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战就不得不提一个,叫邓希诏的太监,此战中第一个逃跑的监军。
让岳托四万大军,快速突入中原的罪魁祸首!
其作为监军不思如何御敌,鞑子一到弃关就跑。
这也间接导致了,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
待处理完此次鞑子入关劫掠之事,崇祯并不打算放过这些败类。
只不过现在不是处理这种,鸡毛蒜皮这等小事的时候!
真要说起来,战场上投降派的可恨之处,远远比不过逃跑派。
投降至少还分真投降和假投降,假借投降之名,还能有效保存实力。
这里面最有名的,当属后世的东北抗联的,马占山将军(义父们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
多尔衮领着残兵败将玩命奔逃,好不容易逃出了曹变蛟的追击。
而此时身边,算上科尔沁部蒙古八旗,还有自己手底下的亲兵,也仅剩六千余人。
经过五天的跋涉,好不容易才到达青山关下。
多尔衮在孙医官的治疗之下,已恢复的差不多了,此时他骑在马上,脸色稍显苍白。
他将左手搭在眉头,做了个望山的手势。
看到青山关上,依然悬挂着他,正白旗的旗帜。
但是城楼上的安静,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多尔衮很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这让他在很多次战斗中,都化险为夷。
多尔衮朝身边亲兵下令道:“去轻声传令后军,缓缓后退,不得喧哗!”
亲兵也是一头问号???这不都到青山关下了,为啥,不叫上面的兄弟们开门!
但多尔衮作为,这里的最高指挥者,他一个亲兵,也只有遵命的份。
鞑子剩余的几千人马,在有序的缓缓后退,甚至连马头都未调转!
直到退出了两里地,这才调转马头,开始打马狂奔。
而城楼上猫着的,崇祯和卢象升相视一眼,也是满头问号?
难道哪里露出破绽了吗?明军现在都换上了,正白旗的盔甲,旗帜也用的是正白旗的。
为啥多尔衮到关下,一句话未说就直接跑了?
现在想追已然是来不及了,等集结骑兵开城去追,多尔衮都跑出去近十里地了!
明军战马本身,就弱于鞑子的战马,靠明军战马,来缩短这十里地的距离。
就是把马跑死了,也很难追上,更何况,这里的骑兵并不多,且多是单马。
而此时正骑在马上狂奔的多尔衮,回过头看了眼青山关。
见青山关在眼里越来越小,这才放心下来,稍微降低了马速。
毕竟正常马匹全速冲刺,最多也就能维持三五里地。
他们所骑的蒙古马,持续冲锋的能力,略微高出明军战马,但最多能冲个六到七里地。
直到此时,跟多尔衮身边的将领,还是满脸懵逼。
身周将领不解的问道:“睿亲王殿下,刚才为何,不直接从青山关出去?”
多尔衮皱眉道:“本王再教你们一招,一定要善于发现战场上,任何细微的变动。”
“这才是决定你们,能否成为一方统帅的先决条件!”
身边将领欲再次发问,多尔衮又缓缓道:“适才在关下,尔等是否觉察出马匹的异动?”
“我们所站的位置有血腥味,本王虽然不太能感知到,但战马却能明显的感觉到。”
“还有,青山关城墙上有火药痕迹,虽然经过了处理,但依然能够看出来。”
“这就表示,青山关下发生过战斗,所以本王敢断言,关隘之上都是明军。”
言罢,多尔衮看了一眼身边的将领,这时满八旗、蒙古八旗,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才知道,刚才危险离自己有多近!要不是睿亲王,敏锐的战场感知。
大家真要都一起进了关,那青山关内,就是他们几千人的坟场了。
视线回到青山关,崇祯询问卢象升:“咱们是哪里露馅了吗?为何鞑子刚至关下就跑了?”
卢象升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贴近事实的回答:“陛下,军中不乏会有些能人异士。”
“比如对水源特别敏感之人,对气味比较敏感之人。”
“据臣猜测,他们可能是闻到了,这里淡淡的血腥味,推断出这里曾发生过战斗。”
崇祯听完顿时会意道:“他们肯定是要走,墙子岭出去了,现在去追已然来不及了。”
“这次先放过他们,传令各部,将此战鞑子首级,全部带来青山关!”
