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异那番关于西北粮草的奏对,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紫禁城深处激起了层层涟漪。康熙虽未当场决断,但接连几日都召承异密谈,内容无人得知,但乾清宫出入的军机大臣们神色日渐凝重,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气息。
若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奉茶时更加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她能感觉到各位阿哥看承异的目光也愈发复杂,钦佩中掺杂着忌惮,亲近里隐藏着审视。承异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偶尔与若曦目光相接时,会递过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
这日傍晚,若曦刚交卸完差事,准备回住处,却在宫道拐角被十三阿哥胤祥拦下。十三阿哥脸上带着少见的急切和忧虑,屏退了左右。
“若曦,你近日可见过承异?”他压低声音问道。
若曦心中一跳,面上保持镇定:“前两日在御前见过,十三爷找他有事?”
胤祥眉头紧锁:“不是我找他,是四哥!四哥想找他商议要事,却接连两日寻他不着。他府上人说他被皇阿玛派了差事出城了,可什么差事需要如此隐秘?连我们这些兄弟都瞒着?”
若曦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承异出城了?还是康熙亲自派的差事?为何连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都要隐瞒?她想起承异说过“自有应对之策”,难道这就是他的策略?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我……我也不知。”若曦勉强答道,“承异阿哥行事向来有他的道理,或许真是皇命紧急……”
胤祥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若曦:“若曦,你与承异……罢了,你是个明白人。我只是觉得,承异此番举动,怕是卷入了极深的是非中。他虽有才智,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是担心他……”他没有说下去,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若曦感激十三阿哥的关心,却也更加不安。连豪爽仗义的十三阿哥都如此担忧,可见情势之诡谲。
送走十三阿哥,若曦心乱如麻,下意识地又走向御花园东南角的角楼。她明知承异可能不在,但仿佛只有靠近那里,才能获得一丝虚幻的慰藉。
角楼依旧荒凉寂静,残阳如血,将断壁残垣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若曦站在那日与承异相见的地方,望着天边沉落的夕阳,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还夹杂着压低的呵斥声。若曦心中一凛,慌忙躲到一处半塌的墙壁后面。
透过砖石的缝隙,她看到几名穿着宫廷侍卫服色、却面生得很的人,押着一个被黑布罩头、双手反绑的人,匆匆从角楼另一侧的小径经过。那人身形踉跄,似乎受了伤,但腰背却挺得笔直。
虽然看不清面容,但那身影……那身影分明是……
承异!
若曦几乎要惊呼出声,死死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浑身冰冷,血液仿佛都凝固了。怎么会?他不是出城办差了吗?怎么会以这种方式被秘密押解?看那些侍卫的衣着和行事,绝非普通的宫廷侍卫,倒像是……直属于皇帝的粘杆处或者更隐秘的力量!
她眼睁睁看着那一行人迅速消失在暮色中,心脏狂跳,几乎要挣脱胸腔。巨大的恐惧和担忧瞬间将她淹没。承异出事了!而且是被康熙亲自下令拿下的!他到底做了什么?那西北粮草的策略?还是他“异乡人”的身份终于暴露了?
她想起承异的叮嘱——“无论听到关于我的什么消息,只要不是康熙亲自下旨拿我,都不要轻举妄动。”
可现在,她亲眼所见,这分明就是最坏的情况!
若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她失魂落魄,茶饭不思,一夜无眠。第二天当值,她强打精神,仔细观察着乾清宫的一切动静。康熙看起来与往常无异,批阅奏章,召见大臣,甚至过问了几句阿哥们读书骑射的琐事,丝毫没有提及承异。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若曦更加恐惧。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是最压抑的。
她试图从其他人口中探听消息,但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偶尔遇见的阿哥,都无人提及承异,仿佛这个人凭空消失了一般。这种一致的沉默,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煎熬中又过了两日。这天下午,若曦被康熙唤去奉茶。她端着茶盘,手微微颤抖,每一步都走得如同踩在刀尖上。
进入殿内,只见康熙正站在窗前,负手望着窗外,背影显得有些沉重。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垂手立在下方,神色凝重,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若曦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将茶盏放在御案上。就在她准备退下时,康熙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四阿哥和八阿哥,最后,竟然落在了若曦身上!
