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棠苑一别,张嫣的心事如同那日渐繁盛的海棠花,藏也藏不住。她去长乐宫向吕后请安的次数莫名多了起来,有时甚至会带上一两篇自己稚嫩的诗文,或是新学的琴曲,期盼着能“偶遇”前来议事的陈景异,得到他只言片语的点评。
吕后何等精明,很快便察觉了外孙女这份异常的热切。起初,她只当是小女儿家对优秀长辈的仰慕,并未十分在意,甚至觉得这能让张嫣更安心待在宫中。但次数多了,尤其是看到张嫣提及“长信侯”时那双发亮的眼睛和微红的脸颊,吕后心中那丝不悦便开始放大。
这一日,张嫣又在长乐宫磨蹭了许久,直到陈景异确实不会来了,才怏怏告退。吕后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脸色沉了下来。她挥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宦官,冷声道:“去查查,皇后近日都与哪些人接触,尤其是……与长信侯,可有逾矩之处?”
命令下达,吕后揉着眉心,感到一阵烦躁。她对陈景异的占有欲,早已超越了寻常君臣乃至男女之情,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不容任何人分享的绝对掌控。刘盈的依赖让她不悦,薄太后的觊觎让她愤怒,如今连自己这单纯的外孙女,竟也似乎要踏入这片禁区?
永巷深处,浆洗房。
聂慎儿在冰冷的水中日复一日地搓洗衣物,双手粗糙红肿,昔日娇艳的容颜蒙上灰败。但身体的劳苦并未磨灭她心中的恨意,反而如同淬毒的刀刃,越发锋利。她通过偷偷收买的小太监,得知了张皇后对陈景异不同寻常的关注,一个恶毒的计划瞬间成形。
“杜云汐……张嫣……你们都想抢走他是吗?”聂慎儿在黑暗中狞笑,“好,我就让你们狗咬狗!”
她设法将一张匿名的字条,塞进了负责给张嫣送衣物的宫女手中。字条上只有寥寥几语,却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皇后娘娘可知,杜云汐姑娘亦对长信侯青眼有加,常借故接近,其心叵测。”
这招极其阴险。它利用了张嫣对陈景异的朦胧好感可能产生的嫉妒,又将矛头直指杜云汐。若张嫣信了,以她皇后的身份,哪怕只是流露出对杜云汐的不满,也足以借吕后或宫廷规矩之手,轻易碾死杜云汐。
字条果然被带到了张嫣面前。年幼的皇后看着那几行字,愣住了。杜云汐?那个总是低眉顺眼、举止得体的宫女?她也……喜欢侯爷?一种从未有过的、酸涩又慌乱的情绪涌上心头。她虽不懂男女之情,却本能地感到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觊觎的不安。
张嫣毕竟心思单纯,藏不住事。次日她去给吕后请安时,神情便有些恹恹,目光偶尔瞥向侍立在旁的杜云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委屈。
吕后立刻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她不动声色,等张嫣离开后,单独留下了杜云汐。
“杜云汐,”吕后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皇后近日似乎心事重重,你可知是何缘故?”
杜云汐心中凛然,她隐约感觉到张嫣看她的眼神有异,再联想到聂慎儿的为人,立刻猜到了七八分。她跪伏在地,语气恭敬而坦诚:“回太后,奴婢不知。奴婢近日谨守本分,并未与皇后娘娘有过多接触,实在不知娘娘因何烦忧。若奴婢言行有失,请太后明示,奴婢万死莫辞。”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表明自己的无辜和惶恐,不给吕后任何借题发挥的余地。
吕后审视着她,见杜云汐神色坦然,不似作伪,心中的怀疑稍减。但她并未完全放心,只是淡淡道:“起来吧。记住你的本分,伺候好哀家便是。皇后年纪小,心思单纯,你们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人,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带坏了娘娘。”
“奴婢谨记太后教诲。”杜云汐叩首,背后已惊出一身冷汗。她知道,这是聂慎儿的毒计,自己虽暂时过关,但已在吕后和张嫣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陈景异很快也从不同渠道得知了此事。他心中叹息,聂慎儿的疯狂和愚蠢超乎他的想象,而张嫣的单纯也成了容易被利用的弱点。他深知,若再不加以制止,这无谓的纷争只会将更多人卷入漩涡。
他寻了个机会,在向吕后禀报完政务后,状似无意地提起:“太后,臣近日听闻宫中有些关于皇后娘娘与宫女的无谓流言,似乎源于永巷。皇后娘娘身份尊贵,心地纯善,若被些宵小之辈利用,恐损及清誉,亦让太后烦心。是否需加强对永巷的管束,以正视听?”
他没有点名聂慎儿,也没有提及具体内容,只是将问题归结于“永巷流言”,并上升到可能损害张嫣声誉和让吕后烦心的层面。这既提醒了吕后根源所在,又表现了他对皇室声誉的关切,丝毫不涉个人私心。
吕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心中了然。陈景异这是在委婉地澄清和寻求保护。她当然知道流言从何而起,对聂慎儿的厌烦又添几分。
“哀家知道了。”吕后淡淡道,“永巷那边,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有些不安分的人,总该学学规矩。”
一场因张嫣依恋而起的风波,在陈景异四两拨千斤的干预和吕后的强势下,暂时被压了下去。聂慎儿在永巷的日子将更加难过,杜云汐则更加警惕。
但陈景异知道,张嫣那份单纯而危险的依恋,如同埋藏在宫闱深处的火种,稍有不慎,仍可能燎原。而他,似乎永远无法真正摆脱这无处不在的、以爱为名的牵绊与枷锁。
吕后何等精明,很快便察觉了外孙女这份异常的热切。起初,她只当是小女儿家对优秀长辈的仰慕,并未十分在意,甚至觉得这能让张嫣更安心待在宫中。但次数多了,尤其是看到张嫣提及“长信侯”时那双发亮的眼睛和微红的脸颊,吕后心中那丝不悦便开始放大。
这一日,张嫣又在长乐宫磨蹭了许久,直到陈景异确实不会来了,才怏怏告退。吕后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脸色沉了下来。她挥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宦官,冷声道:“去查查,皇后近日都与哪些人接触,尤其是……与长信侯,可有逾矩之处?”