“如今,多尔衮已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他此时定想保存实力出关去。”
“不大可能再在大明境内劫掠,现如今调兵去拦截,时间上来不及,更没骑兵去拦截。”
这次虽然赢了但只能算惨胜,战死者不计其数,毁坏民屋、杀伤百姓者更是数不胜数。
多尔衮沿着长城奔跑了一个时辰,总算是到了墙子岭,一路上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如今,多尔衮面临着两个选择,手下还有大几千人。
是劫掠蓟州周边城池,抢点战利品再出关,还是现在直接出关。
如果直接出关,回去之后很可能,会被皇太极找理由弄死。
但如果再次劫掠,好处倒是还能捞到些,回去之后也好交差。
想到此处多尔衮便不再纠结,带些东西回去至少,不会死得太难看。
再次命令部队,劫掠蓟州周边,无人看护的小城,或守备力量不足的城池。
不得不说,多尔衮具备赌徒的潜质,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局面,还敢放手一博。
这搞不好真有可能,把自己搭进来也说不定,但他还真就博了!
受限于古代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这里发生的事,恐怕还需些时日,才能传回崇祯那里。
现在朝廷没能力再去处理此事,战后抚恤以及战后重建,都还需要投入大力气。
就算崇祯现在跟多尔衮死磕,哪怕是能打赢,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放多尔衮走,不失为一种,对朝廷的自我保护,只是苦了蓟州周边的百姓。
时间一晃五天过去了,各处部队都已集结于青山关。
崇祯早在关下空地,准备了美食与美酒。
如今崇祯事事,都在亲力亲为,并不是他管得宽。
只是他太清楚手底下,那帮家伙的德行了,准备十万两银子来犒劳军队。
经手底下那帮家伙,层层过手后,估计最少截留掉九万两。
别等下鞑子刚被赶走,将士再来次哗变,那乐子可就大了。
现如今的大明朝,如同鸡蛋般一碰就碎,为避免出现不测,凡事只能亲力亲为。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终于知道为何古代皇帝,普遍都短命了。
这还真是个累人的差事,但同时,龙椅也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然而,很多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龙椅下铺就的,从来都不是金砖,而是累累白骨。
让岳托四万大军,快速突入中原的罪魁祸首!
其作为监军不思如何御敌,鞑子一到弃关就跑。
这也间接导致了,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
待处理完此次鞑子入关劫掠之事,崇祯并不打算放过这些败类。
只不过现在不是处理这种,鸡毛蒜皮这等小事的时候!
真要说起来,战场上投降派的可恨之处,远远比不过逃跑派。
投降至少还分真投降和假投降,假借投降之名,还能有效保存实力。
这里面最有名的,当属后世的东北抗联的,马占山将军(义父们感兴趣可以去搜一下)。
多尔衮领着残兵败将玩命奔逃,好不容易逃出了曹变蛟的追击。
而此时身边,算上科尔沁部蒙古八旗,还有自己手底下的亲兵,也仅剩六千余人。
经过五天的跋涉,好不容易才到达青山关下。
多尔衮在孙医官的治疗之下,已恢复的差不多了,此时他骑在马上,脸色稍显苍白。
他将左手搭在眉头,做了个望山的手势。
看到青山关上,依然悬挂着他,正白旗的旗帜。
但是城楼上的安静,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多尔衮很是相信自己的直觉,这让他在很多次战斗中,都化险为夷。
多尔衮朝身边亲兵下令道:“去轻声传令后军,缓缓后退,不得喧哗!”
亲兵也是一头问号???这不都到青山关下了,为啥,不叫上面的兄弟们开门!
但多尔衮作为,这里的最高指挥者,他一个亲兵,也只有遵命的份。
鞑子剩余的几千人马,在有序的缓缓后退,甚至连马头都未调转!
直到退出了两里地,这才调转马头,开始打马狂奔。
而城楼上猫着的,崇祯和卢象升相视一眼,也是满头问号?
难道哪里露出破绽了吗?明军现在都换上了,正白旗的盔甲,旗帜也用的是正白旗的。
为啥多尔衮到关下,一句话未说就直接跑了?
现在想追已然是来不及了,等集结骑兵开城去追,多尔衮都跑出去近十里地了!
