异、冰冷,而又带着一种大仇将报的、令人胆寒的快意。

  他没有回答。答案,即将揭晓。

  残阳如血,映照着这走向终局的皇权父子,也映照着那个一心要将一切拖入地狱的复仇者。畅春园的方向,一场决定大清国运的风暴,正在酝酿最后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