那目光深邃、锐利,带着洞悉一切的威严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若曦,”康熙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千钧,“你近日,可曾见过承异?”
嗡的一声,若曦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康熙……康熙竟然直接问她!他知道了什么?他知道她和承异的关系了吗?还是仅仅例行询问?
巨大的压力之下,若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声音因为恐惧而带着颤音:“回……回皇上,奴婢……奴婢前几日在御前当差时,见过承异阿哥奏对……之后,之后便未曾见过了。”
她不敢抬头,能感觉到康熙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的头顶。殿内死一般寂静,只有她自己的心跳声如擂鼓般轰鸣。
片刻,康熙才淡淡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是吗?起来吧。”
若曦战战兢兢地站起身,腿脚发软。
康熙没有再看她,而是对四阿哥和八阿哥说道:“承异之事,朕自有主张。你等不必再探听,约束好门下,不得妄议。退下吧。”
“儿臣遵旨。”四阿哥和八阿哥齐声应道,躬身退下。经过若曦身边时,若曦似乎感觉到四阿哥的目光在她身上极快地停留了一瞬。
若曦也如蒙大赦,慌忙行礼退出乾清宫。直到走出很远,靠在冰冷的宫墙上,她才敢大口喘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康熙的询问像一道惊雷,在她心中炸响。这不仅仅是对承异的审查,更是对她的警告和试探。她和承异之间的联系,恐怕早已不是秘密。
承异如今身在何处?是生是死?康熙的“自有主张”又意味着什么?
若曦望着层层叠叠的宫阙,只觉得这金碧辉煌的牢笼,从未像此刻这般令人窒息和绝望。她与承异这两个异世飘萍,终究还是被卷入了这无法抗拒的命运洪流中央。
若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她奉茶时更加小心翼翼,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她能感觉到各位阿哥看承异的目光也愈发复杂,钦佩中掺杂着忌惮,亲近里隐藏着审视。承异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是偶尔与若曦目光相接时,会递过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
这日傍晚,若曦刚交卸完差事,准备回住处,却在宫道拐角被十三阿哥胤祥拦下。十三阿哥脸上带着少见的急切和忧虑,屏退了左右。
“若曦,你近日可见过承异?”他压低声音问道。
若曦心中一跳,面上保持镇定:“前两日在御前见过,十三爷找他有事?”
胤祥眉头紧锁:“不是我找他,是四哥!四哥想找他商议要事,却接连两日寻他不着。他府上人说他被皇阿玛派了差事出城了,可什么差事需要如此隐秘?连我们这些兄弟都瞒着?”
若曦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承异出城了?还是康熙亲自派的差事?为何连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都要隐瞒?她想起承异说过“自有应对之策”,难道这就是他的策略?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
“我……我也不知。”若曦勉强答道,“承异阿哥行事向来有他的道理,或许真是皇命紧急……”
胤祥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若曦:“若曦,你与承异……罢了,你是个明白人。我只是觉得,承异此番举动,怕是卷入了极深的是非中。他虽有才智,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是担心他……”他没有说下去,但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若曦感激十三阿哥的关心,却也更加不安。连豪爽仗义的十三阿哥都如此担忧,可见情势之诡谲。
送走十三阿哥,若曦心乱如麻,下意识地又走向御花园东南角的角楼。她明知承异可能不在,但仿佛只有靠近那里,才能获得一丝虚幻的慰藉。
角楼依旧荒凉寂静,残阳如血,将断壁残垣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若曦站在那日与承异相见的地方,望着天边沉落的夕阳,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还夹杂着压低的呵斥声。若曦心中一凛,慌忙躲到一处半塌的墙壁后面。
透过砖石的缝隙,她看到几名穿着宫廷侍卫服色、却面生得很的人,押着一个被黑布罩头、双手反绑的人,匆匆从角楼另一侧的小径经过。那人身形踉跄,似乎受了伤,但腰背却挺得笔直。
虽然看不清面容,但那身影……那身影分明是……
承异!