明军战马本身,就弱于鞑子的战马,靠明军战马,来缩短这十里地的距离。
就是把马跑死了,也很难追上,更何况,这里的骑兵并不多,且多是单马。
而此时正骑在马上狂奔的多尔衮,回过头看了眼青山关。
见青山关在眼里越来越小,这才放心下来,稍微降低了马速。
毕竟正常马匹全速冲刺,最多也就能维持三五里地。
他们所骑的蒙古马,持续冲锋的能力,略微高出明军战马,但最多能冲个六到七里地。
直到此时,跟多尔衮身边的将领,还是满脸懵逼。
身周将领不解的问道:“睿亲王殿下,刚才为何,不直接从青山关出去?”
多尔衮皱眉道:“本王再教你们一招,一定要善于发现战场上,任何细微的变动。”
“这才是决定你们,能否成为一方统帅的先决条件!”
身边将领欲再次发问,多尔衮又缓缓道:“适才在关下,尔等是否觉察出马匹的异动?”
“我们所站的位置有血腥味,本王虽然不太能感知到,但战马却能明显的感觉到。”
“还有,青山关城墙上有火药痕迹,虽然经过了处理,但依然能够看出来。”
“这就表示,青山关下发生过战斗,所以本王敢断言,关隘之上都是明军。”
言罢,多尔衮看了一眼身边的将领,这时满八旗、蒙古八旗,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才知道,刚才危险离自己有多近!要不是睿亲王,敏锐的战场感知。
大家真要都一起进了关,那青山关内,就是他们几千人的坟场了。
视线回到青山关,崇祯询问卢象升:“咱们是哪里露馅了吗?为何鞑子刚至关下就跑了?”
卢象升还是给出了一个,比较贴近事实的回答:“陛下,军中不乏会有些能人异士。”
“比如对水源特别敏感之人,对气味比较敏感之人。”
“据臣猜测,他们可能是闻到了,这里淡淡的血腥味,推断出这里曾发生过战斗。”
崇祯听完顿时会意道:“他们肯定是要走,墙子岭出去了,现在去追已然来不及了。”
“这次先放过他们,传令各部,将此战鞑子首级,全部带来青山关!”
“如今,多尔衮已是丧家之犬,不足为虑,他此时定想保存实力出关去。”
“不大可能再在大明境内劫掠,现如今调兵去拦截,时间上来不及,更没骑兵去拦截。”
这次虽然赢了但只能算惨胜,战死者不计其数,毁坏民屋、杀伤百姓者更是数不胜数。
多尔衮沿着长城奔跑了一个时辰,总算是到了墙子岭,一路上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如今,多尔衮面临着两个选择,手下还有大几千人。
是劫掠蓟州周边城池,抢点战利品再出关,还是现在直接出关。
如果直接出关,回去之后很可能,会被皇太极找理由弄死。
但如果再次劫掠,好处倒是还能捞到些,回去之后也好交差。
想到此处多尔衮便不再纠结,带些东西回去至少,不会死得太难看。
再次命令部队,劫掠蓟州周边,无人看护的小城,或守备力量不足的城池。
不得不说,多尔衮具备赌徒的潜质,哪怕是到了如今的局面,还敢放手一博。
这搞不好真有可能,把自己搭进来也说不定,但他还真就博了!
受限于古代信息传递的滞后性,这里发生的事,恐怕还需些时日,才能传回崇祯那里。
现在朝廷没能力再去处理此事,战后抚恤以及战后重建,都还需要投入大力气。
就算崇祯现在跟多尔衮死磕,哪怕是能打赢,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所以放多尔衮走,不失为一种,对朝廷的自我保护,只是苦了蓟州周边的百姓。
时间一晃五天过去了,各处部队都已集结于青山关。
崇祯早在关下空地,准备了美食与美酒。
如今崇祯事事,都在亲力亲为,并不是他管得宽。
只是他太清楚手底下,那帮家伙的德行了,准备十万两银子来犒劳军队。
经手底下那帮家伙,层层过手后,估计最少截留掉九万两。
别等下鞑子刚被赶走,将士再来次哗变,那乐子可就大了。
现如今的大明朝,如同鸡蛋般一碰就碎,为避免出现不测,凡事只能亲力亲为。
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人,终于知道为何古代皇帝,普遍都短命了。
这还真是个累人的差事,但同时,龙椅也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然而,很多人都不明白一个道理,龙椅下铺就的,从来都不是金砖,而是累累白骨。