命令下达,吕后揉着眉心,感到一阵烦躁。她对陈景异的占有欲,早已超越了寻常君臣乃至男女之情,那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不容任何人分享的绝对掌控。刘盈的依赖让她不悦,薄太后的觊觎让她愤怒,如今连自己这单纯的外孙女,竟也似乎要踏入这片禁区?
永巷深处,浆洗房。
聂慎儿在冰冷的水中日复一日地搓洗衣物,双手粗糙红肿,昔日娇艳的容颜蒙上灰败。但身体的劳苦并未磨灭她心中的恨意,反而如同淬毒的刀刃,越发锋利。她通过偷偷收买的小太监,得知了张皇后对陈景异不同寻常的关注,一个恶毒的计划瞬间成形。
“杜云汐……张嫣……你们都想抢走他是吗?”聂慎儿在黑暗中狞笑,“好,我就让你们狗咬狗!”
她设法将一张匿名的字条,塞进了负责给张嫣送衣物的宫女手中。字条上只有寥寥几语,却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皇后娘娘可知,杜云汐姑娘亦对长信侯青眼有加,常借故接近,其心叵测。”
这招极其阴险。它利用了张嫣对陈景异的朦胧好感可能产生的嫉妒,又将矛头直指杜云汐。若张嫣信了,以她皇后的身份,哪怕只是流露出对杜云汐的不满,也足以借吕后或宫廷规矩之手,轻易碾死杜云汐。
字条果然被带到了张嫣面前。年幼的皇后看着那几行字,愣住了。杜云汐?那个总是低眉顺眼、举止得体的宫女?她也……喜欢侯爷?一种从未有过的、酸涩又慌乱的情绪涌上心头。她虽不懂男女之情,却本能地感到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觊觎的不安。
张嫣毕竟心思单纯,藏不住事。次日她去给吕后请安时,神情便有些恹恹,目光偶尔瞥向侍立在旁的杜云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委屈。
吕后立刻捕捉到了这细微的变化。她不动声色,等张嫣离开后,单独留下了杜云汐。
“杜云汐,”吕后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皇后近日似乎心事重重,你可知是何缘故?”
杜云汐心中凛然,她隐约感觉到张嫣看她的眼神有异,再联想到聂慎儿的为人,立刻猜到了七八分。她跪伏在地,语气恭敬而坦诚:“回太后,奴婢不知。奴婢近日谨守本分,并未与皇后娘娘有过多接触,实在不知娘娘因何烦忧。若奴婢言行有失,请太后明示,奴婢万死莫辞。”
她将姿态放到最低,表明自己的无辜和惶恐,不给吕后任何借题发挥的余地。
吕后审视着她,见杜云汐神色坦然,不似作伪,心中的怀疑稍减。但她并未完全放心,只是淡淡道:“起来吧。记住你的本分,伺候好哀家便是。皇后年纪小,心思单纯,你们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人,更要谨言慎行,莫要带坏了娘娘。”
“奴婢谨记太后教诲。”杜云汐叩首,背后已惊出一身冷汗。她知道,这是聂慎儿的毒计,自己虽暂时过关,但已在吕后和张嫣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陈景异很快也从不同渠道得知了此事。他心中叹息,聂慎儿的疯狂和愚蠢超乎他的想象,而张嫣的单纯也成了容易被利用的弱点。他深知,若再不加以制止,这无谓的纷争只会将更多人卷入漩涡。
他寻了个机会,在向吕后禀报完政务后,状似无意地提起:“太后,臣近日听闻宫中有些关于皇后娘娘与宫女的无谓流言,似乎源于永巷。皇后娘娘身份尊贵,心地纯善,若被些宵小之辈利用,恐损及清誉,亦让太后烦心。是否需加强对永巷的管束,以正视听?”
他没有点名聂慎儿,也没有提及具体内容,只是将问题归结于“永巷流言”,并上升到可能损害张嫣声誉和让吕后烦心的层面。这既提醒了吕后根源所在,又表现了他对皇室声誉的关切,丝毫不涉个人私心。
吕后深深看了他一眼,心中了然。陈景异这是在委婉地澄清和寻求保护。她当然知道流言从何而起,对聂慎儿的厌烦又添几分。
“哀家知道了。”吕后淡淡道,“永巷那边,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有些不安分的人,总该学学规矩。”
一场因张嫣依恋而起的风波,在陈景异四两拨千斤的干预和吕后的强势下,暂时被压了下去。聂慎儿在永巷的日子将更加难过,杜云汐则更加警惕。
但陈景异知道,张嫣那份单纯而危险的依恋,如同埋藏在宫闱深处的火种,稍有不慎,仍可能燎原。而他,似乎永远无法真正摆脱这无处不在的、以爱为名的牵绊与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