若曦几乎要惊呼出声,死死捂住了自己的嘴。她浑身冰冷,血液仿佛都凝固了。怎么会?他不是出城办差了吗?怎么会以这种方式被秘密押解?看那些侍卫的衣着和行事,绝非普通的宫廷侍卫,倒像是……直属于皇帝的粘杆处或者更隐秘的力量!
她眼睁睁看着那一行人迅速消失在暮色中,心脏狂跳,几乎要挣脱胸腔。巨大的恐惧和担忧瞬间将她淹没。承异出事了!而且是被康熙亲自下令拿下的!他到底做了什么?那西北粮草的策略?还是他“异乡人”的身份终于暴露了?
她想起承异的叮嘱——“无论听到关于我的什么消息,只要不是康熙亲自下旨拿我,都不要轻举妄动。”
可现在,她亲眼所见,这分明就是最坏的情况!
若曦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她失魂落魄,茶饭不思,一夜无眠。第二天当值,她强打精神,仔细观察着乾清宫的一切动静。康熙看起来与往常无异,批阅奏章,召见大臣,甚至过问了几句阿哥们读书骑射的琐事,丝毫没有提及承异。
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若曦更加恐惧。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是最压抑的。
她试图从其他人口中探听消息,但无论是宫女太监,还是偶尔遇见的阿哥,都无人提及承异,仿佛这个人凭空消失了一般。这种一致的沉默,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煎熬中又过了两日。这天下午,若曦被康熙唤去奉茶。她端着茶盘,手微微颤抖,每一步都走得如同踩在刀尖上。
进入殿内,只见康熙正站在窗前,负手望着窗外,背影显得有些沉重。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垂手立在下方,神色凝重,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若曦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将茶盏放在御案上。就在她准备退下时,康熙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四阿哥和八阿哥,最后,竟然落在了若曦身上!
那目光深邃、锐利,带着洞悉一切的威严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若曦,”康熙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千钧,“你近日,可曾见过承异?”
嗡的一声,若曦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康熙……康熙竟然直接问她!他知道了什么?他知道她和承异的关系了吗?还是仅仅例行询问?
巨大的压力之下,若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触地,声音因为恐惧而带着颤音:“回……回皇上,奴婢……奴婢前几日在御前当差时,见过承异阿哥奏对……之后,之后便未曾见过了。”
她不敢抬头,能感觉到康熙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的头顶。殿内死一般寂静,只有她自己的心跳声如擂鼓般轰鸣。
片刻,康熙才淡淡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是吗?起来吧。”
若曦战战兢兢地站起身,腿脚发软。
康熙没有再看她,而是对四阿哥和八阿哥说道:“承异之事,朕自有主张。你等不必再探听,约束好门下,不得妄议。退下吧。”
“儿臣遵旨。”四阿哥和八阿哥齐声应道,躬身退下。经过若曦身边时,若曦似乎感觉到四阿哥的目光在她身上极快地停留了一瞬。
若曦也如蒙大赦,慌忙行礼退出乾清宫。直到走出很远,靠在冰冷的宫墙上,她才敢大口喘气,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康熙的询问像一道惊雷,在她心中炸响。这不仅仅是对承异的审查,更是对她的警告和试探。她和承异之间的联系,恐怕早已不是秘密。
承异如今身在何处?是生是死?康熙的“自有主张”又意味着什么?
若曦望着层层叠叠的宫阙,只觉得这金碧辉煌的牢笼,从未像此刻这般令人窒息和绝望。她与承异这两个异世飘萍,终究还是被卷入了这无法抗拒的命运洪流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