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河间府之战(三)-《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果然,一个时辰后,城楼上传来了一声,不同寻常的爆炸声,有一门火炮炸膛了。

  这个炸膛,来得猝不及防,瞬间就吞噬了火炮周围,十多人的生命。

  洪承畴眉头都皱成‘川’字了,这种情况他想到了,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同时多尔衮也敏锐的,捕捉到城头的火炮爆炸声。

  他自得意满的对身旁豪格道:“破城就在今日,他们的火炮开始炸膛了,哈哈哈……”

  豪格也是放声大笑道:“哈哈哈……明狗少了火炮助力,看他们怎么守!”

  “咱们,定能很快将城头拿下,等打开城门,老子定要屠净城内,所有拿着武器的明狗。”

  看来他还未得意到,忘记自己的目标,相比于岳托的生性残暴来说,豪格还稍微好点。

  他只针对军事人员,对于非军事人员,他都认为应该劫掠回辽东。

  但是岳托就不一样,他每下一城,就喜欢屠戮城内百姓、放火烧城等等。

  随着城头上火炮炸膛,洪承畴不得不下令停止炮击。

  但鞑子很明显,不想给他喘息之机,这次直接就派上了汉军镶黄旗。

  终于在又奋战了一个时辰后,城墙开始被突破。

  贺人龙作为洪承畴的副将,其本身的武力值,其实还是极高的。

  见有人突破了防守,二话不说挺枪便刺,一枪便捅穿了一人的身体。

  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敌人正源源不断的,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

  在这人挤人的城墙上,长兵器显然不适合战斗。

  贺人龙抽出卡在,上一个鞑子军身上的长枪,反手将刚爬上城墙的一人,又给抽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将长枪一丢,抽出了腰间的配刀。

  守城战士见自家主将如此生猛,纷纷抽出长刀开始发力。

  终于在守城将士付出,几十人伤亡的代价下,又将攻上来的人打退了下去。

  贺人龙向洪承畴靠拢,并大声道:“督师,城墙会守不住的,要不我们撤退吧。”

  看来,他还是有‘贺跑跑’潜质的。

  洪承畴大声骂道:“蠢猪!陛下给的命令,是死守河间府,就算是死!也要拖住鞑子。”

  “你现在让本督撤退,今后,本督还有何颜面,再见天颜?”

  贺人龙其实一直本着,打不过就撤退,以保全自身,来日再战的想法。

  这让后期的他,变成了‘贺跑跑’,被洪承畴一骂,顿时也感觉颇为羞愧!

  见他不再说撤退的话,洪承畴命令道:“他奶奶的,想要老子命!那也看你们够不够格。”

  “今日就算是死,老子也要蹦掉你几颗牙!去把手榴弹全拿过来。”

  刚开始,都不怎么舍得,用手榴弹杀敌。

  被守城的将士,都拿出来点着往下丢,效果是明显的,攻势开始放缓。

  洪承畴心下也是松了口气,眼看日头偏西,马上要落山了。

  猜想今天的攻城,应该快要结束了,哪知对面多尔衮,根本不想让他喘口气!

  眼见五千签军,又加了五千汉军镶黄旗,城头虽然看着摇摇欲坠。

  但就是差那么一点,于是又派了五千汉军镶黄旗上去,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城墙。

  其实古代是很少有夜战的,因为那时候大多人,都是有‘夜盲症’。

  部队行军或战斗时,多以麦、粟等为干粮,很少能摄入足够量的,蔬菜和肉类。

  这就导致了军士,缺乏维生素A,从而引发夜盲症。

  要想夜战,只有明月当空,或者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维生素A。

  前者看天气,后者就是一个,长期的民生问题了。

  兵源都来自于百姓,而百姓生活条件不好,招收到的兵源,大多都会有此疾病。

  很显然!今天老天爷都仿佛在跟明军作对,它站在了鞑子这边。

  在太阳完全落山后,皎洁的月光,开始洒满大地,照得战场如同白昼。

  这句话并不是假的,古代工业生产力落后,工业污染几乎很少。

  只要出月亮照在大地上,跟白天相差无几,不说完全跟白天一样,至少攻城是没问题的。

  洪承畴抬头看着月亮,心里也是哀叹:“难道!大明气数真的尽了吗?”

  “这时候出这么大月亮,老天爷是要对我大明,赶尽杀绝啊!”

  虽然心中哀叹,但并不妨碍,他开始布置防守。

  新一轮的战斗,在双方攻守之间,再次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谁都不能输,谁都输不起!

  显然老天是公平的,双方战斗一直持续到午夜,天空开始慢慢,有云层盖了上来。

  多尔衮抬头看了看天上,他很想今日就破城,但奈何天公不作美,只得下令鸣金收兵。

  一直忙到天快放亮的卯时,洪承畴一夜未曾合眼。

  只是在累到极致的情况下,在城墙上眯着了一会。

  后勤人员忙了一整晚,清理了城墙上,明军阵亡的将士。

  城墙下阵亡的士兵,还未曾来得及清理,鞑子那边又传来了号角声。

  此时一脸疲惫的贺人龙,向洪承畴汇报道:“督师,昨日阵亡将士九千余人。”

  “伤重无法战斗者一万余人,可战斗人员,不足四万人了。”

  “如果今明两天,还是这种强度,恐怕……”

  洪承畴打断道:“没有恐怕!就算死河间府也必须守,要是误了陛下大计,你我都得死!”

  其实他自己也清楚,恐怕真要守不住了,但是他还有大杀器没用。

  不过鞑子不上主力,让他不敢轻易使用,期望鞑子能在今天,或者明天派上主力攻城。

  在进攻前,多尔衮开始了军事布置,豪格、阿巴泰、杜度相继到场。

  多尔衮首先出言道:“今日必须全力攻城,在河间府已耽搁数日,再拖下去恐有不测。”

  “今日!蒙古正白旗、汉军镶黄旗,和剩余的汉人签军,今日全派上去。”

  军需官看着统计数据道:“启禀睿亲王殿下,签军还能参与战斗的,仅剩两千多人了。”

  没错!在鞑子这里汉人签军,是做为一种军需物资在使用的。

  多尔衮听到还有两千人,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显然他在思考,明军的守城物资还有多少。

  豪格、阿巴泰、杜度,相继表示愿意率大军冲锋。

  多尔衮悠悠道:“今日由两千汉人签军先上,待消耗明狗的火炮、箭矢后,”

  “马光远的汉军镶黄旗、蒙古镶白旗各出三千人攻城,待明军火炮停止后。”

  “杜度领两千镶红旗,阿巴泰领两千镶黄旗。”

  “豪格领两千正蓝旗,与本王的两千,正白旗一起攻城。”

  其实多尔衮是有私心的,想要让他们送死,但是绝对不能这么明显。

  只能尽量做到公平,一次出动八千八旗兵,这算是前所未有的强度了。

  要知道他们进关,总共就四万旗人,早些时候被崇祯偷袭,弄死了两千正白旗。

  高阳城下又战死四千,加上一些零散的战斗减员。

  现在就剩下三万三千人了,青山口还留了一万多人,多尔衮打算一举拿下河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