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美人心计(18)-《综景:异的浮生》

  祭天大典的风波,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在朝野上下引起巨大震动。天降“不祥”,代王重伤,这无疑是对吕后执政权威的一次沉重打击。尽管她以雷霆手段压下了一些过于尖锐的非议,但暗流涌动,人心惶惶。

  长乐宫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吕后屏退左右,只留下陈景异。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她阴沉莫测的脸。

  “景异,”她开口,声音里没有一丝温度,“现在没有外人,你告诉哀家,祭坛之上的事,当真只是巧合?” 她的目光如冰冷的探针,死死锁住陈景异的眼睛,不放过他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陈景异早已料到有此一问。他撩袍跪下,姿态恭顺,语气却带着一种被误解的沉痛与坦然:“太后明鉴。当日山路湿滑,臣一时失足,惊扰圣驾,罪该万死。但臣对太后之心,天日可表,绝无半句虚言。至于代王殿下之事,臣当时自身难保,实在不知详情。若太后疑心臣与薄太后有所勾结,臣……愿以死明志!” 说罢,他竟猛地抬头,就要向一旁的殿柱撞去!

  这一下,又快又决绝,完全出乎吕后意料。她惊呼一声:“拦住他!”

  殿外侍卫应声而入,死死拉住了陈景异。吕后看着他额角因用力而泛起的青筋,和他眼中那份近乎绝望的坚毅,心中的怀疑竟动摇了几分。若他真与薄氏勾结,何必在此以死相逼?这难道不是欲盖弥彰?还是说……这又是他更高明的以退为进?

  “罢了!”吕后疲惫地挥挥手,让侍卫退下,“哀家只是问你一句,何至于此!” 她走到陈景异面前,伸手想扶他,却被陈景异微微侧身避开。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吕后心中一刺。

  “你起来。”吕后的语气软化了少许,但疑虑并未完全消除,“哀家信你便是。只是,如今流言四起,你需暂避风头。兰林苑……你暂时也不必回去了,就留在长乐宫偏殿‘静养’吧。” 这名为静养,实为更严密的软禁,将他彻底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

  陈景异心中冷笑,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他叩首谢恩,脸上看不出喜怒。留在长乐宫,虽然失去自由,但或许也能更近距离地洞察吕后的动向,甚至……利用张嫣。

  薄太后馆舍,则是另一番景象。薄太后日夜不休地“照顾”着“重伤”的刘恒,并以代王伤势沉重、需回封地寻访名医静养为由,不断上书吕后,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若代王在长安有何不测,恐怕天下藩王都会寒心。

  吕后被内外交困的局面搅得心烦意乱。她深知放虎归山的危险,但眼下刘恒“重伤”是事实,若强行扣留导致其不治身亡,必将引发更大的政治地震。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她终于咬牙下旨:准代王刘恒返回代地养伤,薄太后随行照料!

  消息传出,薄太后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她知道,第一步,成功了。

  然而,就在薄太后母子紧锣密鼓准备离京的前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聂慎儿利用那个被她勾引的护卫副统领的最后一点价值,以及宫中因准备代王离京而出现的短暂混乱,竟然奇迹般地溜出了永巷!她如同暗夜里的鬼魅,直奔长乐宫!她不是要去见陈景异,而是要去见吕后!她要告发!告发杜云汐!告发那个她认为所有痛苦的根源!

  她跪在长乐宫外的冰冷却地上,不顾一切地磕头哭喊:“太后!奴婢有惊天秘密禀报!杜云汐她是薄太后的细作!她与陈景异暗中往来,图谋不轨!奴婢有证据!” 她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观察和扭曲的臆测,但在此时敏感的时刻,足以掀起轩然大波。

  吕后本就疑心重重,闻讯震怒!立刻下令拘捕杜云汐,并严审聂慎儿!

  杜云汐猝不及防,被投入暴室。她心中惊骇,但长期磨练出的冷静让她迅速镇定下来,思考对策。她深知,聂慎儿拿不出实据,但只要吕后心存怀疑,自己就凶多吉少。

  陈景异在偏殿得知消息,心中也是一沉。聂慎儿这个变数,终于在最关键的时刻爆炸了!杜云汐一旦被坐实罪名,不仅她自己性命不保,很可能还会牵连出与自己的联系,甚至影响薄太后明日的离京计划!

  他必须想办法救杜云汐,至少,要保住她到薄太后安全离开之后!

  而此刻,已经收拾好行装、准备次日黎明启程的薄太后,也通过隐秘渠道得知了这一噩耗。她脸色煞白,对榻上“养伤”的刘恒道:“恒儿,杜云汐危矣!聂慎儿这一闹,吕雉必然宁错杀不放过!我们……是否要救她?” 救,可能自身难保;不救,则愧对良心,也可能失去一个未来的重要盟友。

  长乐宫、暴室、薄太后馆舍……整个未央宫再次被紧张的阴云笼罩。聂慎儿疯狂的呐喊,像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暂时的平静,将所有人再次推向命运的悬崖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